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源
走進北流市富林中學,一股濃郁的黨建氣息撲面而來。震撼人心的百年黨史宣傳畫,詳盡規范的黨務信息公開欄,還有黨建長廊上一幅幅黨建活動的精彩照片……將黨建陣地融入校園環境,營造出濃郁的黨建氛圍,形成了一道師生可見可感的黨建文化,展現了我校推進黨建的真功夫,樹立了黨組織的良好形象。
作為北流市第一所民辦普通高中,我校從無到有,由弱轉強,一路攻堅克難、持續健康發展的背后,少不了黨支部這個“紅色引擎”的強力支撐,不斷為學校注入發展正能量。
始終重視學校黨組織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力量來自組織。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全部工作,要靠黨的堅強組織體系去實現。”我校自2003年成立黨支部以來,始終把加強黨組織建設作為學校發展最重要的基礎工作抓實抓好。
班子建設作保障。我校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把黨建工作要求寫入學校章程。學校領導班子與支部班子“交叉任職、雙向進入”,學校各部門負責人均由黨員擔任。學校黨支部積極宣傳、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確保學校教育工作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陣地建設規范化。我校黨支部建立了一套嚴格規范的黨建陣地管理制度:落實專人做好每項支部活動記錄、影像資料收集,所開展的黨建活動樣樣有資料、件件有記錄;設置專門的資料盒,及時將資料整理歸檔、專人保管,定期交學校檔案室存檔;將陣地建設與日常工作相結合,使其成為黨員思想教育的陣地、傳授知識的講堂、共商校計的場所;利用黨員活動室,開展黨員教育培訓活動,如集中過政治生日、上黨課、黨員讀書日、黨員集體學習活動等,以陣地規范化建設促使支部活動規范化、制度化。
組織生活重實效。組織生活是黨的生活的重要內容,我校黨支部守正創新,靈活開展組織生活。一是開展“預約式”活動。學校黨支部每季度有針對性地設計、策劃一批政治性強、帶入感強、儀式感強的預約式現場活動,讓黨員擺脫時間和形式的限制,靈活地參加黨組織生活,增強組織生活的實效性,如“黨員交流面對面”“書記有約”等特色活動,有力地推動了學校的和諧發展。二是提供“菜單式”服務。學校黨支部精心推出了一批黨員教育服務活動,涉及理想信念、黨章黨規、政策理論、時事熱點、先進典型等多項主題,讓全校黨員能夠享受專業化、定制化的教育服務。三是推行“結對式”共建。學校黨支部與富林塘社區支部結成對子,通過理論學習、技能培訓、志愿服務、幫扶解困等活動形式,共同開展組織生活,實現了結對主體之間的優勢互補與資源共享。
通過持續加強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我校形成了“組織服務黨員,黨員服務群眾,群眾支持組織”的良好局面,全校黨員教師政治覺悟不斷提升。
黨建引領促進教育公平
我校黨支部以黨建引領教師做好教育扶貧,強化服務意識,關注弱勢群體,促進教育公平。
做好教育扶貧。我校黨支部引導黨員教師帶頭關注和服務好“學困生”和貧困生,做到因材施教,力求讓學生人人出彩。辦學23年來,我校把教育扶貧作為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抓手,以“念黨恩,回饋社會”為主題,以“促進社會教育公平”為己任,先后拿出720多萬元資金,用于獎助貧困學生718名、孤兒學生118名,幫助他們順利完成高中學業,圓了大學夢。
提升育人本領。我校以“黨建+雁陣”工程為抓手,抓好黨員教師教育培訓工作,著力培養學科帶頭人,為教育公平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學校黨支部通過“選、育、管、用”四個環節,實施“三培養”機制,近年來先后吸收4名優秀教師入黨,把黨員教師李堅成培養為本校學科帶頭人,把黨員骨干教師李興榮培養為學校德育處主任。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我校從黨員教師崗位出發,積極開展專題業務講座、技術研討、業務幫帶、崗位競賽等活動,不斷提高黨員教師的專業技能,培養全校教師的奉獻精神。我校黨員教師牙政康,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負責高三數學教學工作,通過空中課堂、電話送教等方式,高效完成了“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教學任務。
堅持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實現教育公平的科學途徑。我校學生多數是無法進入公辦普通高中就讀的“落榜生”,學習基礎較差,自信心不足,自控力不強。鑒于此,我校黨支部通過開展“黨建+團建”活動,引領學校團委開展勵志教育,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特長。根據學生的愛好和特長,我校組建了音樂、美術、舞蹈、體育等類別的專業學習小組,安排優秀教師進行嚴格的專業訓練。針對文化基礎較差的學生,學校則安排學科教師進行文化課輔導,確保逐個過關。經過三年的嚴格訓練,進入我校就讀的學生多數都能考上大學,部分學生還考上了名校。目前,我校共有298名學生被“211工程”“985工程”高校錄取,實現了“低進高出”的目標。
從黨史學習中獲取發展能量
百年黨史是固本涵源的營養液,是鑒往知來的航標燈。今年以來,我校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用黨的偉大成就激勵師生,用黨的優良傳統教育師生,用黨的成功經驗啟迪師生。
以拓荒牛精神堅持辦學。中國共產黨突破艱難險阻走向輝煌的奮斗歷程,是鼓舞我們前進的不竭動力。我校作為北流市第一所民辦普通高中,曾面臨很大的發展困境,沒有寬闊的校園,沒有優質的生源,當許多人懷疑我校還能撐多久時,我們一直堅持這樣的信念:“只要學校黨支部在,學校就在。只要還有學生報讀,我們就會堅持辦下去。”實踐證明,我校教師以高度的韌勁、拓荒牛的精神,終于將一所不被看好的學校辦成了區域民辦教育的一面旗幟。
以老黃牛精神培育人才。作為一名老黨員、老教育工作者,筆者一生與教育結緣,一生都在為教育奔走。盡管目前已86歲,但筆者依然不想退休,堅持擔任學校黨支部書記,人稱“老黃牛”。在我校,還有許多“老黃牛”在默默耕耘,例如老黨員、老教師謝祝飛退休后離職不離崗,仍堅持在校工作,義務培養了一批英語骨干教師。在老黨員的精神激勵下,我校的教師們堅守從教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以老黃牛精神在工作崗位上耕耘和奮斗。
以孺子牛精神服務群眾。百年黨史是一部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歷史,民辦學校辦學的出發點同樣是為人民服務。在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教育需求方面,民辦教育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面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個性化教育需求,民辦教育重任在肩、大有可為。我校全體教師將始終秉承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發揚“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大膽創新,砥礪奮進,為廣大群眾提供更為優質的教育服務,為民辦教育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通過黨建與辦學業務雙促進、雙提質,我校迎來了大發展。目前,我校已為全國各地高校輸送了10 000多名學生,學校曾獲玉林市五星級基層黨組織、廣西民辦教育杰出貢獻獎、全國民辦教育改革創新示范學校、全國民辦教育百強學校等10多項地市級以上獎項,本人曾獲玉林市首屆道德模范提名獎、玉林市第二屆愛崗敬業道德模范、廣西“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民辦教育杰出校長等榮譽。(本文作者系北流市富林中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
(責編 歐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