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貞 王杏雨




【摘要】目的:探討預防控制措施結合健康宣教在預防小兒手足口病中的價值。方法:以200例手足口病患兒為對象。盲選法分為對照組(常規控制)與觀察組(預防控制+健康教育)。對比兩組患兒恢復情況,家屬疾病知識掌握情況。結果:觀察組皮疹消退時間、口腔潰瘍愈合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家長干預后對手足口病的預防措施、傳播途徑、主要癥狀、消毒隔離等知識的掌握程度分別為92.00%、86.00%、91.00%、89.00%,高于對照組(73.00%、58.00%、76.00%、59.00%,P<0.05)。觀察組不同年齡段手足口病發病率為8.00%(8/100),低于對照組(33.00%(33/100),P<0.05)。觀察組滿意度為98.00%(98/100),高于對照組(70.00%(70/100),P<0.05)。結論:預防控制措施與健康教育可減少手足口病的發生,促進患兒康復,增強家屬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
【關鍵詞】預防控制措施;健康宣教;小兒手足口病
【中圖分類號】R725.1 【文獻標識碼】A 【DOI】
手足口病是兒童常見的傳染性疾病,多見于學齡前兒童[1]。手足口病在我國的發病人數呈現增加的趨勢,若患兒得不到及時的預防控制,可引起腦炎、肺水腫、腦膜炎等的發生,甚至可危及患兒生命[2]。手足口病的傳染性較強,且傳播途徑較多,可通過基礎感染者皮膚、黏膜皰疹液等感染,多數患者在發病早期無明顯癥狀,僅在手足口部位出現皰疹、皮疹等,對早期控制造成一定延誤[3]。手足口病的發生與個人衛生及環境關系密切,因此預防控制該病的發生可以從疾病發病原因的控制及加強健康宣教方面著手[4]。本文探索預防控制措施與健康宣教在預防手足口病發生中的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9年2月-2021年2月接診的200例手足口病患兒為對象。盲選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100例,年齡2~8歲,平均年齡(4.50±1.33)歲,男性53例,女性47例。觀察組100例,年齡2~7歲,平均年齡(4.82±1.40)歲,男性50例,女性50例。兩組年齡(t=1.657,P=0.099)、性別(X 2=0.180,P=0.671)具有可比性(P>0.05)。
1.2 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確診為手足口病;(2)患兒無語言溝通障礙;(3)患兒家屬對本研究知情。
排除標準:(1)合并血液系統疾病;(2)合并先天性心臟病;(3)合并惡性腫瘤者;(4)伴有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或全身感染者;(5)患兒家屬配合度低;(6)患兒合并認知功能障礙者。
1.3 方法
對照組:常規控制措施,給予患兒家屬進行疾病相關的健康宣教、指導家屬正確有用藥、落實消毒及隔離措施;告知家長及監護人在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減少去公共場所頻率,避免接觸已感染手足口病患兒等。觀察組:預防控制措施結合健康教育。具體為:(1)傳染源的管理,及時隔離治療患兒,可通過醫院門診發放小兒手足口病宣傳手冊,同時可通過制作宣傳手冊、視頻等進行宣傳,提起家長對疾病的重視。(2)阻斷傳播,消毒患兒物品(玩具、餐具),保持病房的通風、空氣流通,指導患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患兒進食生冷食物。(3)加強易感人群防護,手足口的隱性感染較多,傳播速度快,可通過小組培訓、宣傳單等宣講手足口相關知識,提高托幼機構、家長的防控意識。(4)心理干預,患兒入院后由于陌生感及恐懼感易哭鬧,責任護士應做好安撫工作,穩定患兒及家屬的情緒。(5)接種,接種期間為患兒制定食譜,進食前后用淡鹽水漱口,對于合并口腔皰疹者可給予康復新液。健康教育,(1)在文化中心、幼兒園等設立健康宣傳欄,同時制作包含手足口病發生、預防、癥狀、處置措施等內容的宣傳手冊,包括7步洗手法、手足口病預防、傳播途徑。(2)定期開展科普講座,對疾病的臨床表現、發病原因、傳染源、易感人群等進行宣講。告知家長疾病的傳播方式(主要通過呼吸道、大便、接觸皰疹液),使家長認識到手足口病是一種傳播途徑廣泛、速度快及傳染性腔的疾病,發現后及時隔離、治療,防止傳播。
1.4 觀察指標
記錄皮疹消退時間、口腔潰瘍愈合時間;統計不同年齡段手足口發生率;自制的問卷調查家長對手足口病的預防措施、傳播途徑、主要癥狀、消毒隔離知識的掌握情況;滿意度:滿意(>82分)、一般(60~81分)、不滿意(<60分)。
1.5 統計學方法
用SPSS22.0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X 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癥狀改善時間
觀察組皮疹消退時間、口腔潰瘍愈合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1。
2.2 兩組對手足口病知識了解情況
觀察組家長在干預后對手足口病的預防措施、傳播途徑、主要癥狀、消毒隔離等知識的掌握程度分別為92.00%、86.00%、91.00%、89.00%,高于對照組(73.00%、58.00%、76.00%、59.00%,P<0.05),具體見表2。
2.3 兩組不同年齡段手足口病發生率
觀察組不同年齡段手足口病發病率為8.00%(8/100),低于對照組(33.00%(33/100),P<0.05),具體見表3。
2.4 滿意度
