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漢濤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指出:“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這一重要論述思想精辟、內涵豐富、意境深遠,集中反映了黨百年奮斗的主題主線、先進本質,深刻揭示了我們黨“從哪里來”的精神密碼,立起了我們黨“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標。偉大建黨精神的四個方面,既相對獨立、各有側重,又緊密聯系、相互融合,是相互貫通、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
精神的實質就是真理的本身,信仰的味道源于真理的力量。馬克思主義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是中國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堅持真理、堅守理想是中國共產黨的方向保障和精神源泉,內在要求我們以對黨和人民的赤膽忠心,把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作為畢生追求,永遠信黨愛黨,為黨和人民事業奉獻自己的一切乃至寶貴生命,為黨的理想信念頑強拼搏、不懈奮斗。
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堅持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寫在黨的旗幟上,作為行動指南、政治靈魂和精神信仰,即使面對逮捕屠殺、圍追堵截、危機環伺,對馬克思主義的追隨始終不變,對遠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堅守始終不移,始終高舉真理燈塔、高揚理想航標,哪怕“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理想之火越燃越旺、信念之光越照越明、真理味道越品越甜。黨的百年奮斗雄辯證明:中國共產黨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
一百年來,我們黨之所以能開辟偉大道路、創造偉大事業、取得偉大成就,完成近代以來各種政治力量無法完成的艱巨任務,根本就在于黨從一開始就旗幟鮮明地把馬克思主義這一揭示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科學真理作為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把實現共產主義鮮明鐫刻在黨的旗幟上。黨的一大明確“承認無產階級專政,直到階級斗爭結束”“消滅資本家私有制”,從此開啟了推進黨的事業偉大長征。
因為有了對馬克思主義真理的不懈追求、對人類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黨一次次在腥風血雨中絕境重生,一次次在挫折磨難中堅毅奮起,一次次彰顯了黨的力量,一次次增強了人民對黨的信任和信心,一次次扭轉了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一次次把社會主義事業推向新高度。革命戰爭年代,黨多次面臨困難挫折,甚至瀕臨被敵人消滅的危險境地。大革命失敗后,黨由近6萬人銳減到1萬多人。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黨和紅軍的力量遭受極大削弱。長征途中,湘江一戰,中央紅軍從長征出發時的8.6萬多人銳減至3萬多人。靠著鋼鐵信念,在革命至暗時刻,黨仍能從困境中走出、從絕境中突圍、從逆境中崛起。
因為有了偉大真理照耀,持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總能洞察歷史大勢、順應歷史潮流、把握歷史主動。新中國成立后,面對軍事上、經濟上、國際上的困難和挑戰,黨領導人民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使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低潮,黨領導人民頂住逆流,排除干擾,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前行。進入新時代,面對國內改革、發展、穩定的繁重任務,面對國際嚴峻形勢和外部壓力,黨領導人民迎難而上、勇往直前,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推向新高度。
因為有了建立偉大真理基礎上的崇高理想,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確立了科學的世界觀、歷史觀和價值觀,在靈魂深處錨定共產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總能在紛繁復雜矛盾中心明眼亮,在風險挑戰考驗中從容應對,始終以科學精神、無畏品質、博大胸襟,在開創黨的偉業、推進民族復興進程中充分綻放真理偉力、信仰力量。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全黨,用黨的崇高理想引領全黨,用偉大建黨精神激勵全黨,用英雄模范事跡感召全黨,持續強化理想信念教育,集中開展黨內重大教育實踐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挺起精神脊梁,堅定主心骨、匯聚正能量、振奮精氣神。
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動搖,注重探索實踐、總結經驗,博采眾長、守正創新,鍥而不舍地發展馬克思主義,在用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上長期用力,在筑信仰之基、把思想之舵、補精神之鈣中久久為功,在強化“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上持續加力,不斷夯實共同奮斗、團結奮進的思想基礎,向著實現共產主義的最高理想堅定邁進。
初心易得,始終難守。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工人階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一誕生就把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并使之真正融入血脈、刻在心坎上、定格天地間。黨的這個初心使命,飽含“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赤子情懷,貫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根本認同,體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初心因踐行而永恒,使命因擔當而偉大。一代代共產黨人堅定保持初衷不改、恒心不移、本色依舊,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以赤子之心守初心、以奮斗之志赴使命,開辟出一條中華民族從苦難走向輝煌的光明之路。
一百年來,我們黨的一切奮斗、犧牲、創造都聚焦于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一主題,從小小紅船到巍巍巨輪、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從1921年黨的一大提出“黨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實行社會革命”到黨的二大提出要“漸次達到一個共產主義的社會”,從黨20世紀內提出實現“四個現代化”到改革開放初提出20世紀末人民生活達到小康,從黨的十八大提出建黨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黨的十九大提出到21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今天的中國已歷史性地消除絕對貧困,人均國民總收入超過1萬美元,形成超過4億人的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今天的中國人民,過上了日益富足的生活,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業,走上了屬于人民盛世的康莊大道,實現了“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千年夙愿。所有這一切,讓黨的初心使命彌彰、人民福祉增進、復興進程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