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索利·馬派拉
2021年7月6日,南非共產黨總書記恩齊曼迪、第一副總書記馬派拉在線參加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中聯部圖片)
《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吹響的革命號角傳遍世界,喚醒了工人階級的革命斗爭意識,直至今日仍閃耀著真理的光輝。
《共產黨宣言》描繪了工人階級受資產階級壓迫剝削的艱難處境及其深層次原因,提出工人階級要贏得這場“有時隱蔽有時公開的斗爭”,必須代表全世界受壓迫、受剝削的人民發出清晰的吶喊。“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共產黨宣言》點燃了革命運動的星星之火。
《共產黨宣言》是當代共產主義思想的起點。在宣言第一章“資產者和無產者”中,馬克思將階級斗爭作為反壓迫、反剝削的中心任務,他寫道,“至今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這是對人為何生而不平等的最佳詮釋。
在帝國主義時期,列寧主義成為指導無產者斗爭的革命理論,強調工人階級奪取權力,建立“無產階級專政”。這一理論還在一定程度上闡明了共產主義政黨與工會的關系。
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南非共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與時俱進地發展馬克思主義,從本國國情出發推進馬克思主義本土化。南非共根植南非歷史和實際,形成了《通往社會主義之路》的綱領性文件和《中期戰略目標》的戰略戰術文件,這兩個文件是南非共在南非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作為工人階級革命黨,南非共的主要革命任務是組織工人階級有意識地進行斗爭,以消滅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實現工人階級掌權,建立社會主義社會,并最終建立人人平等的共產主義社會,實現各盡所能、按需分配。
只有消滅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才能像中國那樣真正擺脫貧困。但與中國共產黨不同的是,南非共在南非資本主義條件下推進社會主義建設,這一進程復雜且艱辛。無論是在民族獨立斗爭時期還是在新南非成立后,資本主義一直在南非生產關系、社會關系和經濟架構中占主導地位,南非社會完全由市場力量操控。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寫道,“共產黨人最近的目的和其他一切無產階級政黨的最近目的一樣:是無產階級形成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由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南非共希望通過激進的、以社會主義為導向的民族民主革命,建設一個團結、民主、不分種族、不分性別、人人平等的繁榮南非。盡管面臨不少阻礙和挑戰,南非共始終將廣泛動員人民群眾作為戰勝資本主義、實現社會主義的戰略路徑,致力于廣泛動員南非全國上下的進步力量。當前,南非工人階級的斗爭意識和團結程度較高,南非共有信心推動南非社會朝著社會主義方向穩步前進。
2017年11月,南非共產黨第十四屆全國代表大會召開,與會代表休會期間在奧利弗·坦博會議中心外唱歌。(中聯部圖片)
馬列主義經典理論認為,國家是在經濟、政治和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進行階級統治的政治權力機關。當工人階級成為統治階級,在一國戰略性事務中發揮主導作用,就能夠用國家權力馴服資本,從而改變一國的經濟社會關系,增進人民福祉。
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下,資產階級是統治階級,國家成為滿足其貪欲的機器。在現代資本主義國家,要真正弄清楚權力屬于誰,不僅要看國家權力的歸屬,還要看國家權力如何運行。南非共與國家權力之間存在非常特殊的辯證關系。一方面,南非共是執政聯盟成員,是南非執政集團的一分子;另一方面,南非共代表的是工人階級,不代表統治階級。這是南非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和實踐的中心問題。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占主導地位的南非,工人階級掌握國家權力并不意味著終結了資本主義統治,而只是為反抗資產階級剝削創造了戰略空間。
當前,歐元區深陷經濟危機,美國為遏制中國科技和數字化發展,對華發起貿易戰。種種跡象表明,資本主義已陷入終極危機,其發展模式難以為繼、劣跡斑斑,壓迫、傲慢本質愈發暴露無遺。南非需要繼續推進以社會主義為導向的民族民主革命,打破生產資料私人占有的現狀。
民族民主革命是南非共革命理論的核心。南非共視民族民主革命為通往社會主義的“捷徑”。1988年,時任南非共總書記喬·斯洛沃在《南非工人階級和民族民主革命》一文中闡述了工人階級的民族解放斗爭與社會主義革命二者之間的關系,指出民族民主革命是南非通往社會主義最直接的戰略路徑。斯洛沃認為,“民族民主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系,不能把二者完全等同起來,但也不能把二者完全區分開來。”民族民主革命實質上是南非工人階級反對帝國主義、反抗種族壓迫的革命斗爭。民族民主革命由誰領導,將決定革命的性質、方向、內容和結果。2007年十二大上,南非共明確提出要推進社會主義導向的民族民主革命,為建設社會主義奠定堅實基礎,積蓄能力、動力。
其一,將團結人民作為立足之本。南非共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代表著工人階級的政治和意識形態訴求。南非共矢志不渝堅持社會主義遠大理想,堅持不懈在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反腐、金融業改革、教育、可持續發展、人居、水資源等領域開展群眾運動,動員人民與資本主義作斗爭。
列寧在談建設能領導工人階級的強有力的共產黨時曾表示,“共產主義者與非共產主義者的聯合十分必要。共產主義者可能犯下的最大、最危險的錯誤,就是認為僅靠共產主義者自己就能完成革命,但事實恰恰相反。革命要想成功,共產主義革命者就必須成為先進階級的先鋒。只有不脫離其領導的群眾,共產主義者才能發揮好先鋒作用,領導先進階級向前進。如不在各個領域與非共產主義革命者聯合,共產主義者就難以完成任何具有建設性的工作。”
南非共致力于培養能奮戰在一線的共產主義革命者。革命者應根植人民,樹立榜樣,鼓舞人民向他們看齊;同時也應向人民學習,愛護、善待人民,要與人民建立堅不可摧的關系。南非共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建立并捍衛工人階級統治地位。
其二,將團結非國大作為戰略基礎。新南非成立后,非國大(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領導人奧利弗·坦博曾表示,一切反帝國主義、反殖民主義、反壓迫、反剝削、反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的斗爭都同時具有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傾向。敵人會利用這一點來分化、分裂革命陣營。非國大是執政聯盟的根基所在,南非共和其他執政聯盟成員必須堅定守護非國大,防止其被控制或摧毀。
南非共與非國大在相互信任、互利互惠的基礎上建立關系,兩黨在戰斗中締結了同志友誼,又為民族獨立解放共同奮斗。在南非共和非國大的友誼中,階級斗爭力量與民族解放力量少有地實現了良好結合。新南非成立后,非國大與南非共仍有共同的戰略目標,即消除在南非根深蒂固的壓迫剝削體系,掌控國家權力,讓所有人民都能當家作主。南非共要維護和團結非國大,使其成為維護執政聯盟團結和實現社會主義的戰略基礎。
南非民族解放運動的基石就是由非國大、南非共、南非工會大會組成的聯盟。這一聯盟經歷了歷史的考驗。隨著聯盟日益穩固,革命運動的實力、影響力和群眾動員能力與日俱增。南非共要不斷“打磨”自身,保持先進性,決不能讓任何事物威脅聯盟團結,集中精力完成好民族民主革命任務。為實現贏得南非民族民主革命的共同目標,南非共致力于與非國大、南非工會大會和全國公民組織一道,將南非執政聯盟建設成為南非社會發展、民主進步、民族民主革命斗爭和實現社會主義的戰略政治中心。
這是2020年11月6日拍攝的南非約翰內斯堡。(新華社圖片)
作者系南非共產黨第一副總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