觀察組滿意度為98.00%(98/100),高于對照組(70.00%(70/100),P<0.05),具體見表4。
3 討論
手足口病的發生與腸道病毒感染關系密切,該病在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并且無地域特點,兒童為該病的高發人群[5]。手足口病的臨床表現多為口腔黏膜散在潰瘍、口痛等,皰疹周圍有紅暈,該病的發病率較高,并且發病迅速,隨病情進展可引起腦膜炎、肺水腫等的發生,嚴重危及患兒生命健康[6-7]。手足口病的發生與個人衛生及環境緊密相關,因此為降低該病的發生,實施預防控制措施及健康教育具有積極意義。
健康教育是一種宣傳健康知識的手段,通過轉化疾病的基本知識并推廣,改變家長對手足口病的態度及行為,降低該病的發生[8]。有學者指出,給予手足口病患兒積極的健康宣教可提升患兒家屬對疾病知識的掌握率,幫助患兒建立健康的行為,利于改善患兒的不良生活習慣[9]。此外,通過預防宣教,與患兒家屬深入溝通,可減少手足口病的傳播。從飲食、心理干預、健康宣教等多方面入手,幫助患兒快速適應陌生的環境,利于治療工作的開展;合理的飲食干預可為患兒補充充足的營養,增強患兒的機體免疫力,降低手足口病的發生[10-11]。本文結果顯示預防控制干預結合健康教育組患兒皮疹消退及口腔潰瘍愈合時間明顯縮短,其原因可能為預防控制及健康教育過程中重視患兒的心理狀態,積極消除患兒對陌生環境的抵觸心理,利于其配合治療,促進疾病的恢復。觀察組患兒家屬對手足口病預防措施、傳播途徑、主要癥狀、消毒隔離等知識的掌握程度較高,這與加強健康教育促進患兒家屬了解疾病知識有關。接受與防控及健康教育后,可促使兒童養成注意個人衛生,定期消毒兒童玩具及餐具的習慣,有利于減少手足口病的發生[12]。通過心理護理,與家屬溝通,結合家屬的訴求給予個性化的干預,可有效緩解家屬對疾病的恐懼,減輕焦慮等情緒,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13]。
綜上所述,預防控制措施與健康教育可減少手足口病的發生,促進患兒康復,增強家屬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
參考文獻:
[1]趙英.個性化護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兒手足口病感染防控護理中的應用[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1):115,131.
[2]莫春燕,葉錦玲,鄧艷芳,等.小兒手足口病護理中采取綜合性護理+健康宣教的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44):138,140.
[3]Puenpa J,Suwannakarn K,Cha Ns Aenroj J , et al. Genetic diversity and evolution of enterovirus A71 subgenogroup C1 from children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Thailand[J]. Archives of Virology, 2021,166(1):2209-2216.
[4]Yu G,Li Y,Cai J,et al. Short-term effects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nd air pollution on childhood hand-foot-mouth disease in Guilin, China[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9, 646(PT.1-1660):460-470.
[5]徐秀彩.加強手足口病健康宣教在預防手足口病流行方面的效果分析[J].雙足與保健,2019,28(11):104-105.
[6]Zhang H,Zhang L,Xie J,et al.Probiotics supplement in children with severe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rotocol[J]. Medicine, 2019, 98(45):e17939.
[7]張靜雅.小兒手足口疾病的預防及控制措施和治療總有效率分析[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20,7(4):184-184.
[8]宋瑞芳.疾病預防控制干預措施在小兒手足口病防治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婦幼衛生雜志,2019,10(3):84-86.
[9]馬冬梅,卜燕梅,金翠翠.舒適護理模式聯合健康教育在小兒手足口病感染防控護理中的應用[J].河南醫學研究,2020,29(30):189-190.
[10]岳邦芝.手足口病患兒護理中個體化護理服務加健康教育的應用效果探究[J].母嬰世界,2019,20(13):270-271.
[11]謝永瓊.健康宣教對該院手足口病患兒家長提高疾病認知與手衛生依從性的效果[J].健康必讀,2019,13(15):200-201.
[12]蔣云,彭德榮,周禮娟,等.利用微信平臺對托幼機構保育員進行手足口病知識宣教的效果評價[J].上海醫藥,2019,40(16):51-52,57.
[13]齊根燕.基于iPad視頻動畫宣教對手足口病患兒治療依從性及康復進程的效果評價[J].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20,15(4):101-104.
作者簡介:
郭玉貞(1980.08.11-),女,浙江金華人,本科,主管醫師,研究方向:傳染病,疾病控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