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小娟



摘要:目的:探究沙庫巴曲纈沙坦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方法:選取醫院14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結果:觀察組的心功能指標、神經內分泌激素水平以及sCD40L、sICAM-1水平均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沙庫巴曲纈沙坦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沙庫巴曲纈沙坦;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
【中圖分類號】R541.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1-01
心力衰竭又稱為心功能不全,主要是心肌發生結構或者功能的實質性病變導致出現的一系列綜合征,絕大多數心血管疾病隨著病情進展、心肌受損加重,最終都會演變為心力衰竭[1]。臨床上對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療方式有所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哪一種心衰,都隨時對患者的生命安全產生威脅,因此,必須采取恰當有效的臨床治療措施,消除病因,緩解心力衰竭的癥狀,才能保證患者的健康。臨床研究顯示,沙庫巴曲纈沙坦在治療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效果較好[2]。為了探究沙庫巴曲纈沙坦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本研究進行了一系列調查,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醫院2018年3月~2021年6月收治的14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方法
對照組:使用藥物對癥治療,主要包括β受體阻斷劑、利尿劑、ACEI、血管緊張素受體Ⅱ拮抗劑、擴血管藥物。觀察組:將ACEI或者血管緊張素受體Ⅱ拮抗劑替換成沙庫巴曲纈沙坦,其他治療同對照組。
1.3統計學方法
數據經SPSS19.0分析,計量資料()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表示,X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心功能
觀察組結果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2神經內分泌激素
觀察組結果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3sCD40L、sICAM-1
觀察組結果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4。
2.4臨床治療效果
觀察組結果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5。
2.5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兩組總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3討論
慢性心力衰竭多好發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群體以及老年群體,通常患者表現為疲乏無力、肺淤血、下肢水腫等,主要的發病原因與心血管疾病有關,在此基礎之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因素也可能會誘發慢性心力衰竭的發生,比如心臟負荷過重、情緒過于激動、體力透支等,都會引發心力衰竭的產生,如果急性心力衰竭得不到及時有效地治療,也有可能會發展為慢性心力衰竭[3]。以往臨床上對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療多以利尿、強心、擴血管為原則,近年來,臨床上改變了此種治療的原則,當前主要是通過調節神經內分泌系統來干預心力衰竭的病理過程。
臨床研究顯示,沙庫巴曲纈沙坦能夠發揮阻止心力衰竭對患者心室重構的不可逆過程的作用,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與使用ACEI或者血管緊張素受體Ⅱ拮抗劑相比,沙庫巴曲纈沙坦能夠發揮兩種作用,其一是可以抑制腦啡肽酶,其二是與使用ACEI或者血管緊張素受體Ⅱ拮抗劑產生的作用相同。本次研究,觀察組在常規對癥治療基礎上聯合給予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結果顯示,患者的心功能指標、神經內分泌激素水平以及sCD40L、sICAM-1水平均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無明顯差異(P>0.05)。說明沙庫巴曲纈沙坦的應用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調節患者血清因子水平。患者治療后整體療效提升,不良反應未見明顯升高,應用安全可靠。
綜上所述,沙庫巴曲纈沙坦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榮鵬,楊曉瑜. 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臨床療效及對NT-proBNP的影響研究[J]. 貴州醫藥,2021,45(2):196-197.
[2] 宋彩虹,周秋杰,張鳳梅,等. 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慢性心力衰竭臨床研究[J]. 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21,13(1):105-108.
[3] 朱煒,羅立,費春羨. 沙庫巴曲纈沙坦聯合參附注射液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室重塑和細胞因子的影響[J]. 廣東醫學,2021,42(2):229-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