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姚瑤
時代在改變,消費需求也在不斷變化。雅閣的核心消費群體,主要面對的是事業有成的中、青年一代,只是這群中堅力量,早就從80后,85后,換成了90后的一代人。如此環境,雅閣自然也要與時俱進了。
雅閣應該怎么變?官方給出了答案,也有著文字化的描述,但作為媒體人,我還是要用自己的方式來詮釋一下,我對雅閣進化的認知。總結起來就是三個短語:更具運動感、更具駕駛感、更具實用感。
運動感,請注意,不是運動性。雅閣的運動更多的是一種格調,而不是張狂的性能。畢竟對于本田來說,運動性應該屬于NSX、S2000、Type-R這類的車型。
雅閣運動感的升級是由表及里的,也是精巧細致的。外觀方面,以“黑化”為主要做法。格柵、大燈、后視鏡、輪圈都做了黑化的處理。其中格柵開口進一步擴大,并且用鍍黑的三橫式格柵強調動感。車尾在原有鴨尾的基礎上,又增加了額外的小巧黑色尾翼,十分精致。
內部則更換了更多金屬紋理、質感的裝飾,包括內飾板和一些邊緣裝飾。同時還推出了一款紅色風格的內飾配色,能夠應和更加躁動的年輕的心。
第十代雅閣在動態駕駛感上有了很大提升,比之備受好評的TNGA架構下的豐田也不遑多讓,這一次中期改款,更多提升了兩個踏板的響應。從官方給出的油門深度和加速應答性的曲線圖可以看出,中低速下的曲率增加,輕踩油門就能獲得更好的動力響應,而在減速收油時,動力的下降也更加迅速,如此一來整個車輛的控制就能更加得心應手。同時,在制動性上繼續保持良好的“腳感”,特別是在深踩剎車的最后階段,制動力的輸出會進一步加大,在全力制動和緊急制動下,制動表現更加優秀。
除了在響應上的優化,中期改款的雅閣還在隔音降噪方面進行了努力,特別是針對低速行駛的噪聲,而在混動車型上,則修改了消音器的內部結構,降低發動機的噪聲。
混動車型還優化了i-MMD系統的工作邏輯,在中高速工況,急加速或上坡的時候,抑制發動機的轉速突然上升,從而降低噪聲。
中期改款的雅閣還成為了本田系統內最先搭載HondaConnect3.0智導互聯系統的車型之一。針對車機系統的升級,許多人更愿意稱之為“科技感”提升,然而我認為這次雅閣的變化夠不上“科技”,它的變化不夠炫,更多的是增加了實用性能。而之所以不稱之為“實用性”,只是為了三個“感”找個排比工整。
這套HondaConnect3.0可以算是車機內卷的產物,畢竟現在的消費者看慣了智能車機,自主品牌更是堆上一堆有用沒用的功能,一眾老牌車企也都升級系統,本田再盯著五六年前的HondaConnect2.0明顯就不能打了,這個問題每次車型試駕的QA環節都會被媒體追打,估計企業自己也繃不住了。
HondaConnect3.0這套系統依舊延續了本田的風格,自己的東西自己造,假手于人那是不可能的。不過為了更好地應對本土化需求,這套系統是由名為海納新思的公司開發的,這是一家本田技研和東軟睿馳的合資公司,東軟則是國內汽車智能化技術的一線企業。
HondaConnect3.0充分體現了傳統車企在智能化車機上的態度——克制。并沒有一股腦兒的把能想到的功能都堆上去,幾大功能模塊還是非常實用的。
語音控制是基于科大訊飛技術開發的,識別率很高,整體來說還是不錯的。不過本田設定了一些車主的常用功能,提供了免喚醒語音控制。包括結束導航、開始導航,上一首、下一首的音樂切換等。我個人認為至少在“結束導航”這個命令上,就算是免喚醒的,也應該有個確認環節,否則順嘴說一句話,導航就關了,還是很尷尬的。
車機系統還可以通過天貓精靈實現車家互聯,通過阿里系的其他軟件,實現遠程購物等,QQ音樂、喜馬拉雅等娛樂功能也很完備。
當然,這一代系統依舊支持手機遠程App查看和控制車輛的功能,和海外的HondaLink功能類似。
除了HondaConnect3.0,HondaSensing也升級了部分功能,包括低速下的TJA交通擁堵輔助,其實就是增加了0~70km/h車速范圍內的車道保持。
你可以毫不懷疑,在經過這次中期改款之后,雅閣依舊能夠保持熱銷,畢竟改款做的就是揚長改短。雖然8月份受到芯片減產的影響,它的銷量有所下滑。但隨之而來的則是終端市場的一車難求和優惠縮減,這也充分說明雅閣的實力依舊不俗,能打敗它的也許只有它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