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麗
摘要: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是當今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依據英語核心素養開發校本教材更符合當下教育發展的需求。學習原版英文歌曲,營造出的輕松氛圍于英語習得大有裨益。具體說來,對英語歌曲的學習能促進學生習得地道純正的單詞、表達及語法,幫助他們更精準發音,增強英語語感,擴寬對西方音樂文化和背景常識的認識,提高歸納概括遷移能力。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與學習英語歌曲的作用,針對具體學情,創新地編寫出第二課堂《唱響英語》(Sing English Songs Aloud)校本教材。本文論述了該教材的設計原則及開發目標、創新之處、教學實踐與實施效果,旨在于趣味中發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
關鍵詞: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校本教材;原版英文歌曲;創新
一、《唱響英語》課程設計原則及開發目標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修訂版的產生依托于對國內外有關核心素養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成果的參考與吸收,也十分符合國內基礎教育英語課程的現實需要。程曉堂與趙思奇(2016)指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在新課標中被總結為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及學習能力四方面。在教育大環境下,充分考慮英語核心素養來設計和實施英語課程,能使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更有方向性和科學性、使學生學習更有效高效。
《唱響英語》校本教材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理論、依托原版經典英語歌曲來開發。只有原版,才能保證地道;而經典、傳唱已久必有其原因,或優美(如《Yesterday Once More》《Fairy Tale》)、或旋律輕快易上口(如《Big Big World》《My Love》)、或有深刻的內涵或背景(如《Right Here Waiting》《Love Story》《B What U Wanna B》)。此外,適量原則也是教材開發中需遵循的原則,要充分結合科學性、知識性和趣味性(金麗娜,2016)。
二、學習英語歌曲對英語學習的推動作用
(一)輔助學生學習單詞、表達及語法
英語歌曲中有眾多地道的單詞短語及語法,這些都能于唱歌中不知不覺地學會。枯燥的單詞組成動感的歌詞,歌曲的節奏也讓晦澀難懂的語法變得更淺顯明了(張麗,2019)。這能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減輕學習時的緊張氛圍、使學生主動愉快地學習。如,在《B What U Wanna B》中,包含doctor,lawyer,president 等8個職業名稱;在《Try Everything》中,有諸多短語:mess up,fall down,hit the ground等;在《Vincent》中,“I could have told you this world was never meant for one as beautiful as you”這個句子里,包含了“could have done”這一虛擬語氣與“as...as...”這一同級比較級。
(二) 幫助學生更精準地發音
歌曲中含有多種語音現象,故而對學生的發音有較高要求。通過唱歌學生能提高英語發音,使其更準確更地道,掌握連讀、略讀、重讀、弱讀、不完全爆破等多種發音技巧。比如,在《Love Story》中,“We were both young when I first saw you”的both和young、when和I可以連讀,first和saw相連使得first的/t/產生不完全爆破現象。另,“And my daddy said stay away from Juliet”中有兩處不完全爆破與一處連讀:And和my相連使得前者/d/失爆,said和stay相連使得前者/d/失爆,stay與away相連符合前面單詞以元音音素結尾,后面單詞以元音音素開頭產生連讀現象的規則。
(三)有益于增強學生的語感
學習任何語言,語感都頗為重要。語法學習的過程與活動很早就被國內的英語教材寫入,這有利于學生更明晰地分析句子結構。但是純粹的語法教授也容易使學習過程變得乏味而枯燥,削弱了學習效果,也無益于語感的培養。良好的語感對于英語能力的培養和考試都起到十分明顯的促進作用,因為學生不用花大量時間去分析句子的結構句型,便能輕松且高效率地做對許多練習。大腦在英文歌曲創造的英語環境中潛移默化地接受語感的提升訓練,使得學生在很輕松的環境中便掌握了諸多語言表達。
(四)有利于拓展學生的西方音樂文化與背景常識
在學習歌曲之前,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歌手或樂隊的介紹等背景加深了學生對歌曲的理解、拓寬了他們的知識面、培養了學生對音樂的審美情趣、增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譬如,關于《Be What You Wanna Be》的背景描述,《B What U Wanna B》才是這首歌的原名。這首歌的主題就是做自己,歌名就是歌手為映襯歌詞故意縮寫的。在《Take Me Home,Country Road》的背景描述中提到,其是由美國約翰·丹佛演唱的著名鄉村歌曲,對大自然的熱愛在曲中被表達得淋漓盡致。很多人認為此歌主要是表達思鄉,但其實主旨是環保公益。美國科幻動作片《王牌特工》中梅林一角在犧牲前也高唱該曲。這些文字給歌曲創造了豐富立體的圖像。
(五)幫助學生發散思維,鍛煉歸納概括遷移能力
思維的培養與歸納概括遷移能力主要體現在語法知識的學習上。英語歌曲中含有眾多語法點,如:在《Lemon Tree》中,由歌詞“I’m sitting here”“I’m wasting my time”“I’m hanging around”等10個句子可讓學生歸納出現在完成時的句子結構,另外還可在這些句子的動詞變化中總結出動詞變換現在完成時形式的所有規則。具體說來,hanging、waiting與turning體現出“大部分動詞直接加ing”的規則;“以e結尾的動詞先去掉e,再加ing”的規則在wasting和driving中得到體現;sitting和stepping體現“以1個元音加1個輔音結尾的動詞需雙寫輔音再加ing”的變化方式。
