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遙
摘 要 獼猴桃是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水果。在獼猴桃種植過程中,病蟲害會對其產量和品質造成較大的影響,因此應加強獼猴桃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研究,做好病蟲害防治,提高獼猴桃產量和品質,推動獼猴桃種植產業的發展。
關鍵詞 獼猴桃;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中圖分類號:S436.634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3.021
獼猴桃是一種人們非常喜愛的水果,富含大量的維生素C,經常食用獼猴桃可以起到保健作用[1]。當前,很多地區都在發展獼猴桃種植產業,提高獼猴桃的產量和品質對增加種植戶的收入非常重要。病蟲害是影響獼猴桃產量和品質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強獼猴桃病蟲害防治技術的研究,對獼猴桃病蟲害進行科學防治,對于提高獼猴桃的產量和品質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對獼猴桃病蟲害的綠色防治技術進行相關探究。
1 病蟲系統監測預報技術
通過應用病蟲系統檢測預報技術,構建病蟲檢測預報系統,可以及早發現獼猴桃可能出現的病蟲害,從而在初期進行有效防治,降低病蟲害對獼猴桃的影響。在實際實行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監測規范、預報準確、發布及時、指導科學”的要求,通過定點監測和大面積普查相結合的方式對獼猴桃的病蟲害情況進行檢測。遵循“一周一查、一周一報、特殊情況隨查隨報”的工作方針,對獼猴桃的病蟲害情況進行全面的掌握,了解其發展的趨勢,從而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防治方案[2]。
2 農業防治技術
通過采用良好的栽培管理,提高獼猴桃樹的抗性,可以使其更好地抵御病蟲害,具體可以采取以下方式。1)加強樹苗來源的管理。不要在種植區引入帶菌的獼猴桃苗木,通過這樣的方式對病源進行控制。2)做好排水工作。在選擇獼猴桃樹的種植區域時,應選擇具有良好排水能力的地塊,同時建設良好的排水設施,保證雨季降水可以被及時排出。3)加強栽植管理。在栽植時,定植的深度不宜過深,使用的肥料應腐熟,這樣可以更好地保證獼猴桃樹的生長。4)做好樹苗的選育工作。培育具有較強抗病蟲害能力的樹苗,降低病蟲害的影響。5)做好施肥工作。應均衡使用有機肥料、無機肥料和生物菌肥,通過合理施肥,增加樹體的營養儲備,從而使其抗性得到提升。6)科學修剪,確保負載合理。在對樹木進行修剪時,應確保枝條均勻的分布在架面,枝蔓之間相互獨立,不存在纏繞,使樹冠保持通風透光,從而有效降低病蟲害的發生率。為了實現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平衡,保證獼猴桃樹的健康生長和獼猴桃的品質,應對掛果量進行合理的控制[3]。7)清潔果園及果樹。在冬季,應做好獼猴桃樹的清潔工作,若出現了發病的枝梢和葉片,應及時剪除,同時對主干、主蔓上的老皮和病疤等進行徹底地清除。清理的樹皮、樹枝等要進行無害化處理,從而有效地控制病蟲源,降低交叉感染和傳播。果園要及時進行清理,果園內的枯枝、僵果和落葉等要及時清理干凈,通過集中焚燒或深埋等方式,對其進行無害化處理,有效地降低病蟲害的基數。8)對樹干進行涂白處理。通過對樹枝主干進行涂白,能夠起到殺滅越冬病蟲的作用,同時能改善環境,降低晝夜溫差,還能提高樹體抗病蟲的能力及樹木的抗凍能力。常用的涂白劑是晶體石硫合劑、生石灰,通常是將晶體石硫合劑、生石灰、水按1∶20∶100的比例混合。9)噴施石硫合劑。石硫合劑能夠起到殺蟲、殺螨和殺菌的作用,在防治紅蜘蛛、介殼蟲和潰瘍病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通常來說,在冬季進行樹木涂白之后,噴施石硫合劑,具體的方式是用100~120倍的晶體石硫合劑均勻噴施全園枝蔓,然后封園[4]。10)果實套袋。通過給果實進行套袋處理,不僅能夠有效改善果實的外觀品質,而且能夠阻斷病蟲,對介殼蟲、食心蟲和炭疽病等都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時,可以降低果實中的農藥殘留,提高果實的品質。套袋工作通常在獼猴桃花凋謝前30 d之內,幼果開始長出來之后進行。11)施用草木灰等肥料營養液。通過使用草木灰等肥料營養液,可以有效提高樹體抗性。將草木灰和水按照1∶5的比例進行混合,對獼猴桃樹進行噴施,可以起到補充鉀肥和提高樹體抗性的作用。草木灰還可以用來治療獼猴桃根腐病,若有獼猴桃樹患有根腐病,可以將其土壤挖開,使根部露出,涼根一段時間之后,施撒草木灰,然后用土覆蓋,這樣能夠起到治療獼猴桃根腐病的效果,同時提高樹木的抗病性。草木灰的用量通常為每株2~3 kg,在獼猴桃的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和壯果期施用50%沼液各1次,這樣可以為獼猴桃樹提供充足的營養成分,在提高獼猴桃產量和品質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同時還有助于降低紅蜘蛛、落葉病等病蟲害對獼猴桃樹的影響,降低化肥和農藥的使用,提高獼猴桃的品質[5]。
3 植物免疫誘導
