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現象 發動機故障燈異常點亮。
故障診斷 用故障檢測儀檢測,發動機控制模塊(ME)中存儲有故障代碼“P030000 識別到燃燒斷火”“P030600 識別到氣缸6燃燒斷火”;讀取發動機失火數據(圖1),發現氣缸6的失火次數在不斷增加,其他氣缸的失火次數均為0次,說明氣缸6存在失火故障。

圖1 發動機失火數據(截屏)
用COP點火探頭測量氣缸6的點火波形(圖2),排除點火系統存在故障的可能。用氣缸壓力表測量氣缸6的氣缸壓力,在10 bar(1 bar=100 kPa)以上,正常。用尾氣分析儀測試怠速時的發動機尾氣,發現過量空氣系數(λ)為0.83(圖3),混合氣過濃。既然氣缸6的點火和氣缸壓力均正常,再結合尾氣測試結果分析,推斷氣缸6的噴油器損壞,噴油過多,造成氣缸6失火。更換氣缸6的噴油器后試車,氣缸6不再失火,故障排除。

圖2 測量氣缸6的點火波形(截屏)

圖3 故障車怠速時的發動機尾氣測試結果
排除方法 更換氣缸6的噴油器。
(王 毅)
故障現象 接通點火開關,儀表盤上的發動機機油壓力燈閃亮5次,然后熄滅。起動發動機,發動機運轉正常,且未聽到發動機有異響。
故障診斷 用故障檢測儀檢測,在發動機系統內存儲有故障代碼“904112機油油位/溫度傳感器,信號長時間過高”。查閱相關資料得知,該款發動機只安裝了一個機油壓力開關,并沒有機油油位/溫度傳感器,于是判斷是故障檢測儀翻譯錯誤。結合該車的故障現象分析,初步判斷是機油壓力開關及其線路故障。
用萬用表測量機油壓力開關與儀表盤之間線路的導通性,導通良好。用機油壓力表測量發動機機油壓力,在標準值范圍內。嘗試更換正常車的機油壓力開關后試車,故障依舊。查看儀表盤控制單元內“機油油位”匹配/參數值,并與同配置正常車的進行對比,發現兩者的當前值不一樣(圖4)。更改“機油油位”匹配/參數值,發現無法更改。對儀表盤控制單元軟件進行配置后,“機油油位”匹配/參數值更改成功。與車主溝通得知,車輛前不久做過電器設備改裝,推測在電器設備改裝時造成儀表盤控制單元軟件錯誤。

圖4 故障車儀表盤控制單元內的匹配/參數(截屏)
排除方法 對儀表盤控制單元軟件進行配置,并更改“機油油位”匹配/參數值。
(詹中來)
故障現象 發動機故障燈異常點亮。
故障診斷 用故障檢測儀檢測,發動機控制單元(PCM)中存儲有故障代碼“P0135 空燃比(A/F)傳感器(傳感器1)加熱器電路故障”(圖5);記錄并清除故障代碼,故障代碼可以清除;讀取發動機數據流,未起動發動機時,“空燃比傳感器電阻”(注意:該電阻是指PCM經過計算得出的空燃比傳感器內部電阻,并不是空燃比傳感器加熱器的電阻)為510 Ω(圖6a),正常;起動發動機,“空燃比傳感器電阻”由510 Ω逐漸降低至38 Ω并保持不變(圖6b),這說明空燃比傳感器加熱器工作后,空燃比傳感器被加熱,其電阻變小,正常。反復試車發現,有時起動發動機后故障再現,說明該車故障為偶發故障。

圖5 PCM中存儲的故障代碼(截屏)

圖6 發動機數據流(截屏)
根據圖7測量空燃比傳感器加熱器的電阻,約為2.6 Ω(室溫環境下一般為2.0 Ω~2.7 Ω),正常。檢查發動機熔絲盒中的14號熔絲和PGM-FI輔助繼電器(圖8),發現PGM-FI輔助繼電器未安裝到位,懷疑故障是由此引起的。將PGM-FI輔助繼電器安裝到位后反復試車,發動機故障燈未再異常點亮,故障排除。

圖7 空燃比傳感器的電路

圖8 PGM-FI輔助繼電器和14號熔絲的安裝位置
排除方法 將PGM-FI輔助繼電器安裝到位。
(吳 亮)
故障現象 打開行李廂蓋,行李廂燈不亮,儀表盤顯示“車燈:故障!請聯系服務站”。
故障診斷 用故障檢測儀檢測,在舒適便捷系統中央模塊內存儲有故障代碼“行李廂蓋關閉傳感器,信號不可信”。根據故障代碼的引導,讀取行李廂蓋關閉傳感器數據流(圖9),發現在打開和關閉行李廂蓋時“行李廂蓋關閉傳感器2”的值始終顯示為“已關閉”。檢查行李廂蓋關閉傳感器,發現在行李廂蓋關閉傳感器2的位置處卡了1個小石子(圖10)。

圖9 讀取行李廂蓋關閉傳感器數據流(截屏)

圖10 行李廂蓋關閉傳感器2的位置處卡了1個小石子
排除方法 取出小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