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繁 馬杰
摘 要:為了推動技術和能源開發的深度結合,提高社會基礎設施建設的質量和效益,推動公眾生活質量水平不斷提升,本文將以配網自動化建設為宏觀視角,分析 10kv 配電網絡的發展現狀,并論述其自動化建設的基本原則,列舉出相應的設計措施和方法,希望能夠有所幫助,僅作拋磚引玉之用。
關鍵詞:10kv配網;自動化建設;規劃與設計
引言
從10kv的電網發展來看,其自身的系統建設主要集中在縣級區域,主要的運行目的是為了向當地的鄉鎮居民和企事業單位進行供電,提供用電的基本,這也就意味著,10kV 電網系統需要承擔著較大范圍的供電需求,并且供電量也相對較高,這就有可能造成一些區域的用戶需求無法得到及時滿足,進而影響一定的生產生活。這就需要技術人員持續性對此進行研究和分析,特別是就其規劃和設計來講,要尤為注意。
1分析 10kV 配電網絡的發展現狀
如今,10kV 配網的自動化運行方式大致包括兩種類型,首先,是采用分段和重合的方式進行設置;其次,是配網電纜采用環形設置的方法。前者主要是把配網用樹狀模式排列出來,這一排列方法可以自動排除電網運行中的故障,并選擇另外一條可以傳輸的路徑,恢復電能傳輸工作,確保供電的穩定性和有效性,這種方法能夠有效降低 10kV 配網的運行成本,而且操作步驟也不復雜,工作人員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較為得心應手,比較容易掌握個中的要領和技巧。所以,就當下的農村地區配網建設來講,大部分仍舊會采用高空架線的方式,利用絕緣電纜的強輻射性,形成 10kV 電網系統,最終承擔起整個區域的供電需求。
2對 10kV 配網自動化建設的規劃設計進行探討
2.1基本原則
針對10kv的配網自動化建設進行分析,要把配網結構的合理化設計作為基本前提,這是確保電網運行可行性與實踐性的核心基礎。而在具體落實的過程中,對配網進行分布和架構則是最中心和最基礎的工作,設計人員需要對建設規則有充分的了解,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而且,設計人員應當遵守配網建設的基本法律和規章制度,要強化對配電現場的實際考察,推動理論與實踐的相互結合。另外,設計人員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對電網的線路進行分段,考慮到線路的位置以及周圍的主客觀環境,選擇最合適的配電設備和裝置,利用現有的資源和信息,這樣可以降低裝置操作的難度。
2.2通信系統的規劃
通信系統自始至終都是配網自動化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對電網建設技術水準的集中體現,也是信息和資料傳輸的橋梁和紐帶,通信系統質量的高低會影響 10kV 電網的整體質量,并且也會影響供電企業的信息收集與整理。這也就要求,設計人員必須利用更加可靠且可行的通信手段,利用通信手段,把監控中的信息進行收集和整理,然后,發出特定的指令,把指令傳達到終端設備上,而后再執行相應的操作。所以,設計人員也可以適當增加通信光纜的數量,但也要考慮變電站的受限因素,要考慮變電站在建設時所處的外部環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3自動重合分段器
以縣級的 10kV 配網運行為例,電閘的開關大多都是依靠人工操作來完成的,只有部分電站采用聲控的方法進行調整,或者是采用感應的模式,這一操作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電閘的開關控制體現出人性化的特點。在這種情況下,設計人員就可以利用自動重合分段器,讓電網的控制管理能夠向著科學化的方向運行,節省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在縣級變電站中,要利用自動重合閘,對電閘進行有效控制,實現對電壓的即時檢測,啟動延時輸電程序,同時,還可以及時把線路斷開,避免出現安全問題,提高電流傳輸的穩定性。
2.4中心站設計
除了基本的通信系統建設,中心站在配電系統中發揮的作用也是無可替代的,它能夠實時監測并分析配網的狀態和情況,而且其自身的構成也具有明顯的復雜性特點,涉及許多部分的工作,包括電信系統和通信系統,特定的計算機系統和檢測系統。在中心站建設的時候,光纖網絡應是最優越的選擇,其自身不僅可以提高數據收集的準確性,還能夠確保數據傳輸的及時性,能夠讓監督人員隨時發現問題并作出應急處理。
2.5直屬子站
電力機械設備是確保電網運行的基礎,所以,設計人員也需要通過直屬子站對其進行監督,如果網絡運行的狀況較為良好,電子設備也沒有出現故障和問題,那么,直屬子站還可以發揮出維護場的作用。首先,就工作技術的運用來講,要建設較為系統的倒班和夜班制度,值班人員應當對電網設備的零件進行檢查,看是否需要進行更換或者是調整,在實際運行的期間,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工作的安排。其次,工作人員應當對直屬子站的數據進行定期檢查,提高數據的可靠性,然后,把信息進行整合,分析制作成圖表,撰寫工作報告,反映配網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并與上級和管理部門進行探討,制定出解決的方案。
2.6環網形式
針對10kv的電網設計進行分析,大多數設計人員都會把環網形式作為首選,之所以會出現這一操作,主要是因為,配電線路在選擇的時候需要,面臨一些距離上的限制,不能選擇距離過遠的兩個線路,并且,距離較近的線路還可以改變輸電線的路線,這樣就可以發揮出環網狀的效果。而且,對配網構架進行持續性優化,也可以提高電力輸送的質量和效率。另外,環網形式的建設需要借助相應的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這就能夠排除許多主觀上的誤差和不合理因素,減少線路問題發生,提高互聯網連接的水準。
結語
總的來說,持續性推動 10kV 配電網自動化建設的發展,是符合我國電力建設潮流的應有之策,也是實現區域信息資源共享的有效措施。本文從通信系統的規劃、配網中心站的設計、環網形式等角度論述了 10kV 配電網設計的方法,整體上符合當下鄉鎮發展的基本情況,也尊重了區域的經濟實際,具有理論上的合理性與實踐上的可行性,能夠作為設計人員的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蘇詩洋,曹寶夷,何維,張兆嫻,岳賢林.10kV配網自動化建設的規劃與設計分析[J].科技風,2020(28):140-141.
[2]司徒健興.10kV配網自動化的發展與應用[J].電力設備管理,2020(07):139-140.
[3]王升宏.10 kV配網自動化的發展和運用研究[J].通訊世界,2020,27(06):179+181.
[4]蔣陽明.10kV配網自動化建設的規劃與設計分析[J].數字通信世界,2020(03):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