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春燕
摘 要 山西省是我國北方地區重要的林區之一,其森林資源豐富,生態區位十分重要。目前,山西省在林地行政許可、森林資源調查和監督檢查、日常巡查檢查、森林保護意識等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為此,還需要從嚴格征占用林地審核審批、完善森林資源調查監測、強化監督檢查、加強日常管理和加大森林資源保護宣傳等方面,強化森林資源保護管理。
關鍵詞 森林資源;森林監測;山西省
中圖分類號:S757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3.055
地方政府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森林資源保護政策的具體執行者和地方森林資源保護管理政策的制定者。山西省受當地自然地理條件的影響,在歷史上是森林資源破壞較為嚴重的地區。針對森林資源管理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地方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更要充分認識保護發展森林資源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重大意義,妥善處理好經濟發展與森林資源保護的關系,著力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工作[1]。
1 山西省森林資源保護現狀
近年來,山西省各級人民政府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于加強森林資源管理工作的安排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林草生態修復保護的要求,在森林資源保護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2019年度《山西省森林資源年度清查報告》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山西省森林面積363.39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23.18%,超過全國第9次森林資源清查森林覆蓋率(22.96%)。與2018年森林資源年度清查結果相比,山西省森林森林覆蓋率增長0.39個百分點。
2 山西省地方政府在森林資源保護管理中面臨的問題
多年來,在山西省各級政府的努力下,森林資源保護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一些地方重發展輕保護的傾向依然存在,非法侵占林地、濫砍盜伐林木等問題仍時有發生,森林資源保護任務依然繁重[2]。
2.1 建設項目使用林地行政許可周期長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交通、電力等基礎設施項目和采石采礦等經營性項目大多涉及林地的征占用,但行政許可效率低的問題仍然存在。行政許可審批周期較長,影響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報批的同時,間接“促成”了建設項目違法違規使用林地。據統計,有一部分森林督查中發現的違法違規使用林地項目是經過縣、市審核上報至省級林業主管部門,但省級未及時審核的建設項目。
2.2 森林資源調查尚不完善
1)林地保護利用規劃中的權屬數據急需修正。林保規劃和土地規劃不能有效銜接,且林保權屬數據與林權證權屬數據存在不符,嚴重影響各項規劃編制、使用林地審核審批、森林督查、目標責任制考核等各項工作,給實際工作帶來很大困難。2)林地保護利用規劃中部分地塊的林保等級數據還存在不符合實際的情況,將本應屬于較低保護級別的林地劃分為較高級別,從而導致部分建設項目無法辦理林地手續,造成違法使用林地情況的發生。3)在林地變更調查工作中,根據林地變更的規定要求,很多地塊由于過于破碎(特別是電力線路的塔基占地),很多已審批過的使用林地項目得不到變更,從而在圖上和數據庫中得不到體現。
2.3 森林資源監督檢查力度不足
山西省森林資源監督檢查目前還存在以下3個方面的問題。1)違法事實認定難。縣級土地二調數據與林保數據地類不一致、林保規劃與林權證范圍不一致、林保規劃與現地實際不一致、林保規劃地類劃分不準確等情況,導致違法事實的認定難、爭議大。2)后續整改工作難。森林資源監督檢查中的問題有很多是歷史積壓問題,有的已找不到案件責任人,調查取證難以落實,有的由于林權爭議而使后續的查處、移送、問責、恢復等工作無法推進。3)部分地方政府對森林督查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對發現問題的整改工作推諉扯皮、消極應付,嚴重影響森林督查發現問題的整改進度及質量。
2.4 日常巡查檢查力度較低
2011—2018年,山西省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專項資金加強木材檢查站建設,為木材檢查站改造站房,購置交通工具、檢查專用設備、辦公設備等累計投資1 952.7萬元,全省近1/3的木材檢查站基礎設施有了明顯改善,裝備站占全省木材檢查站數量的60%。但從全省總體情況看,作為森林資源管理最后一道防線的木材檢查站還存在較大問題,日常巡查檢查力度較低,不能及時發現問題,致使全省森林督查工作進度滯后。
2.5 全民保護森林資源意識不強
