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
徐慧敏,58歲,是一位在南昌長大的遼寧人,她身上除了具有誠懇和守信的特質,骨子里還透著北方人豪爽和大氣。如徐慧敏自我介紹的那樣:“我的性格和我的球風一樣,很豪爽、很硬朗,就是大家說的很潑辣。平時我喜歡和男球友打球,可以更好地練體能、練速度。”打女雙比賽時,徐慧敏在關鍵時刻總能將她平時和男球友打球時鍛煉出的體能和速度展現得淋漓盡致,在搭檔體能不支的情況下,硬是可以靠著混雙站位逆轉取勝。
徐慧敏在羽毛球比賽中取得的成績緣于被她一直叫“朱叔叔”的朱喜芳,一位印尼華僑。
徐慧敏在讀小學的時候,學校的老師選送她跟朱喜芳教練學習羽毛球,這位老師也是常和朱喜芳一起打羽毛球的球友。沒想到這位老師的選送讓徐慧敏一學就是三年,徐慧敏回憶說:“朱叔叔當年帶我們練羽毛球是不收費的,都是義務的。他早上帶我們訓練完還要去上班,晚上又帶我們練,周日也帶我們練。”朱喜芳當年是南昌鋼鐵廠羽毛球隊的教練,他教的學生后來有不少進入市體校、省體校。徐慧敏感慨地說:“現在我們球隊很多人偶爾會一起聚會。談起以前,都特別懷念跟朱叔叔練球的日子。我們師兄妹能有今天,尤其我能有今天的成績,跟當年朱叔叔的訓練是分不開的。”
回憶起當年打球的情景,朱慧敏說:“當時沒有場地,我們還在廠里的舞臺上打球。”上世紀70年代,大家的經濟條件都不太好,受場地和球拍等諸多限制,徐慧敏的羽毛球運動也是斷斷續續,沒能一直堅持。直到徐慧敏高中畢業后進入南昌鋼鐵廠工作,那時候廠里每四年一次的廠運會設有羽毛球項目,于是廠方就召集他們參加比賽,但也僅僅是為了參賽而集中練一陣,還是沒有連續打球的機會。徐慧敏說:“我高中畢業后,朱叔叔還帶著我們參加過幾次比賽,再之后朱叔叔就調回廣州了。”
因為體形偏瘦,徐慧敏在比賽時常常成為被對手追著打的那個人。
2019年全國東西南北中大賽安徽大區賽,徐慧敏和顏曉明初次配合,到達比賽地的當天他們才第一次見面,兩人在比賽中只能邊打邊磨合。慣常思維是:雙打講究的是磨合,打混雙,女選手多數是在網前封網,而徐慧敏和顏曉明這對初次配合的混雙搭檔卻是按男雙站位。打到四分之一決賽時,對手看到徐慧敏和搭檔的站位,以為逮到了機會,一直追著徐慧敏打,誰料徐慧敏即便被打到跪在地上仍然能頑強地連救兩球。當這個連救兩球得分時,顏曉明開心到直接把徐慧敏抱起來慶祝,此時對方的男隊員直接給徐慧敏起了個外號,叫“打不死”。
巧合的是,還是在那次比賽中,混雙比賽結束后,在接下來女雙決賽中,徐慧敏和尹美紅搭檔,在先輸第一局的情況下逆轉奪冠。現場一位鄭州的球友看到徐慧敏在場上的跑動速度,又送了她一個外號,叫“跑得快”。
不管是“打不死”還是“跑得快”,都得益于徐慧敏平時喜歡和男球友打球積累起來的體能和速度。
說起徐慧敏的比賽經歷,最讓她難忘的不是“打不死”和“跑得快”的那兩場球,而是那次比賽的女雙半決賽。當時,徐慧敏和搭檔尹美紅遇到了熟悉她的對手,對方知道徐慧敏較強,都不把球打給她,只追著尹美紅打,造成尹美紅體能下降。第一局徐/尹很快敗下陣來,第二局,徐慧敏就和搭檔商量改變打法,按混雙站位,就連他們的混雙搭檔都看著急了,換場時更是直接沖進球場,指導讓尹美紅站網前,徐慧敏打后場,這場球打了3局,成為徐慧敏迄今為止最難打的一場女雙,這也讓徐慧敏感慨:再好的技術沒有體能做保證,也無法取得好成績。
