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測繪技術最大的作用是對某一特定區域的地理空間分布整理成數字形式的圖紙,呈現在土地資源利用和保護工作人員的眼前,讓其中涉及到的工作落實效率更高,步驟更少。通常情況下,最為常見的幾種測繪技術包括模擬測繪、數字測繪以及信息化測繪。在耕地資源的實際應用與保護過程中,遙感技術能夠讓耕地監測工作落實水平更高;信息管理系統能夠讓耕地資源的規劃效果更好;GPS技術能夠讓耕地資源的保護規劃更為合理;3S技術則可以依據耕地資源的實際情況做出更加科學的耕地劃分策略,指導工作開展。
關鍵詞:測繪技術;測繪成果;應用
引言:測繪技術在耕地保護工作的組織落實過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直接決定著耕地資源的利用和保護效果。所以,無論是管理部門還是技術操作人員,需要審時度勢地結合耕地保護工作的要求以及耕地資源的利用方向,科學配置適宜的測繪技術方式與設備,保證耕地資源的利用效率更高,并獲得更好的保護效果,促使測繪技術的指導與輔助功能全面發揮。
1測繪技術
測繪技術指的是與地理空間分布關聯密切的科學技術或經濟實體,整個操作活動包括整個地理信息的收集、測量、處理、分析、闡釋、描繪、分發與利用等操作。與此同時,測繪技術的實際應用過程中,還可展現出較強大的基礎性和公益性特征,得到的測繪產品能夠對現實地表環境上的自然與人工要素的地理空間位置信息進行準確描繪[1]。而呈現在人們眼前的地理空間位置信息圖紙在社會經濟運作發展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許多大型產業與行業的運行的基礎性技術支撐。
2測繪技術的類別
2.1模擬測繪。測繪技術尤其是模擬測繪技術,由于出現的時間較早,所以技術已經發展得較為成熟。模擬測繪技術是指利用測量設備和繪圖工具對實際地形與地貌進行模擬繪制,需要使用到的設備包括經緯儀、測距儀等。在對區域的地形地貌進行測量測繪時,模擬測繪技術主要是將區域內的地貌與地物進行符號化處理,保證輸出的地形圖紙與實際地貌地物的實際情況相一致,能夠輔助工程項目開發工作人員的相關工作落實,并提供指導與輔助。
2.2數字測繪。我國的測繪技術引自于20世紀90年代,此種測繪技術主要有全站儀和電子手簿共同組成,采用綜合計算機數字存儲的方式來對區域的地形地貌進行測繪。成圖后,由全站儀和計算機進行處理,保證測量工作的高水平落實,并促使成圖效率大幅提升。數字測繪方式不僅能夠讓工作人員的任務負擔得到減輕,環境適應能力也較強,可有效降低野外地形地貌給測繪設備帶來的影響[2]。與此同時,整個過程是動態可視化的。
2.3信息化測繪作為一種較為健全的測繪技術方法,信息化測繪技術融合了GPS、RS、GIS技術的優勢,形成了3S技術。此項技術在土地資源利用與保護工作中發揮出了較強大的功能與作用,不僅可以快速成圖,利用關鍵的成圖技術基礎,還能夠讓測繪工作的落實過程簡單高效。
3耕地保護中測繪技術的作用與應用
3.1耕地監測的遙感技術運用
耕地建設工作組織落實過程中,遙感技術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作為耕地動態變化監測工作中的關鍵性技術手段,直接影響著耕地建設工作各項信息的收集與工作落實進程的判定精確度。我國第一次與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工作組織開展過程中,借助遙感技術獲得了令人滿意的土地資源測繪效果,其強大的功能和數據結果輸出精確性,不僅減輕了工作人員的任務負擔,還讓測繪工作的落實步驟得到了簡化[3]。伴隨時代發展,遙感測繪技術也在升級優化,尤其是在城市資源的統計和土地違法運用監測方面,展現出了驚人的能力。例如,某城區組織落實耕地執法檢查工作的過程中,借助遙感技術全面分析了不相同時相中的2.5米分辨率的SPOT衛星影像,不僅在最短的時間內準確定位判定出了管理區域內部的新建房屋、垃圾堆放場以及農田道路等占用耕地實況,還清晰地掌握了土地資源利用過程中存在的違法占用與濫用問題。與此同時,借助遙感技術的圖像拍攝與儲存功能,后期的土地資源保護和問題解決可借助這些圖像開展耕地責任劃分與維權工作。
