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軼

新時代的雜技不僅要“炫技”,而且還要主動從“技藝文化”向“內容文化”轉變,在作品立意、思想表達、編排技法、呈現手段等多方面,都要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受,這些在雜技情景短劇《前進·閃閃的紅星》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創作中,我們逐步形成了統籌、探索、總結“三部曲”,以期不斷提升雜技團的表演水平和藝術表現力。
一、統籌
在創作前,要統一籌劃,做到目標明確,胸有成竹。
2021年的“七·一”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紀念日,全國各個藝術團體都在積極籌備“獻禮”演出,自貢雜技團自然不能落下。去年年底,我們就開始策劃方案,根據自貢市委宣傳部的建議,要突出“長征精神,四川特色,雜技風格”,于是通盤考慮后,我們選取了“過草地”的情節加以演繹。
首先,偉大的長征精神是百年大黨精神譜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用雜技藝術的形式展現出來,是新時代中國雜技思想性與藝術性結合的必然要求;其次,四川省是紅軍長征的重要節點,一、二、四三大主力紅軍分別會師,爬雪山、過草地,巧渡金沙江,強渡嘉陵江,飛奪瀘定橋都發生在四川,用雜技表現長征片段,可以展示出四川人民對黨的熱愛之情;再次,爺爺等老一輩革命者曾經給我們講過他們當年是如何“背著鍋”不怕犧牲,不畏困難走過草地的親身經歷,使我們有了創作靈感和表演源泉;最后,雜技善于表現軍事題材,從雜技劇《戰上海》就可以看出來,雜技比其它藝術更有利于展現革命斗爭的艱險與軍事訓練的難度,長征也屬于這類題材。
由此,我們就確定了以大家耳熟能詳的“閃閃的紅星”作為標題,以雜技劇的形式表現紅軍長征“過草地”中的一個小故事:在長征途中,一群掉隊的小紅軍戰士,在炊事班老班長的帶領下,克服極端惡劣的環境,懷著共同的革命理想,保持樂觀的革命精神,以堅定的信仰,戰勝死神,最終走出了漫漫的草地。
二、探索
在創作中,要摸索運用適當的方式,將主題轉化為表演。
2020年底,中國雜技家協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國戲劇家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時召開,看似巧合,實則蘊含了雜技與戲劇的內在聯系。中國雜協全代會指出“雜技工作者一定要吸收和借鑒其他姊妹藝術和先進技術成果,為我所用,打造更多精品力作?!眳螅覀冏杂X地將這一精神落實到雜技的創作之中。
為了加強創作力量,除自貢本團的核心骨干外,還邀請了編創兒童魔幻雜技劇《恐龍館奇妙夜》劉藝偉女士作為總導演,舞蹈雜技劇《文成公主》的編導黨旭先生作為舞蹈編導,內外聯手,提升水準,使該劇的創作體現出五個“合”的特性。
第一是結合性,該劇是雜技、話劇與舞蹈結合的又一次成功嘗試。它突出了三方面的優勢:話劇的對話性讓觀眾更易理解劇情,舞蹈的表演使得劇情更加連貫,雜技則讓情節表現更加生動,增強了吸引力。
第二是集合性,該劇短小精悍,是自貢雜技團多年積累的成果。情節上,它借鑒了雜技劇《恐龍館奇妙夜》的敘事方法,用爺爺給孫女講故事的方式引入當年過草地的場景;編排上,場景類似于抗疫情景雜技《把最堅硬的鱗給你》的現實場景;道具上,將雜技《爬桿——輥工情》中的竹竿變成過草地時艱難前行必不可少的工具,使雜技道具與戲劇道具相得益彰;表演上,把雜技《雙人技巧——父親》里的親情表演延伸到老班長與小紅軍的互愛互助之中。
第三是融合性。過草地時,一位小紅軍不幸陷入沼澤,危急關頭,大家把手里的竹竿連綴成線,用“生命的天梯”將他拉回了人間。軍訓時,小紅軍們列隊整齊,閃展騰挪,用多人技巧展現艱苦的訓練。這些都充分融合了雜技的技巧與道具,使得雜技劇鮮活有力,引人入勝。
第四是綜合性。臺上臺下,老中青少演職員密切配合,雜技、戲劇表演融為一體?!袄习嚅L”羅海斌五十多歲,多次擔任主角,演出閱歷豐富。技巧上,他的代表作《中國龍——頂板凳》精彩絕倫,曾入選央視四套國際臺“環球綜藝秀”。為了演好劇中角色,他運用《五壯士——皮條》的經驗,反復觀看老電影,體會革命人物形象,給年輕人做好表率、當好示范。而“小紅軍們”則是自貢雜技團剛入門一年多的小學員,都只有八到十歲,雜技技巧和舞臺經驗十分有限。為此,近一個月的排練里,他們從早九點到晚九點,每天堅持十二小時訓練,雖然辛苦,但進步很快,不同于看書學史,他們用自己的切身感受體會到了當年紅軍長征的艱苦,不僅演技得到了提升,心靈更是受到了革命精神的凈化?!熬帕愫蟆钡膭Ш忘h導,雖也年輕,但歷練多年,經驗豐富,面對“零基礎”的小演員們,從動作到表情,他們都是循循善誘,耐心指導,讓孩子們從自己親人故去的悲痛中想象痛苦的感覺,流淚入戲,打動觀眾。眾人拾柴火焰高,在共同的努力中,大家的雜技技能、戲劇演技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為演出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五是整合性,它能將院團、觀眾、劇目的各種需求組合為一個整體,可謂一舉多得。體現在:一是適合基層院團。“閃閃的紅星”這種小規模雜技情景劇投入較少,資金量可控,便于回收成本,利于再創造,可使基層院團審時度勢、因地制宜地走理想的發展之路;二是利于貼近觀眾。情景式小劇可以主動走出去,深入到鄉鎮、社區、學校、廠礦、部隊、以及正規劇場,能夠讓更多的基層觀眾看到,而不像大型劇目對舞臺的容量及配置要求高,容易隔離群眾,遠離演出;三是便于拓展劇目。情景小劇具備更強的延展性,今天是“過草地”,明天也能“翻雪山”、“飛奪瀘定橋”,形成一個“長征短劇”系列,未來會有更大的開拓空間。
三、總結
2021年六七月份,《前進·閃閃的紅星》深入機關單位、工廠、學校集中演出,“用藝術的方式講黨史”,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它形式新穎,感人至深,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人心的“正能量”作用。團員們自己也深受教育。
演出一結束,我們就及時開展了總結工作。一方面,請專家學者交流研討;另一方面,讓演職員們暢所欲言,回顧反思。我們在取得成績之時,也發現了一些不足之處,在今后的創作排演中,要不斷磨煉提高,力爭將“閃閃的紅星”打造成精品力作。同時,還要創編出更多兼顧思想性與藝術性的作品,滿足觀眾日益增長的藝術水平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