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
摘 要 重點針對黃金生態林場的森林健康及保護規劃進行詳細分析,結合黃金生態林場項目概況,對地力維護、森林管護及森林防火等各方面進行有效推進。同時針對有害生物進行防治,以實現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關鍵詞 森林健康;保護規劃;規劃措施;黃金生態林場
中圖分類號:X171.1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3.057
合理的森林經營方案是林場實現科學經營管理的必要前提條件,同時也是保證森林質量得到有效提升的重要手段。同時,森林經營方案也被看作是林場對年度生產計劃進行編制、組織經營活動時必不可少的重要參考依據。基于此,要結合目前現有的文件及相關標準要求,對黃金生態林場的森林健康及保護規劃給予足夠的關注和重視,以保證黃金生態林場的穩定、可持續發展。
1 項目概況
黃金生態林場林場始建于1974年,原名黃金墾植場,1982年更名為黃金洞鄉林場,2016年更名為平江縣長壽鎮黃金洞林場,2019年7月31日移交湖南省平江縣黃金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更名為湖南平江黃金河國家濕地公園生態林場。2020年根據平林報(2020)46號文件更名為平江縣黃金生態林場,林場長期依靠租山經營,約束了林場的發展壯大。林場土地總面積
1 075.92 hm2,其中林地面積1 075.75 hm2,占99.98%;非林地面積0.17 hm2,占0.02%。森林覆蓋率98.24%,林木綠化率99.59%。
林地面積按林地所有權分為國有和集體,其中國有面積6.14 hm2、集體面積1 069.61 hm2。林地面積按森林類別分為商品林地和公益林地,其中商品林地面積
1 069.80 hm2、公益林地面積5.95 hm2。林地面積按地類分,有林地面積1 036.61 hm2,占96.36%;國家特別規定灌木林地面積20.37 hm2,占1.90%;灌木林地面積14.56 hm2,占1.35%;未成林造林地面積4.21 hm2,占0.39%。
林場森林面積1 056.98 hm2,占林地面積的98.26%。
森林面積按地類分,其中喬木林地面積1 033.20 hm2,占97.75%;竹林地面積3.41 hm2,占0.32%;國家特別規定灌木林地面積20.37 hm2,占1.93%;林場活立木總蓄積量65 602 m3,全部為喬木林蓄積。
2 森林健康及保護規劃措施
2.1 地力維護
地力通常可以被看作是森林資源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森林內部的各種經營活動在具體展開中,都要將林地生產力的維護看作是必要前提條件,促使林業自身具有非常良好的生產力[1]。結合目前林場資源的實際情況,實現對杉木純林林地有針對性的管理和維護。由于目前人工杉木純林的結構過于單一,同時林下植被數量相對比較少,整個覆蓋程度普遍比較低,無法實現現有養分的合理利用。杉木枯落物一般都是直接帶小枝同時凋落,分解速率相對比較緩慢,很容易引起厭氣的呼吸,在回歸林地時,整個枯落物基本上會直接從單調的杉木枯枝葉直接堆積成為比較厚的一層,大多數的枯枝葉無法實現有效分解,長此以往,勢必會導致杉木自身的純林養分回歸速度越來越慢,對于整個生態系統養分的平衡狀態會產生直接性的影響。由此可以看出,第二代的杉木純林林地土壤肥力與原本的闊葉林相比要更低一些。將林地土壤肥力的維持與提升作為出發點,造林的整個密度并不適合過密,要盡量營造出針闊混交林的狀態。通過針闊混交林的合理應用,有利于保證林下植被的整個生長狀態能夠被適當地郁閉處理,以保證土壤自身肥力的提升。杉木是喜肥樹種,整個生長狀態相對比較快,對養分的需求量比較大,林地只用不養,勢必會導致地力衰退現象越來越嚴重。
結合現實情況,對不合理的作業方式進行適當改進和優化,同時要以帶狀、穴狀等方式進行整地,盡可能減少撫育強度,以局部撫育或者是生態系統管理為主。各環節相互之間要建立良好的連接關系,實現對養分的有效保存,盡可能避免出現養分流失等問題,促使林地逐漸朝著良性循環的趨勢發展[2]。同時,要結合目前林地的基本條件,在整個造林當中,可以適當增加闊葉樹的混交比例,對混交林進行有效營造,促使枯落物及物種自身多樣性得到有效增加,以避免林地地力出現嚴重的退化問題。對于現代林業而言,要結合實際情況,適當地增加投入,才能夠保證產出的增加,對集約化經營部分,要對其中部分林地進行施肥處理,以實現對養分的有效補充。
2.2 森林管護
在森林管護方面,通常情況下都是以預防為主,結合林場過去出現森林火災及病蟲害發生的范圍,嚴格按照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結合目前林場的實際情況,對護林點進行科學合理的構建,以保證護林員能夠承擔對應的管護任務。
2.3 森林防火