3.2耕地管理中的信息管理系統運用
信息管理系統讓耕地管理工作的落實效率更高,與此同時,地理信息管理系統和測繪技術的有效融合,促使面積求算和統計分析等基礎性工作的落實質量更高,并實現了自動化目標,全面提高了工作效率,讓人力和物力資源得到了有效節約。此外,在耕地調研規劃和勘測工作組織落實過程中,運用信息管理系統,還能夠讓作業流程得到簡化,并縮短周期維護最終的數據結果正確性,保證圖片與數據庫之間的協作更加高效。例如,我國某地區為了讓耕地的保護工作落實成效更高,進一步提升耕地資源的利用價值,管理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促使土地資源利用管理信息系統的功能十分強大,不僅能夠對耕地資源進行動態性的監控與管理,還可對耕地的變化區域坐落情況進行實時顯示,讓工作人員的資源統計與保護工作落實得更有針對性,方向更加清晰。與此同時,技術操作人員還利用此項技術建設了區域后備資源數據庫,讓土地資源的各項數據信息得到了有效的收集與整合,這不僅提升了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還讓土地資源的保護工作獲得了更好的效果,一舉多得。
3.3耕地利用中的GPS運用
伴隨土地資源保護設備與技術的升級與優化,土地資源的管理和保護方式也在發生改變,無論是耕地資源的利用還是保護,都有新的模式應運而生,這些改變促使我國耕地保護政策的效用越來越強,不僅可以實現土地資源的開源節流目標,還讓我國的耕地面積得到了有效擴展,耕地資源的利用率也大幅提升。尤其是GPS技術在耕地資源保護和利用中的有效應用。例如,在平時的土地開發過程中對開發項目選址、立項都以矢量數據庫且結合遙感影像予以支撐,判定選址地塊是否符合選址立項要求,進而加強對開發項目的管理。
3.4耕地劃分中的3S技術運用
在對耕地資源進行利用和保護時,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嚴格按照土地資源規劃方案對耕地和建設用地進行科學調配,在保證土地資源的基礎上對其進行科學的利用和開發。與此同時,還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與要求對土地開發項目進行管理與測算,并結合預算方案與規劃設計結果保證給出的資源開發方案科學合理,為后期的項目工程開發工作提供數據參考。3S測繪技術在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耕地資源保護和邊界確認作用,因此技術人員結合土地資源的利用需要,來對此項技術進行科學利用,如此,能夠讓耕地保護率更高,還可讓規劃方案設計得更為專業[4]。例如,在耕地動態監管平衡管理過程中,利用遙感技術手段對存量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提供數據分析資料,還對新增耕地真實性進行判別,保證新培耕地“一畝不假”,對其工程狀況和耕種狀況予以監管。
結束語:耕地管理與土地開發工作是相輔相成的相伴而生的,所以在對土地資源進行利用時,除了要保證資源的利用率達到相應標準以外,還必須配合科學適宜的保護手段,防止土地資源被浪費或濫用。因此,高新的測繪設備與技術需得到有效應用,在耕地保護工作組織落實過程中發揮出更強大的統籌兼顧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亞瓊, 黃鶯. 淺談測繪技術在耕地保護中的作用[J]. 環球人文地理, 2016, 000(002):125.
[2] 王興飛. 土地整治項目中提高地形圖測繪技術水平的策略研究[J]. 房地產導刊, 2020, 000(003):94.
[3] 金建榮. 淺談土地測繪在土地開發管理中的應用[J]. 中國管理信息化, 2019, 022(006):151-152.
[4] 江妹盧. 3S技術精準化調查在第三次土地調查中的應用研究[J]. 地礦測繪, 2020, 3(2).
作者簡介:
何發群,女(1979.11—), 漢族,湖南汨羅人,中級工程,本科學歷,主要從事測繪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