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華 高衛東
近年來,隨著我國的改革深入和經濟發展,人民的訴求日益多元,產生了一些社會內部矛盾,有些地方轉化成治安突發事件。各級政府為快速處置,公安機關在慎用警力上因警犬具有一定的機動性和靈活性,用到了警犬技術,今天就警犬技術處置治安突發事件談談個人觀點。
警犬技術用于處置治安突發事件,其核心任務是控制目標人群、嚴防事態發展,保障各項安全,同時最為重要的是有效維護自身安全。
從國內外大量處理治安突發事件實踐來看,根據處置任務的需要和有效維護自身安全的總體要求,一支完整的警犬處突小隊一般由指揮人員、帶犬人員和支援人員共同組成。在這其中,設指揮人員1名,為小隊最高領導,擔負現場聯絡、形勢研判、隊伍指揮職能。帶犬人員和警犬是整支隊伍的核心力量,擔當沖鋒陷陣的重要任務。支援人員則構成隊伍的堅實保障,起著排除干擾,保護帶犬人員、警犬和突擊抓捕的重要作用。
為適應各種條件下的處突作戰,警犬處突編隊應保持一定規模,以充分發揮群犬的威懾力和戰斗力,但也不宜過大,否則容易引起犬只相互干擾,影響形象和處置效果。一般來說,一個編隊以5~8頭犬為宜,視平日訓練效果而定,相應地,帶犬人員與支援人員比例按1∶1配備。裝備上,以公安部《公安單警裝備配備標準》為要求,結合處置任務分工和工作環境,選擇好各類必配選配裝備。鑒于治安突發事件的復雜性和危險性,人犬的防護裝備必須到位,人員一律戴防暴頭盔,著防刺服。指揮人員攜帶對講系統和必要照明、武器設備;支援人員可攜帶盾牌,保護帶犬民警和警犬,另外帶好照明、武器、手銬等,還應帶上急救包,便于人犬急救。
在治安突發事件現場,情況千變萬化,隨時間變化呈現不同的發展勢態,具體反映著矛盾的緩和、升級甚至性質的轉變。臨場處置效果取決于全體人員良好的精神狀態,各個環節工作的準備程度和對用犬時機的理解把握。我們在使用警犬進行處置時,既要做到及時出擊,果斷使用,嚴防事態擴大或性質轉化,又要避免過度、不當使用,激起不必要的負面情緒和矛盾,需要努力從以下方面做好工作。
接到處警命令后,擔任警犬處置隊伍的指揮人員要明確領受工作任務,理解上級工作意圖,并仔細了解現場情況,包括具體方位、鄰近重要場所、群體人數、狀態、攜帶器械情況,以及其他處置警力及情況等。如暫無詳細信息,指揮人員要與指揮部保持聯系,隨時了解最新動態。在此基礎上,做好戰前動員,向全體隊員介紹情況、布置任務、檢查隨行裝備,同時在腦中考慮形成初步處置預案,迅速向中心現場靠攏。為爭取時間,節省人犬體力,應乘車前往中心現場,沿途注意觀察路面情況,謹慎選擇行車路線,以避免受到不必要的阻礙,順利到達中心現場。如中途遇到必須處置的緊急情況,應及時向上級報告。
1.選擇好處置落腳點
在抵達中心現場附近時下車,提前讓人犬適應現場氛圍,再次檢查自身裝備,并迅速調整至戰前狀態。準備就緒后,呈開進隊形(見圖1、圖2)徒步向中心現場前進。根據所觀察的情況和事先了解的重要場所分布,務必選擇好落腳點,選擇原則是便于將人群與重要場所隔離開來。

圖1 開進隊形(1)

圖2 開進隊形(2)
在開進隊形中,支援警員的作用在于排除行進中不必要的干擾,快速向中心現場靠攏。圖1中支援人員也可以在帶犬人員右側,視行進情況而定。在開進過程中可以給犬戴上口籠,以免吠叫浪費犬的體力,也便于迅速到達既定位置。
2.評估事態,伺機而動
到達指定位置后,隊伍呈逼退隊形排開,形成對峙狀態(見圖3)。此時給犬一定的牽引自由空間,犬有攻擊或吠叫反應時應予鼓勵。同時密切關注人群反應,準確評估現場事態。由指揮人員與上級指揮機關建立聯系,報告請示下一步行動。