植物免疫誘導是指通過將免疫誘導劑和農藥進行混合施用的一種病蟲害防治技術,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提高果樹的抗病能力和抵抗各種真菌的能力。通常在獼猴桃的花期、幼果期和果實膨大期都要施用一次。具體施用可以結合病蟲害實際情況,選擇碧護(0.136%的赤·吲乙·蕓薹)、氨基寡糖素和太抗(0.5%的幾丁聚糖)等免疫誘抗劑與針對性的農藥混合,提高植物抗性。
4 物理防治技術
4.1 安裝殺蟲燈
很多害蟲都具有趨光、趨波等特性,利用這一特點,可以在果園內設置殺蟲燈。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殺蟲,降低病蟲數量,從而有效地降低農藥的使用量,進而降低果品上的農藥殘留,提高產品品質。在具體應用過程中,3—11月應在果園內懸掛頻振式殺蟲燈、太陽能殺蟲燈等殺蟲燈,在山區通常每1.33~2.00 hm2懸掛一盞,對金龜子、透翅蛾等害蟲進行誘殺。
4.2 懸掛有色板
很多害蟲具有趨色性,因此,可以通過懸掛有色板的方式來進行殺蟲。例如,可以通過懸掛黃板來誘殺蚊蟲和蚜蟲等害蟲,這種方式適用于蟲害發生初期,在蟲量較少時具有顯著效果。通常黃板的數量為每667 m2放置20~30片。
4.3 綁誘蟲帶
一些害蟲具有沿樹干下爬越冬的習性,利用這一特點可以采用綁扎誘蟲帶的方式來誘蟲,如在距離地面50 cm的樹干上綁扎誘蟲帶,可以引誘卷葉蛾和螨蟲等害蟲,在越冬后進行銷毀,可以有效降低果園的害蟲基數。
5 生物防治技術
5.1 合理種植搭配
在獼猴桃果園內,可以合理種植苕子、三葉草和紫花苜蓿等植物,以此方式抑制園內水花生等惡性雜草的生長,實現以草控草,從而有效地降低除草劑的應用。同時,還可以為害蟲的天敵提供較好的生長繁殖環境,實現以蟲治蟲,從而對害蟲的數量進行有效地控制。
5.2 推廣使用生物農藥
通過應用生物農藥來進行病蟲害的防治,不僅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時殘留低、毒性小,對于保證獼猴桃的品質有重要意義。比如,可以應用云菊(5%的天然除蟲菊素)和甜核蘇云桿菌來進行金龜子等害蟲的防治;可以應用太抗(0.5%的幾丁聚糖)誘導植株產生抗性,實現褐斑病、炭疽病等的防治;通過應用春雷霉素、鏈霉素等來進行潰瘍病的防治。
6 科學用藥技術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農藥依舊具有重要作用,是消除作物病蟲害的重要手段。在獼猴桃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中,為了達到良好的防止效果,同時降低農藥殘留,需要實現科學用藥。在選擇農藥種類時,要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和對環境友好的農藥,根據獼猴桃植株出現的不同病蟲害,合理地選擇和搭配農藥,對病蟲害進行防治。在使用過程中,要合理施用農藥,按照農藥推薦的劑量和使用安全間隔期進行施藥,以此來降低農藥殘留,保證獼猴桃的品質。
6.1 主要病害防治
獼猴桃常見的病害包括潰瘍病、花腐病、熟腐病、根腐病和葉斑病等,為了做好這些病害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潰瘍病。在早春或晚秋等時間段,噴灑1 000 mg·kg-1的農用鏈霉素或4 000倍液的春雷霉素進行有效防治。2)花腐病。在果樹萌芽前,用1%的石灰等量式波爾多液進行噴灑,在萌芽至開花期,通過噴施喹磷酮或0.3~0.5°Bé石硫合劑進行防治。3)熟腐病。在坐果以后施藥,可以選擇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進行防治。4)根腐病。將病菌刮除,用腐霉利或甲基托布津涂抹傷口處進行防治。5)葉斑病。可以采用多菌靈或百菌清進行防治。
6.2 主要蟲害防治
獼猴桃常見的蟲害包括金龜子、介殼蟲和葉蟬等。對于金龜子,可以應用辛硫磷灌土來殺滅幼蟲。在開花前2~3 d及花瓣凋謝后,可以噴灑氰戊菊酯進行防治;介殼蟲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大量孵化,在這一階段可以應用噻嗪酮和毒死蜱進行噴霧防治;葉蟬可以通過噴灑吡蟲啉進行防治。
7 結語
當前,我國獼猴桃種植產業不斷發展,產量和品質不斷提升,但是病蟲害問題仍然影響著獼猴桃種植業的發展。因此,為進一步提高獼猴桃的品質和產量,需要加強獼猴桃病蟲害防治技術的研究,尤其是綠色防治技術的研究。還應加強種植者的培訓,使其可以通過農業、物理及生物等多樣化病蟲害防控技術和科學施用低毒、低殘留農藥,做好獼猴桃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從而提高獼猴桃的產量和品質。
參考文獻:
[1] 唐合均,付貴明,陳尚洪,等.獼猴桃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J].四川農業科技,2015(2):46-47.
[2] 黃炎,盧瑞平.獼猴桃園主要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技術[A].中國植保導刊創刊30周年暨綠色植保高層論壇[C].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10.
[3] 李波.獼猴桃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25):1215.
[4] 朱芳,盧紅.贛榆區獼猴桃綠色防控技術探討[J].新農民,2019(32):71-72.
[5] 胡容平,楊東升,陳松,等.淺談獼猴桃病蟲害防治措施[J].四川農業科技,2018(4):29-30.
(責任編輯:劉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