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誠
摘 要: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發展,市政道路建設是比較重要的組成,市政道路設計和交通安全之間有著緊密的關系,只有提高市政道路設計的質量,才能有助于保障交通的安全。就市政道路設計的問題以及市政道路設計對交通安全的影響加以闡述,然后就保障市政道路設計質量提高交通安全的措施詳細探究。
關鍵詞:市政道路設計;交通安全
引言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交通環境也在不斷地改善。但是近年來我國的交通安全事故發生率在逐年增長,這主要在于駕駛員及行人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識,交通事故一旦發生,就會造成比較嚴重的人員傷亡或經濟損失。我國交通運輸部針對公路級別調整頒布了JTGB01—2014《公路工程技術標準》,根據該標準能夠有效地對路基的壓實密度、汽車的行駛速度及道路的級別等進行調整。但是道路工程在具體運行過程中,該體系還是存在著不足之處,以下針對道路安全的設計及關聯點進行了探究。
1市政道路設計與交通安全影響
1.1道路線形設計的影響
在物理學上,車輛的行駛可以看作一種離心運動。車輛在運行過程中需增加相應的橫向摩擦力,這樣才能夠有效地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率。道路線形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在豎平面中的變化稱為道路豎曲線,其中包含的參數有坡長、坡度、坡點曲率等。在對道路線形進行設計時,一定要保證相關的平曲線、豎曲線符合相關標準,保證其具有一定的科學性。
1.2對交通安全的影響
市政道路設計對交通安全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不同的道路設計環節都會和交通安全有著緊密的聯系。如交通標線對交通安全產生的影響是比較大的,斑馬線是道路設計中比較重要的內容,市政道路設計中對有各種行駛標記以及制度,設計中相關人員要能結合具體的交通狀況,在對交通標線的設計上要達到科學合理的要求,市政道路設計的質量優劣,對交通安全也會產生很大程度的影響,所以正確認識道路因素對交通安全產生的影響是比較重要的,只有多角度思考設計,才能保障交通的安全。再者,道路條件因素對交通安全產生的影響也比較大,道路條件涉及面廣,設計人員要能抓住要點進行設計,對人流量以及基礎設施等方面要完善設計,提升道路設計的整體質量,以及對交通的安全能夠得以有效保障。
1.3路面類型的影響
目前主要的路面類型為水泥混凝土路面與瀝青混凝土路面。路面抗滑性能與平整度是行車安全性的重要保障,尤其是高速公路行車條件對路面抗滑性能與平整性能要求更高。水泥路面抗滑性能由橫向拉槽的構造深度提供,槽深通常為3~5mm,但其容易被行車荷載磨損,同時水泥路面因溫縮作用易發生錯臺病害。因此水泥路面并不適用于交通量日益增長的高速公路。瀝青路面的抗滑性能主要由瀝青混合料壓實后集料間形成的構造深度提供,其主要受到集料抗磨耗性、抗磨光性的影響。瀝青路面是由高溫松散狀態的瀝青混合料壓實而成,因而平整度較高。但在夏季高溫重載交通作用下路面易產生車轍,低溫多雨條件下易松散剝落,使路面平整度降低。因此在進行瀝青路面設計時應選擇抗磨耗能力較高的碎石作為集料,結合道路所在地區的氣候特征選擇合適標號瀝青,為路面抗滑性能與平整性能提供保障。
2市政道路設計與交通安全措施
2.1道路基礎設計質量控制
市政道路設計中涉及到的設計要點比較多,設計人員要能從不同設計環節加強設計質量的有效控制。如在道路基礎的設計方面,在這一層面加強質量控制是比較重要的,這是保障道路行駛安全的關鍵設計點,并對市政道路的正常使用有著直接性影響。設計人員能從道路路面性能的控制方面加強重視,從道路基礎的設計質量控制方面加強重視,將道路基礎的耐久性以及安全性得以保障,增加道路的使用時間,避免在使用后期發生沉降以及坍塌的安全問題。道路基礎設計作為要點,設計人員在設計前要注重提升自身的設計能力素質,能夠和具體的設計工作要求緊密結合起來,不斷提高自身的設計能力水平,做好前期的勘察工作,對所在區域的市政道路地質條件以及周邊人流量等進行觀察記錄,從數據的分析之后來設計道路基礎設計方案,因地制宜進行設計道路基礎,從整體上保障道路路基的穩定和設計有效性。