圖3 逼退隊形
對于參與人數不多,利益訴求相對簡單,如一般性經濟、民事糾紛,期望通過聚集的方式引起關注的治安突發事件,如參與人員心理反應并不激烈,未攜帶武器工具,不至于造成大的社會危害,警犬處置以發揮震懾作用為主,可化整為零帶犬分頭配合政府及相關工作人員完成人員警告勸離工作。
如涉及人數較多規模較大,且引發事件較為重大,涉及面廣,影響惡劣,則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人多的規模聚集效應會成倍放大整個事件,成為不法分子宣泄日常不滿情緒和趁機破壞的突破口,往往伴隨著打、砸、搶、燒或侵占重要場所如政府、銀行、鐵路、公路、橋梁等嚴重行為的出現。對于此類正在發生的破壞行為需要速戰速決,否則會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帶來重大損失。在人群尚未完全失控的情況下,可以給犬戴上口籠,利用犬以頭等身體部位接觸撞擊的方式逼退人群。現場命令均由指揮人員下達,帶犬人員聽從現場指揮,以一定速度同步向目標人群逼近,保持隊形,不要單犬冒進。支援人員緊隨其后,做好防范。人如果后退,要步步緊逼,如少數人員頑抗,欲與人犬發生接觸,帶犬人員要果斷下達“襲”的口令。如頑抗分子較多,驅趕效果不理想,指揮人員應及時發出解開口籠指令,這將極大增強威懾力,提高驅散效果,直至將人群驅出目標場所,再迅速轉入警戒,待場所移交或事態平息后開展下一步工作。
當事態升級,轉化為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行為時,警犬處突的重點任務應是以暴制暴、配合抓捕首要暴亂分子,強力平息事態。為更好地完成任務,同時盡量避免自身受到傷害,警犬處置隊伍必須保持團體作戰,高效配合,處置隊形較多采用突入隊形(見圖4)。

圖4 突入隊形
突入隊形適用于完成抓捕任務,且支援人員與帶犬人員之間不會出現相互干擾,便于控制。在指揮人員發出指令之前,帶犬人員在后方仔細觀察局勢,鎖定激進人員。指揮人員根據現場情況決定放犬時機與數量,負責向后方帶犬人員發出明確指令,支援人員及時讓開通道。帶犬人員接到命令立刻出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咬目標對象,支援人員及時跟進,提供保護,協同抓捕。待抓捕完成后及時移交,重新保持突入隊形,繼續戰斗。
如人員與犬出現意外受傷情況,需要就地緊急處理時,隊伍要迅速變為救助隊形(見圖5),將受傷的人或犬圍在中間,直至完成救助,并向后方轉運。

圖5 救助隊形(中間為受傷的人或犬和救助人員,四周為帶犬人員和支援人員)
指揮人員與全體隊員之間需要建立起溝通指揮渠道。首先,牢固樹立一切行動聽指揮的紀律觀念,堅決杜絕不聽從指揮的各類語言和行為。其次,指揮口令、手勢應簡單明了,并為大家熟知,避免出現混淆。第三,因事件現場喧囂雜亂,為確保指令清晰傳達,最好采用不同哨音表示隊伍前進、停止或撤離這三種指令。短促一聲表示前進,短促二聲表示停止前進,長一聲表示有序撤離。這樣可以做到準確清晰,令行禁止。
全體成員平時要加強對戰術的理解和演練。協同配合不好,戰術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對自身造成傷害。作為一個團體作戰的整體,帶犬人員和支援人員要時刻保持共同進退,互為策應,當一頭或多頭警犬突入抓捕時,就近支援人員一定要及時跟上,協助警犬完成抓捕,其余人員提供保護。相關任務完成后,人犬安全復位,繼續保持隊形。整個處置過程要流暢、有序,以充分體現訓練有素。
嚴格按照《公安機關警犬技術工作規定》(公通字〔2011〕30號)和《警犬使用工作規則》(公刑〔2014〕301號)的有關要求,對警犬與帶犬人員的標準、行為進行規范,使之符合工作要求。
(本文僅為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