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瑩 劉秋月* 宋冬梅
(1.黑龍江省牡丹江師范學院 黑龍江牡丹江 157011)
(2.黑龍江省富錦市第一中學 黑龍江富錦 156100)
《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中指出“高中生物學課程是科學領域的重要學科課程之一,是義務教育階段相關課程的延續和拓展”。因此做好初高中生物教學銜接是新課程標準對教師教學的基本要求。下面以“神經調節”的單元教材分析為例,闡釋如何做好初高中生物學課程內容的銜接,以期為一線教師提供思路。
“神經調節”這一單元選自2019年版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學教科書《選擇性必修1·穩態與調節》,本單元包括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神經沖動的產生和傳導、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和人腦的高級功能5節內容,引導學生達成對《課程標準》中“神經系統能夠及時感知機體內、外環境的變化,并作出反應調控各器官、系統的活動,實現機體穩態”概念的學習。該單元與后續的體液調節、免疫調節共同構成人和動物生命活動的調節,有助于學生理解高等動物的生命活動規律,從系統分析的角度認識個體生命系統的穩態,也有助于學生理解健康生活方式對于維持人體內環境的穩態、疾病預防的意義。
單元知識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本單元的知識結構圖
學生在初中階段通過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生物學七年級下冊第六章“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第二節、第三節的學習,已經對神經系統的組成和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有所掌握。例如,學生知道:神經系統是由腦、脊髓和它們發出的神經組成的,腦和脊髓是神經系統的中樞部分,腦神經和脊神經是神經系統的周圍部分;神經元的概念與組成及神經元、神經纖維和神經的關系;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的組成和反射的兩種類型。為了進一步做好初高中知識內容的銜接,教師將初高中各學段涉及到的有關“神經調節”的概念梳理見表1。
表1 初、高中學段“神經調節”涉及的概念和術語
《課程標準》對“神經調節”的內容要求的表述如下:
1.3 神經系統能夠及時感知機體內、外環境的變化,并作出反應調控各器官、系統的活動,實現機體穩態
1.3.1 概述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可分為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其結構基礎是反射弧
1.3.2 闡明神經細胞膜內外在靜息狀態具有電位差,受到外界刺激后形成動作電位,并沿神經纖維傳導
1.3.3 闡明神經沖動在突觸處的傳遞通常通過化學傳遞方式完成
1.3.4 分析位于脊髓的低級神經中樞和腦中相應的高級神經中樞相互聯系、相互協調,共同調控器官和系統的活動,維持機體的穩態
1.3.5 舉例說明中樞神經系統通過自主神經來調節內臟的活動
1.3.6 簡述語言活動和條件反射是由大腦皮層控制的高級神經活動
本單元第一節“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與第二節“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在初中都已出現過,高中教材重復設置的目的是相關知識更系統。教師設計課前導學案,促使學生在課前借助導學案主動回憶已學內容,完善知識體系,以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時,不要忽視學生已有知識狀態,要盡量避免學生出現重復學習導致的厭學狀態,但又不能忽視該部分內容是本單元完整知識結構的一部分。另外,對于軀體運動神經、內臟運動神經、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非條件反射、條件反射等新名詞,教師應著重介紹。
本單元的教材欄目設計很豐富且實用,教師應靈活使用教材資源。例如,在第一節關于內臟運動神經的相關內容介紹時,教材以“思考·討論”欄目來呈現內臟運動神經的作用特點,通過資料“當你在野外草地上玩耍時,旁邊的草叢里突然竄出一條蛇。于是你非常緊張,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將一個學生熟悉的真實情景帶入到課堂學習的真實情境,促進學生結合所列討論題來逐步完成內臟運動神經相關內容的學習。神經調節這個單元的內容比較抽象難于理解,教材提供了神經系統基本結構示意圖、自主神經系統的組成和功能示例、神經元結構示意圖、神經表面電位差的實驗示意圖、神經沖動在神經纖維上產生和傳導的模式圖、神經元之間通過突觸傳遞信息圖解、軀體運動分級調節示意圖、排尿反射的分級調節示意圖等圖示,方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抽象隱性的內容顯性化。教師要注意靈活使用本單元教材中的生物科技進展——中國腦計劃、與生物有關的職業——影像技師、生物科學史話——生物電的發現、科學·技術·社會——腦機接口讓工具真正實現“隨心所欲”等欄目,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更好地落實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總之,本單元教學設計時可圍繞這樣一條主線“情境創設——資料分析——問題解決——概念建構”來完成學習內容。
本單元的概念和術語較多,可借助概念圖逐級實現概念建構,如神經調節基本方式的概念圖(圖2),再通過連接詞的正確使用找到節與節內容之間的聯系,將其構建成一個整體,最終達成“神經系統能夠及時感知體內、外環境的變化,并作出反應調控各器官、系統的活動,實現機體穩態”這一重要概念的落實(圖3)。
圖2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概念圖
圖3 章節概念圖
本單元的教材分析是基于初高中課程內容銜接開展的,始于初中教學內容的分析,止于高中大概念的形成。教師靈活使用教材中的教學資源創設教學情境、借助概念圖的使用利于教利于學,最終全面提升學生的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