林場自從成立以來,場長一直都是第一負責人,對護林防火指揮部及撲火隊伍進行建設,對固定的護林點進行科學合理的利用,安排對應的專業護林工作人員,以此逐漸形成有效的防火網絡。在實踐中還要對現有防火制度進行不斷完善和優化,促使防火設施能夠在實踐中得到有效推進。在護林防火方面,要結合實際要求,采取有針對性的對策,對人員進行定崗定位,對各自的責任區域范圍進行確定,盡可能避免出現嚴重的管護林防火死角等問題[3]。對火源進行有效管理,特別是針對目前存在的重點防火區域,要保證火種戒嚴制度在實踐中的有效推進。積極組織森林火災撲救隊伍進行一系列撲救任務,一旦出現火警,立即采取有針對性的對策,實現對火情的有效控制,避免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
2.4 有害生物防治
結合目前調查研究結果,林場林業有害生物在發生時,其整個面積相對比較小,帶來的為害程度也普遍比較輕。森林蟲害中主要涉及馬尾松毛蟲、竹蝗等,比較常見的病害包括杉木黃化病、松材線蟲病等。對經濟和對環境產生影響相對比較嚴重的杉天牛、松材線蟲,是病蟲害防治中的重點內容。針對有害生物進行防治時,要遵循預防為主、依法治理的基本原則,對各類病蟲害的傳播、繁殖及發展規律特點進行詳細分析,保證生物防治工作在實踐中的全面有序開展,以此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在實踐中,還要對植物的檢疫等各方面工作進行強化,盡量避免帶病苗木進入林場內部。加強對林木撫育管理的重視程度,針對密度相對比較大的中幼林,要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對策進行撫育采伐處理,保證林分可以處于相對比較旺盛的生長狀態。針對林分當中存在的枯立木、病死木等進行及時有效的清除,避免造成嚴重后果。結合實際情況對針闊混交林進行營造時,樹種通常控制在3~5個,有利于形成多樹種或者是多樣化生態系統。杉木林分要在實踐中積極營造杉闊混交林,在整個空間中有針對性地交叉和配置。通過針闊混交林的合理應用,能夠營造相對比較良好的生態環境,對單食性害蟲的為害及蔓延等相關問題進行有效控制,對目前森林生態系統可以起到良好的改善及優化效果,提高森林病蟲害抵抗力。
2.5 生物多樣性保護
在生物多樣性方面,主要是指物種、遺傳及生態系統等各方面的多樣性,是人們可以生存及發展的重中之重,同時也是森林的基礎組成部分。要保證生物多樣性,促使人類實現多方面、多層次的可持續利用,實現對整個生態系統的改造和升級。一旦生物多樣性喪失,勢必會造成人類生存及發展受到嚴重影響。因此要實現對自然環境的保護,促使森林資源得到可持續發展,采取有針對性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保證森林經營活動的有效落實。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森林造成嚴重的毀壞會導致水土流失等諸多問題的發生[4],繼而引起不同程度的洪澇等各種類型的自然災害,對生物的多樣性也會造成嚴重的破壞。在對自然環境進行保護時,其重點就是要對現有的森林資源進行有效的保護和開發,在森林經營活動中,采取有針對性的對策進行生態環境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保護通常是將生態系統保護作為其中的核心要素,對生態系統及物種等各種不同類型的因素條件進行客觀分析,有利于在實踐中實現點、線、面相互結合的保護網絡體系[5]。生物多樣性對于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同時也被看作是目前食品、藥品等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對自然界的生態平衡起到良好的維護效果。
3 結語
森林經營方案的提出和應用,有利于保證林場實現科學合理的經營管理,保證森林質量的有效提升,這樣不僅有利于促使林場內部各項經營活動的有序開展和高質量實施,而且能夠實現林場的可持續發展,為森林保護、林業資源的利用等各方面提供重要依據,以實現林場自身經濟效益的穩定增長。
參考文獻:
[1] 陳夢,趙佳麗.論葛洪生態思想在羅浮山的傳承與發展[J].惠州學院學報,2020,40(4):2-7.
[2] 李琴.新時代加快鄉村旅游發展的思路與措施[J].辦公自動化,2019,24(4):61-64.
[3] 包路林.國有林場發展建議:以北京市懷柔區國有林場為例[J].林業建設,2018(2):48-52.
[4] 陳志剛,楊慶山.濱海平原地區建設生態林場的路徑及策略:以山東省東營市為例[J].山東林業科技,2020,50(5):72-78.
[5] 李興瑞.臨沂市天佛生態林場森林撫育規劃設計[J].現代農業科技,2018(7):190-191.
(責任編輯:劉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