1)受地理環境因素和經濟結構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山西省整體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且森林資源多位于山區地帶,這里的經濟不夠發達,居民對森林資源利用還存在陳舊的觀念,且對森林資源保護的意識還不夠深入,很多居民為了獲取生活資源對樹木肆意砍伐,對自然生態造成了嚴重破壞。2)山西省大部分地區處于黃土高原地帶,這里土質疏松,森林等植被的破壞使得水土流失現象更加嚴重,由此更造成了對地方經濟的損害[3]。3)部分地方政府主要負責人對林地管控的重視程度不夠,對生態保護的認識不足,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發展的現象時有發生。
3 加強山西省森林資源保護管理的對策
3.1 嚴格征占用林地的審核審批
1)要增加在審批過程中強化林保地類復核、林業生態影響評估、林調單位監管、重要事項核實、林光互補方案等把關審查,建立對使用永久性生態公益林的禁止、限制規定的審核程序和占補方案審查,對森林資源管理混亂、破壞森林資源案件較多的地方,暫停商業性建設項目林地審核審批。2)從信用監管機制入手,探索實行建設項目使用林地評估機構負面清單制度,定期公布因林地調查評估造成嚴重后果的中介服務機構。3)進一步規范統一各級林業主管部門和行政審批部門辦理行政審批事項的材料目錄,精簡申請材料,優化審批程序,壓縮審批流程,嚴格落實一次性告知制度和限時辦結制度,努力縮短行政許可審批時間,切實提高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審核審批效率,確保建設項目順利實施。
3.2 完善森林資源調查和監測評價
1)山西省各級地方政府要在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指導下,利用現有監測技術和設備的同時,根據工作需要,引進和借鑒新技術和新方法。2)加快監測基礎設施的建設,提高監測人才的專業素養,從而綜合提高森林資源調查和監測能力,逐步建立適應森林生態保護和森林資源利用的綜合監測體系,為各個地區的林業發展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3)各個地方政府需落實《林地變更調查工作規則》和細則,完善林地年度變更調查工作機制,推動優化林地變更技術規程,提高森林資源基礎數據的準確性。4)要進一步完善監測辦法、提高精度、保證時效,加大資金投入,設立專項資金[4]。5)加強技術支撐,適當外聘技術人員參與調查,為將來更好地經營保護森林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撐。
3.3 強化森林資源監督檢查,嚴格責任追究
1)切實增強各級黨委、政府抓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動性,各部門的聯動性和廣大干部群眾育林護林的積極性,變過去“一對多”為現在的“多對一”,形成責任到人、分工明確、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森林資源保護格局。2)縣級林業主管部門要積極向地方黨委、政府匯報,高質量開展破壞森林資源問題的查處整改工作。3)市級林業主管部門要充分發揮橋梁紐帶和指導作用,統籌安排部署全市發現破壞森林資源問題的查處整改工作,嚴格把關全市問題整改的工作質量。4)省級林業主管部門對市級林業主管部門上報的問題整改情況進行嚴格審核,對不符合整改要求的問題督導繼續進行整改,對消極整改的問題進行掛牌督辦。
3.4 加強日常巡查檢查力度
1)定時或不定時進行行政許可專項監督檢查,監督用地單位是否按照批準的內容、范圍和時限建設。強化臨時占用林地監管,開展對臨時占地到期恢復情況和市縣臨時占地審批的專項檢查,嚴防“燈下黑”,實現到期收回林地,及時恢復植被,杜絕以臨時名義永久使用林地。2)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在重點林區的咽喉要道上設立監控,及時發現濫伐盜伐林木的線索和證據,為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提供有力支持[5]。3)進一步加大日常巡查檢查,利用無人機等先進手段,及時發現違法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
3.5 做好統籌協調,加大森林資源保護宣傳力度
在宣傳方面,要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網絡、條幅和手機短信等方式,多渠道地加強對林業政策法律法規和進行森林資源保護緊迫性、科學性和現實性等方面的宣傳力度,通過加大宣傳力度、曝光典型案件等方式,加強警示教育,使社會公眾認識到森林資源破壞后果的嚴重性和森林保護的重要性,引導公眾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從源頭上減少破壞森林資源違法行為。引導各級政府的相關工作人員處理好當前經濟發展與長遠生態保護之間的利益關系,同時,根據本省、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從思想上、行動上、資金上支持森林資源的保護工作。
參考文獻:
[1] 陳炳浩.森林資源保護與農業可持續發展[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2] 陳存根.森林資源與生境保護[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8.
[3] 李強.新形勢下森林保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9(4):134.
[4] 郭守云.林業生態資源保護的作用及有效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8(18):140.
[5] 李金龍.林業產業發展與森林資源保護措施[J].花卉,2021(2):251-252.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