2.2強化公共關系協調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會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協調,例如與社區、企業、政府等單位組織的協調,在城市交通疏導、征地拆遷等方面的協調等,尤其是道路工程沿線施工會對城市居民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針對這些影響,要建立長效的溝通協調機制。要以市政道路工程建設方項目負責人為協調組長來構建公共關系協調小組,主要負責施工階段對主管單位、沿線居民、企事業單位等的協調對接,及時協調好工程施工與周邊居民、單位的關系,做好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宣傳工作。例如在施工之前,走進社區、街道提前給居民、企事業單位做好預防,提前告知工程施工情況;在施工過程中,要及時了解工程施工對周邊的影響,例如是否出現擾民的情況,通過多方協調尋求社區、企事業單位的理解和配合。同時要做好施工過程中周邊交通疏導工作,做好重要路段、居民出入路口的交通疏導工作,借助安全圍護、交通疏導標識等設施,為居民提供安全出行環境,重視文明施工,建立文明施工管理機構,加大施工過程中的文明施工監管,及時做好臨界路段的清理工作,確保整個施工階段現場周圍的清潔。
2.3道路縱斷面設計質量控制
保障市政道路設計的質量,是提高交通安全的重要保障,所以在具體的道路縱斷面的設計環節,作為設計的難點部分,設計人員要充分注重從設計的關鍵點加強質量控制。縱斷面設計中對兩側建筑物以及地下管線和地面排水以及道路標高要能協調配合,反復逐個將特殊點高程精確計算,保障設計的安全。視距以及汽車發揮動力性能是道路縱斷面線決定,長大縱坡而言,上坡會減緩車速,超車需求量增加對動力性能好的車輛會產生影響,設計坡度的時候要采用平均縱坡對連續上下坡路段有效控制,車輛在視距不足長大縱坡停放會造成追尾的事故,設計中設置警告標識以及將路肩加寬設置緊急停車帶,適度增大路面的摩擦系數,這樣能有助于環節汽車制動器壓力,縱坡下進行設置避險車道,避免汽車失控的時候造成嚴重危險。設計中主干路和次干道相交的時候要注重對主干路橫縱斷面保持不變,避免主干路發生擁擠。設計中還要保障將排水的通暢性能得以有效保障,設計中留條道路,縱坡方向和交叉口相反,在這些設計環節加強質量控制,對道路縱斷面的使用安全有著保障。
2.4充分考慮交通安全的設計
市政道路設計工作中分隔帶的應用主要包括綠化帶、雙黃線、道路分隔欄桿以及分隔墩等在實際設計工作中,要結合交通流量的具體需求以及綠化帶寬度設定具體數值,我們要結合行駛車輛的橫向安全距離以及不同車輛的實際寬度進行分析,研究車輛的橫向安全距離和行駛過程中車輛偏移和擺動的寬度之間的關系,結合相鄰車道的安全距離做出進一步的分析,根據市政道路中路面的實際情況、車輛的行駛速度以及交通規則等因素進行合理、科學的計算,最終確定出機動車車道的寬度。非機動車道的設置方面,我們要考慮到我們國家的實際國情,由于我國自行車使用量較多,所以要更多地考慮到自行車的情況。
結語
市政道路的設計和交通的安全有著緊密的聯系,只有充分保障市政道路各環節的設計質量,才能真正保障交通的安全,從整體上提升道路使用的質量和安全。從而能真正為保障道路設計的質量起到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樊立.道路設計與交通安全的關聯和設計要點[J].建筑技術開發,2019,46(18):123–124.
[2]劉夫平,蘆巍.道路設計與交通安全的關聯和設計要點[J].綠色環保建材,2020(4):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