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鳴
又是一年豐收季。九月的鄉村,田疇似錦,沃野生金,同慶全面小康。
又是一年豐收節。九月的山野,稻谷飄香、秋收正忙,唱響豐收贊歌。
在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廣大農民和工作在“三農”戰線上的同志們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慰問,并強調“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進入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三農”工作重心已歷史性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自2018年設立以來,農民豐收節逐漸成風化俗、深入人心,成為億萬農民自己的節日、中華農耕文明的符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窗口,彰顯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重農愛農的拳拳之心。
慶祝豐收節,最大的感受就是鄉村的嬗變,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開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征程。
春華灼灼,秋實離離。以“慶豐收、感黨恩”為主題的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在秋色繽紛、滿載收獲,億萬農民共慶豐年之時,一曲鄉村振興的華彩樂章正在神州大地激蕩響起。
豐收節的意義在于以農為本、以節載道。豐收節慶祝農業豐收,并不單是一臺“經濟戲”,更大程度上是文化自信的外化,舉辦豐收節,能夠凝聚傳統文化、促進城鄉融合。
豐收節里慶豐收,在弘揚農耕文化的同時,啟發探索創新,深化農村改革,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業農村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是豐收節的深層意蘊。
當前正處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時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是為了從全局和戰略高度來把握和處理工農關系、城鄉關系。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我國發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鄉之間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農村發展不充分。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通過城鄉融合發展,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讓豐收的成色越來越足。農業根基穩,發展底氣足。“十四五”開局之年,農業農村工作在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上砥礪奮進,農業現代化不斷邁上新臺階。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不斷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讓豐收的成色越來越足,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更加強勁的動能,闊步邁向農業農村現代化更加美好的明天。
開啟鄉村振興新征程,讓豐收的動力更加強勁。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隨著鄉村振興促進法正式實施,依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時代已經到來。只有抓住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大機遇,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夯實農業基礎地位,讓廣大農民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讓農村改革的動力越來越強勁,奮力唱響鄉村振興的時代之歌。
莫道春風歸來晚,浮云過后艷陽天。廣大農民、基層干部和駐村工作者守初心、擔使命,一茬接著一茬干,不斷創造五谷豐登、百業昌盛的景色,就一定能繪出萬眾同心,為鄉村振興努力奮斗的時代新畫卷。
“豐”景這邊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