一次安徽賽區大區賽,徐慧敏不僅收獲了冠軍,還收獲了兩個外號以及兩位對手的邀約,邀請她下一次比賽成為自己的搭檔。不過,徐慧敏婉拒了邀請者,因為她更看中的是曾經對搭檔的承諾。
2019年華人杯團體比賽紹興舉行,徐慧敏所在的隊由6名來自全國各地的球友組成。當時,該隊隊長讓徐慧敏和同隊的6位女隊員都分別試配女雙。配過之后,徐慧敏發現自己與來自鷹潭的尹美紅雖然初次相識,但配合起來感覺最合拍。賽后,當尹美紅問徐慧敏以后參加全國比賽可否也跟她搭檔時,徐慧敏答應了。盡管在以后的比賽中有更強于尹美紅的選手找到徐慧敏,但都被徐慧敏婉拒。徐慧敏告訴尹美紅:“以后比賽,你是我的第一搭檔人選,除非你不參賽。”
2019年,徐慧敏馬不停蹄地征戰各種比賽,先后參加了全國東西南北中總決賽、全球華人杯、長沙聯賽、長沙星晨杯全球中老年邀請賽等,較為突出的成績是在全國東西南北中安徽賽區獲F組女雙和混雙冠軍;在安徽大區賽中獲女雙冠軍和混雙季軍。
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后,所有的球館都沒有開門,徐慧敏就堅持早、晚各跑800米以保持體能。到2020年8月,南昌的球館開始逐漸恢復正常營業。11月,南昌市運動會開始,徐慧敏又一次在和搭檔沒有配合過的情況下,收獲了C組女雙亞軍。
2016年,徐慧敏和秦金桃搭檔在江西省第十五屆運動會上獲C組女雙亞軍;2021年,徐慧敏和楊琳搭檔,獲“我要上全運”全國第十四屆運動會群眾組江西省選拔賽D組女雙冠軍。從江西省運會女雙亞軍到全運會江西省選拔賽女雙冠軍,6年過去,徐慧敏的名次進步了,也換了不同的搭檔,但不變的是她追求羽毛球的初心。
“我現在每天早上6點去球館打早場,晚上練體能。平時我還堅持帶學生,教他們打球,帶他們參賽。我的學生代表學校參加了第一屆滕王閣杯青山湖區比賽,其中胡吉勇獲得中學組男單冠軍,王坤杰和李藝軒獲小學組男單冠、亞軍。”聊起打球,徐慧敏總是這樣興奮。
活到老、打到老、學到老,徐慧敏在2021年5月通過了江西省體育部門舉辦的羽毛球教練員資格考試。徐慧敏之所以可以無憂無慮地打球,除了她對羽毛球的熱愛,還離不開家人的全力支持。她說:“我記得我父親在世的時候,每次我出去比賽,他逢人就說‘我女兒代表冶金廳比賽去了。比賽回來,父親就會在家做一桌子菜,還包餃子。現在去外地比賽,我女兒就開車送我去高鐵站,回來也接我。如果在附近比賽,都是我女兒負責接送。”
“我喜歡打羽毛球,打球讓我特別開心,而且身體也好了,還可以結識很多球友,全國各地的球友都有,還帶了很多學生,和小朋友一起感覺自己都年輕了。”其實,徐慧敏和大多數喜歡打羽毛球的人一樣,喜歡羽毛球的理由很簡單,那就是開心、健康。就像徐慧敏的同學在為徐慧敏剪輯的一段視頻中所說的:“給你一個愛好,讓你終身受益;給你一個健康的體魄,享受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