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軍
摘 要 為全面摸清福建省永泰縣黃甜竹產區害蟲種類,有效地控制害蟲的為害和蔓延,對永泰縣黃甜竹經營區發生的主要害蟲種類和為害現狀進行調查,發現現有為害黃甜竹的主要害蟲有7目15科29種,其中基夜蛾、竹筍禾夜蛾、一字竹筍象、大竹筍象、小竹筍象等為害程度最高,并分析了黃甜竹蟲害發生的特點,提出相對應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 黃甜竹;蟲害種類;為害現狀;防治策略;福建省永泰縣
中圖分類號:S436.6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3.005
黃甜竹(Acidosasa edulis)是原產于福建省特有的優質筍用竹種,其味甘甜、高蛋白、富磷鈣、低脂肪(高蛋白3.12%、磷11.3%、鈣38.4%、脂肪0.12%)。鮮筍剝籜后可以直接生吃,亦可炒吃,也可以制成筍干、水筍或筍罐頭等,不僅口感好、味道香甜可口,而且營養豐富,能夠強身健補,是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的綠色蔬菜之一[1],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和經濟價值。
目前福建省黃甜竹種植主要分布在永泰縣、閩清縣、尤溪縣、南平縣等地。近年來許多縣市(區)都較成功的引種此竹種,但以覆蓋增溫促早產高產集約經營技術改變了傳統經營模式,也改變竹林原有的生態系統,使原竹林體系中一些次要蟲害上升為重要蟲害,加上黃甜竹純林面積逐年擴大,氣候變化異常,防治技術跟不上,致使蟲害發生頻繁,蟲害種類不斷增加,竹林受害率高達90%,竹筍受害后,輕者筍籜失去光澤,筍內腐爛發臭,蛀道內堆滿了排泄物;重者難以成竹,即使成竹亦常斷頭折梢,竹桿干脆易斷,極易被風吹折,嚴重降低了竹材的材質,同時也不利于留養母竹 [2],嚴重制約竹林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因此,根據近年來永泰縣黃甜竹蟲害的調查結果,對其發生現狀進行綜述,提出防治策略,將黃甜竹受害蟲為害降到最低限度,促進竹業經濟發展[2]。
1 調查區概況
調查區所在地永泰縣,地處福建省會福州市西南方,地理座標為東經118°23'~119°12',北緯25°29'~26°05'。區內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5.7~19.5 ℃,1月均溫6.7~11.0 ℃,7月均溫24.2~29.0 ℃,極端低溫-5.4 ℃,極端高溫40.9 ℃,年無霜期241~294 d,年日照時數1 600 h左右。年均相對濕度79%,年均蒸發量157.32 mm,年降水量1 400~1 870 mm。按福建省植被分區系統,屬南亞熱帶雨林植被帶閩東南戴云山東部濕暖南亞熱雨林小區北緣[3]。
2 調查方法
通過全面踏查和選擇不同經營類型、立地條件、受害程度的竹林,設點調查蟲害發生種類、為害程度、為害部位等數據進行詳細記錄,并采集標本對害蟲進行鑒定,確定永泰縣黃甜竹主要蟲種的分布情況。
3 調查結果
3.1 黃甜竹主要蟲害種類
經過多年間在永泰縣,通過全面踏查和選擇不同經營類型、立地條件、受害程度的竹林設點,對黃甜竹林害蟲的調查,已查明永泰縣黃甜竹林主要害蟲種類有以下種類,見表1。其他害蟲對筍和幼竹生長也有一定影響,但不造成退筍。
3.2 黃甜竹受害蟲為害現狀
通過3年對筍期造成退筍的害蟲進行多種方法的調查,查清了永泰縣黃甜竹受害蟲為害的現狀,為害較為嚴重的害蟲種類有黃脊竹蝗、青脊竹蝗、剛竹毒蛾、竹織葉野螟等害蟲,見表2。
4 黃甜竹受害的主要特點
1)害蟲種類多。從表1可知,永泰縣黃甜竹經營區主要蟲害種類有7目15科29種。
2)竹林受害部位以枝梢、竹筍為主。從表2可知,黃甜竹受害部位分別為竹筍、葉部、枝梢,其中黃甜竹枝梢、竹筍、葉部受害蟲害種類分別有13種、12種、4種。