三、《唱響英語》校本教材創新之處
(一) 教學內容密切結合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現有關于英語歌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詞匯教學應用上,針對用英語歌曲促進語法、聽力、語音等能力提升方面的研究很少,更缺乏以英語歌曲為載體的校本教材的開發研究。Sing English Songs Aloud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理論,融聽力練習、文化視野、語音訓練、語言學習、思維發展為一體,體現出對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的關注,從多角度培養學生英語素養。
具體說來,在內容編排上,每一章節均由以下六部分組成:
歌曲聽力挖空練習:每首歌曲前配有歌曲音頻聽力挖空練習,以訓練核心素養語言能力中的聽力技能。
歌曲背景:介紹歌手、歌曲、創作歌曲的背景等相關信息,展示文化,體現核心素養中的文化意識。
左英右中歌詞對照:完整清晰呈現歌詞,輔助學生理解歌詞內涵。
連讀與不完全爆破訓練:英語歌曲中,連讀與失爆現象特別常見。對特定歌詞設置連讀與失爆練習,訓練核心素養語言能力中的語言表達技能,集中體現在語音層面。
單詞與短語:呈現單詞音標、詞性及意思和地道短語及意思,體現對核心素養語言能力中語言知識的關注。
語法歸納、規則呈現、語法練習:語法歸納提高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體現出核心素養中的思維品質;規則呈現提取出歌曲中的顯著規則,同時緊密結合英語教材重點;語法練習環節遵循語言學習規律,由淺入深,環環相扣,幫助學生學習語言知識。
(二) 教學內容與現行英語教材相匹配
本校本教材針對的主要對象為初一下學期的學生,很適合與初一下英語教材配套使用,能輔助現行英語教材教學。考慮到學生目前的知識掌握情況,遵循“最近發展區”理論(維果斯基,1978),選取學生努努力能夠“夠到”、并且思想積極向上的歌曲。無論是學了教材內容之后利用歌曲進行鞏固復習,或是先學歌曲增強興趣為新的內容做鋪墊,還是以校本教材內容代替部分教材內容進行練習,都是很好的選擇。
四、《唱響英語》教學實踐
該校本教材有著基本固定的授課流程,學生能越來越好地適應上課方式。以下以《Lemon Tree》章節為例,闡述了上課步驟。
第一步:播放歌曲音頻,讓學生聽音填詞,所需填的詞為他們學過的重要詞匯或需要掌握的部分重點詞匯。根據情況可播放1-2遍。
第二步:提前在網絡上精選歌曲的中英文視頻下載,課堂上播放一遍英文視頻,使學生初步感知歌曲。針對《Lemon Tree》找的視頻為一個卡通動漫版視頻,學生觀看興趣十分濃厚。
第三步:介紹歌曲背景,鋪墊文化,同時激發學生的興趣。
第四步:呈現生詞(包括音標、詞性、意思)及重點短語,詢問學生如何讀單詞,提高學生拼讀的能力,同時為后面讀歌詞做鋪墊。
第五步:做連讀與爆破練習,然后核對答案。帶著連讀與爆破,一部分一部分進行歌詞教讀。教讀以歌曲的節奏停頓,滲透連讀、失爆、弱讀等。如,在“I'd like to change my point of view”中,“I'd”和“like”“like”和“to”產生不完全爆破,“point”和“of”產生連讀。
第六步:教唱。教唱分為兩種方式。一是教師教唱:一小部分一小部分教唱,與教讀的歌詞保持一致,教師教有利于講細節。二是看視頻教唱:一句一句暫停,學生跟唱,不足在于速度為歌曲原速,不太好展現細節,學生可能跟不上。兩種方法可以結合。
第七步:學生齊唱。也分為兩種方式。一是不用視頻,讓學生只看歌詞唱歌:此法避免原唱和伴奏的聲音干擾,更能看出學生掌握情況。二是學生跟著視頻唱歌:有伴奏,且有畫面,學生更有興趣。兩種方法都可以運用。
第八步:語法學習。先通過歌曲中10句帶有現在進行時的歌詞,讓學生觀察并歸納句子結構:be+v-ing。
接下來教師以表格呈現現在進行時的肯定句形式(不同人稱+相應be動詞+v-ing)與動詞ing形式變換規則。然后以表格形式呈現實例,講解be+v-ing的功能及運用。規則學習之后,便是針對性的練習,包括寫出動詞的ing形式、用例子的形式寫出完整的句子、在正確的形式下劃線以區分一般現在時、根據提示從框里選擇合適的動詞并以其正確的形式補全句子。4個練習是對所講述規則的鞏固使用,且層層遞進訓練目標語言點。
五、《唱響英語》實施效果
在課堂上,學生不僅對看視頻、了解歌曲背景、齊唱歌曲這些輕松愉快的活動十分喜歡,對于聽音填詞、讀生詞、做語音練習和語法練習這些強調學習的活動,也表現出較大的興趣。通過持續的訓練,學生的聽力與口語能力都有逐步提升,在歸納語法點方面效率越來越高,也能較好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六、結語
校本教材開發能補充原有教材、豐富教學資源、推動教學改革(安琳,2012)。此外,它利于對學生開展更具針對性的教育,體現了學校辦學特色,于教育發展有重要價值(董昊,2020)。此次校本教材的開發與使用于教學者和學習者來說,都是有益的嘗試。無疑,在這個過程中也會存在需要改進之處,但相信只要在長期不斷的實踐中去反思探索,就一定能開發出更適合學生的、促進他們英語綜合能力發展、提升他們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校本教材。
參考文獻:
[1]安琳.基礎階段英語教學改革中的校本教材開發實踐探索[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2(10).
[2] 程曉堂,趙思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J].課程·教材·教法,2016(5):79-86.
[3] 董昊.淺析英語校本教材的開發[J].中國教育學刊,2020(7).
[4] 金麗娜.Delicious Food English課程學業評價模式的探索[J].海外英語,2016(12).
[5] 維果斯基.社會心態:高級認知過程的發展[M].劍橋:哈佛大學出版社,1978.
[6] 張麗.淺談英文歌曲的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9(3):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