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湘奇 余紅琳

摘 要:螺栓或螺母的擰緊應用于機械行業的裝配是普遍現象,一臺機器有成百上千個零件采用螺栓緊固的方法裝配,在大批量生產中又由多人在不同的工位里完成的。且每天又要裝配幾百或上千臺機器,并且還要擰緊到產品圖紙規定的擰緊力矩的數值。為了提高生產效率、保證螺栓的擰緊力矩,就要選用準確的扭矩擰緊機。如何確保扭矩擰緊機的扭力值,就需要對擰緊機進行校準,而校準過程中容易受校準條件和測量誤差的影響。所以,如何有效的控制隨機誤差和未定的系統誤差,也就成為了機械行業十分關注的課題。
關鍵詞:扭矩擰緊機;校準條件;校準過程;測量不確定度
不確定度就是表征被測量的真值所處的量值范圍的評定。它是對測量結果受測量誤差影響不確定程度的科學描述。具體地說,不確定度定量地表示了隨機誤差和未定系統誤差的綜合分布范圍,它可以近似地理解為一定置信概率下的誤差限值。因此以下將以阿特拉斯公司生產的扭矩擰緊機來講述電動、氣動扭矩擰緊機校準過程中的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定。
1 概述
1.1 測量方法:依據JJF 1610-2017 電動、氣動扭矩扳子校準規范
1.2 環境條件:溫度(20±10)℃,每小時變化不應大于0.5℃,相對濕度不大于85%,無影響正常工作的振動沖擊,無強烈電磁干擾。
1.3 測量標準器:標準的扭矩傳感器,(0—20)N·m的傳感器的擴展不確定度為 Urel=0.30% (k=2);(18—180)N·m的傳感器的擴展不確定度為Urel=0.30%(k=2);(140—1400 )N·m的傳感器的擴展不確定度為 Urel=0.76%(k=2)。
1.4 被測對象:采用最大允許誤差±2.5%,測量范圍為在( 0—20)N·m的扭矩擰緊機;最大允許誤差±2.5%,測量范圍為在( 18—180)N·m的扭矩擰緊機;最大允許誤差±2.5%,測量范圍為在( 140—1400)N·m的扭矩擰緊機。
1.5 測量過程:將扭矩傳感器與扭矩擰緊機按照正確的方式連接,使其準確的處于同軸連接狀態,開機預熱擰緊機,選定加載方向(通常是順時針方向),頂載滿量程三次,選取在測量范圍內的三個測量點,每個測量點分別重復測量十次,計算每個測量點的平均值,其與標準扭矩值的差值為示值誤差。
1.6 評定結果的使用:在符合上述條件下的測量結果,一般可直接使用本不確定度的評定結果。
2 數學模型
Δ=X - X0
式中: △~被檢扭矩擰緊機的示值誤差;
X~被檢扭矩擰緊機的平均值;
X0~被檢扭矩擰緊機的示值。
3 輸入量的標準不確定度評定
3.1 標準扭矩傳感器本身引起的不確定度分量u11;u21;u31 。
標準扭矩傳感器的擴展不確定度一般在校準證書中可以得到,可以將給出的擴展不確定度除以包含因子k,就得出標準扭矩傳感器的標準不確定度。假如證書中沒有給出擴展不確定度,則可約定對每個測量點的擴展不確定度 U,當k=3時,小于或等于規程中規定的最大允許誤差的1/3。
根據B類不確定度評定方法,可查校準證書得知標準扭矩傳感器本身引起的不確定度:標準的扭矩傳感器,( 0—20)N·m的傳感器的擴展不確定度為 U =0.30%(k=2) ,則u11=0.15%;(18—180)N·m的傳感器的擴展不確定度為U =0.30%(k=2),則u21=0.15%;(140—1400 )N·m的傳感器的擴展不確定度為 U =0.76%(k=2),則u31=0.38%。
3.2 測量重復性引入的A類標準不確定度分量u12;u22;u32 。
①選取示值18 N·m 為校準點,用( 0—20)N·m 的標準扭矩傳感器進行連續10次測量,得到測量數據為:18.56、18.54、18.62、18.40、18.71、18.63、18.57、18.77、18.53、18.89平均值為18.6。
采用貝塞爾公式計算 ?S= false=0.14 N·m
則由重復性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分量為:
u22=S/X·31/2=0.434%
②選取示值115 N·m 為校準點,用( 18—180)N·m 的標準扭矩傳感器進行連續10次測量,得到測量數據為:115.4、116.5、116.8、116.2、117.4、116.4、115.9、116.0、117.7、116.8平均值為116.52。
采用貝塞爾公式計算,則 S=0.71 N·m
則由重復性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分量為:u22=0.352%
③選取示值670 N·m 為校準點,用(140—1400)N·m 的標準扭矩傳感器進行連續10次測量,得到測量數據為:669.8、667.4、669.2、670.8、672.9、670.2、670.4、669.9、669.7、669.8平均值為670.21。
采用貝塞爾公式計算,則 S=1.05 N·m
則由重復性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分量為:u32=0.090%
4 合成標準不確定度uc的評定
5 擴展不確定度Up的評定
k取2時,擴展不確定度為:
U1 ?=k×uc1=2×0.46%≈0.92%
U2 =k×uc2=2×0.38%≈0.76%
U3 =k×uc3=2×0.39%≈0.78%
6 測量結果不確定度報告
測量結果的擴展不確定度為:
U1=0.92% k=2; ?U2=0.76% k=2; ? ?U3=0.78% k=2
通過此次不確定度評定,測量設備和測量過程滿足計量要求。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基于通過研究電動、氣動扭矩擰緊機校準過程中的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定,描述其在擰緊機測量中的應用,可以用來解決擰緊機現場測量中的一些基本問題,有效的提高工業車輛的質量。日后加強研究并科學有效的進行擴展延伸,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利益。
參考文獻:
[1]CNAS-CL01:2006《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
[2]GB/T 27418-2017 《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和表示》
[3]JJF 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