3)竹筍為害程度高,部分竹林爆發成災。從表2可知,竹筍禾夜蛾、基夜蛾、一字竹筍象、大竹筍象、小竹筍象和毛筍泉蠅為黃甜竹竹筍主要害蟲,受害程度最高,受害竹筍食用價值降低,留用母竹成竹率低[4]。
5 黃甜竹主要蟲害防治策略
5.1 實施營林措施,提升竹林抗蟲害能力
健康的黃甜竹林是減少蟲害的基礎,通過撫育管理措施,改善黃甜竹林環境條件,提高植株自身抗蟲害能力,達到既提高竹筍產量又保證食用筍質量。1)清除林間蟲害次竹和退筍、林間雜草、枯枝落葉等,破壞害蟲產卵或越冬場所,創造害蟲生育不利的環境條件,降低蟲口密度;2)禁止集約經營過程中采伐林間優良闊葉樹種,保持林間生物多樣性,使之形成穩定的生物群落,從而實現目標害蟲不成災或少成災;3)通過營林技術措施和竹筍早出高產措施相結合,消滅土壤中害蟲,防止改善害蟲越冬環境,從而助長了害蟲的發生。
5.2 提倡無公害防治,保障竹筍綠色有機品質
為了保障食用竹筍的綠色有機品質,減少環境污染,在蟲害防治上,通過選用對害蟲高效、對天敵殺傷力小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等方法相結合的無公害防治措施,既有效地降低農藥對害蟲天敵的殺傷力,又能保護利用發揮害蟲天敵的作用,最終達到控制蟲害發生,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如生產上,應用白韁菌、綠韁菌、蘇云金桿菌等對害蟲進行生物防治;或應用殺蟲燈等物理防治方法誘殺害蟲;或應用20%甲氰菊酯、5%氯氰菊酯等環保、高效、低毒、易降解、低殘留量的符合國家食品衛生標準的殺蟲劑除治害蟲。
5.3 加強防治技術研究,提高防控科技含量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要加強科研投入,盡快弄清永泰縣黃甜竹主要害蟲的生物學特性和發生為害規律等,緊緊圍繞黃甜竹蟲害防治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有的放矢地與院校、科研單位開展聯合攻關,實行在科研、生產、管理上密切結合,全力以赴解決好防治中的重大技術難題,重點推廣應用先進實用的生物防治等技術,建立防治示范工程,以典型促推廣應用,逐步增加無公害防治比例和放棄落后的防治方法,力爭有所突破,有所創新[5]。
6 結語
永泰縣黃甜竹產區目前調查發現主要害蟲有7目15科29種,基夜蛾、竹筍禾夜蛾、一字竹筍象、大竹筍象、小竹筍象、毛筍泉蠅等主要在出筍期,為害程度最嚴重。目前永泰縣在防治黃甜竹害蟲所采取的營林技術是初試的,主要是采取常規的清除林間雜草、枯枝落葉、蟲害次竹和退筍等物,破壞害蟲產卵或越冬場所,創造害蟲生育不利的環境條件[2],降低蟲口密度,但效果不明顯。應用白韁菌、綠韁菌、蘇云金桿菌等對害蟲進行生物防治;或應用殺蟲燈等物理防治方法誘殺害蟲;或應用20%甲氰菊酯、5%氯氰菊酯等環保、高效、低毒、易降解、低殘留量的符合國家食品衛生標準的殺蟲劑除治害蟲,這些防治技術措施效果好且符合國家食品衛生標準,建議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宋艷冬,潘心禾,楊杰,等.浙西南地區黃甜竹地上部營養元素質量分數及分配特性[J].浙江農林大學學報,2021(3):871-877.
[2] 嚴圣欽.不同立地質量的黃甜竹造林經濟效益分析[J].世界竹藤通訊,2019(8):30-33.
[3] 鄧瑞明.黃甜竹埋鞭造林技術探討[J].華東森林經理,2018(8):12-13.
[4] 黃旭影,許章華,王小平,等.剛竹毒蛾危害下的毛竹葉片光譜特征及蟲害等級檢測研究[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21(4):1253-1259.
[5] 俞文仙,華克達,滕瑩,等.竹林筍期地下蟲害和綠僵菌生物防治效果研究[J].浙江林業科技,2020(9):35-40.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