唐向華
摘 要:智力落后兒童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智力落后兒童也應當享有受教育的權利。綜合教學實踐應當尊重智力落后兒童的身心特點,予以正常兒童相同的權利與義務,這樣才能夠真正完善和優(yōu)化國民教育體系,讓特殊教育群體切實體會到教育公平。實際上,教育水平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著國家發(fā)展水平,我國在科學技術發(fā)展崛起的同時更應當重視教育公平。本文將從智力落后兒童的心理特征、教育現(xiàn)狀、綜合實踐教學策略這三方面展開討論,希望能夠啟發(fā)更多一線教育工作者。
關鍵詞:智力落后兒童;特殊教育;綜合教學實踐
引言
智力落后兒童發(fā)育水平明顯低于同年齡段的其他兒童,該群體往往伴有明顯的適應能力困難,特殊教育應當充分尊重兒童身心特征,進而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有所側重。目前,我國智力落后兒童教育存在諸多問題:各方面重視程度有待提高、教學模式待優(yōu)化和完善、師資隊伍待建設。對此,應當切實采取教育安置措施,讓智力落后兒童在更好的物質與精神條件下健康成長。綜合教學實踐中,我們還應當注意智力落后兒童的情感教育與心理健康問題,本著“以人為本”教育理念推進特殊教育發(fā)展。
一、智力落后兒童的心理特征
與智力水平發(fā)育完全的兒童相比,智力落后兒童先天智力水平受限,因而在心理和行為方面遠達不到基礎教育水平。智力落后兒童普遍適應能力低、學習能力低,在學習和生活中面臨諸多困難。與此同時,這一部分兒童也常伴有人際交往障礙,在表達交流、與人溝通方面有一定的滯后。實際教育中,我們還可以發(fā)現(xiàn)家長對智力落后兒童的照顧程度是遠高于正常兒童的,這也導致智力落后兒童生活在溫室中,未能獨立面對生活和學習,而缺乏獨立能力。這樣也將形成惡性循環(huán),讓智力落后兒童年齡停滯發(fā)展。
二、我國智力落后兒童教育現(xiàn)狀
(一)重視程度待提高
目前,特殊教育已經(jīng)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但是遠達不到正常兒童的關注程度和教育水平。這也表現(xiàn)在教育部門、社會各界、學校、教師等對智力落后兒童關注度不高。對此,筆者也進行了區(qū)域性的調查和走訪,發(fā)現(xiàn)本區(qū)域內公職人員及普通居民都對特殊教育和智力落后兒童教育感到陌生,只有部分社會愛心公益組織和相關媒體的宣傳渠道中可以看到特殊教育的身影。
(二)教學模式待完善
從總體來看,特殊教育的推進遠不是簡單想象的,本區(qū)域內智力落后兒童家庭對兒童的教育重視程度不一,一部分家長不愿意送孩子鑒定,還有一部分家庭就是殘疾人家庭,因而在教育方面造成了缺失。所以,就智力落后兒童家庭背景來看,特殊教育實難推進。再來,智力落后兒童家庭普遍經(jīng)濟情況困難,再加上政策惠及力度不夠大、不夠廣泛等多種因素,其生存發(fā)展已經(jīng)非常困難,更何談教育了。因此,特殊教育教學模式也不夠完善,只有提升社會關注程度,加大幫扶力度,才能夠真正建設完善的教學模式和發(fā)展機制。
(三)師資隊伍待建設
就筆者實際調查來看,智力落后兒童普校并沒有配備專業(yè)教師和指導教師,隨班就讀兒童的個別化輔導工作處于起步階段。隨著新時代經(jīng)濟水平提升,對比來說很多智力落后兒童受到了基礎教育,但是特殊教育學校的師資隊伍和師資水平遠跟不上發(fā)展水平。所以,師資隊伍待建設也是特殊教育發(fā)展中的重要問題,下一步工作重點應當考慮這樣的大問題。
三、智力落后兒童的綜合教學實踐策略
(一)結合智力落后兒童身心特點展開教育教學
智力落后兒童教育應當依據(jù)智力落后兒童身心特點進行,我們應當深刻認識到該群體的特殊性,從生活的角度優(yōu)化教學內容,讓其通過特殊教育階段學習,能夠掌握基礎生活能力,在未來逐漸走上社會,在就業(yè)和社會生活中獨立自主。
針對輕度、中度智力落后兒童教育方面,我們應當鍛煉他們解決衣食住行的能力,讓其在校園學習中減少對家長及他人的依賴。這樣智力落后兒童才能夠學會自我照顧,進而掌握更多的生活和其他技能,這應當是特殊教育的起點。其次,還應當針對智力落后兒童的社會適應能夠進行針對性教育,如通過了解身邊的事物,逐漸擴大到學校、社區(qū)、地區(qū)等,讓其學習基本的公民守則與道德規(guī)范,進而培養(yǎng)一定的職業(yè)能力,如此才能夠堅實智力落后兒童的社會生活基礎。對智力落后兒童的教育還應當發(fā)展其身心機能,補償其身心缺陷,進行針對性的康復訓練或治療。這樣的教育教學才能夠真正幫助智力落后兒童成長。
(二)根據(jù)智力落后兒童智力程度采取教育安置
特殊教育應當針對不同智力落后程度兒童采取不同的安置措施,輕度智力落后兒童應當在普通班級內隨班就讀,通過隨班指導教師的引導和監(jiān)督而學習。中度、重度智力落后兒童應當跟隨“輔讀班”或“特殊班級”學習。對極重度智力落后兒童的教育應當重在醫(yī)療部門與殘疾人福利部門等,安排其進行康復治療和生活技能訓練等等。
實際情況中,每一位智力落后兒童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有著不同的身心特點,統(tǒng)一的教育教學并不能滿足特殊教育實況,因而教育安置問題不可或缺。雖然這樣的安置與分層次教育理念相似,但是實為較為妥當?shù)慕逃虒W措施,這樣才能夠根據(jù)不同教學內容、教學方案等,盡可能讓每一位智力落后兒童受到良好的教育。
結束語
總而言之,智力落后兒童教育發(fā)展存在著諸多問題,一線教育者應當結合兒童身心特點展開教育教學,同時采取一定程度的教育安置,盡可能讓每一位智力落后兒童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從而在特殊教育階段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湯盛欽.智力落后兒童的心理特點與教育[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85
[2]馬佶為.簡論智力落后兒童教育中一些理論問題[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