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雨
摘 要:經濟的增長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為工業行業的前行帶來了優異的環境和充足的動力。本篇文章的主要探索內容是煤礦電氣設備的維護與管理,通過分析設備問題的所在,探索當前煤礦電氣設備維護與管理工作開展的不足,并以此為依據研究促進加強煤礦電氣設備維護與管理的有效措施,以推動提高煤礦電氣設備使用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煤礦經營與發展的穩定。
關鍵詞:煤礦;電氣設備;維護與管理
引言:對于煤礦的生產經營與發展而言,電氣設備使用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關乎著煤礦的生產效率和經濟增長,確保電氣設備使用的穩定,就是在保障煤礦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就目前來看,煤礦電氣設備使用過程中維護與管理工作的開展存在一些不足之處,而如何有效改善這些不足是確保設備應用穩定的關鍵,因此文章就此角度出發,以此為依據在下文中進行了簡單的論述。
1 淺析煤礦電氣設備的問題所在
1.1三相不平衡,驅動問題
煤礦電氣設備本身就是比較復雜的一種機械綜合體,其主要驅動能源為電力,電力驅動形式的電氣設備設計原理為三相式電機的應用,理想狀態下時會呈現出一種“平衡狀態”,這種狀態主要是指三相交流電源所提供的振幅是一樣的、頻率是一樣的,并且相位互差為120°角的電勢,平衡狀態下電流和電阻熱量值相同。但是,平衡狀態在現實中非常難實現,而且一般都會呈現出三相不平衡現象,當其中任何一項出現失衡時就會導致電阻熱過高而引起燒匝,這也可說是驅動問題,是電氣設備維護與管理工作中要重點注意的內容。
1.2接觸不良,安裝與使用問題
電氣設備接觸不良這一現象也是日常使用過程中的常見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設備安裝時不夠嚴謹,比如螺絲不夠緊或者底座不平;
(2)使用過程中自主運行損耗導致接觸不良,設備一旦開始使用就進入了自主運行損耗期,直至報廢才算結束,損耗包括組件松動、組件老化、零件生銹、短路等等;
(3)設備在使用中受到外部沖擊,煤礦生產環境復雜設備難免會受到碰撞,這會導致其內部組價存在隱患而導致接觸不良;
(4)設備使用中組件長期處在冷熱交替狀態下,久而久之出現短路、燒線等。
1.3過熱與腐蝕問題
電氣設備的使用會產生聚熱現象,聚熱過高時就會加大自主損耗,自主損耗變高就會引起設備損傷。與此同時,煤礦電氣設備所處的環境較為復雜,高溫、高濕會促使設備零件生銹,并且在使用過程還有可能受到生產物質的侵蝕,導致其部分組件出現腐蝕,日積月累下腐蝕問題加劇就影響了設備的正常使用,這更是日常維護與管理工作開展的重點[1]。
2 煤礦電氣設備維護與管理工作開展的不足
2.1維護與管理意識的欠缺
煤礦電氣設備維護與管理工作的開展依靠的是人工,人工作業的情況下就難免會出現疏忽,而這其中維護與管理意識的欠缺是最致命的。一般來說,煤礦電氣設備的維護與管理工作并沒有專項工作小組,都是從其他工作崗位中抽調或者輪流進行,這就導致大家工作的開展全憑自覺,就會有人認為自己不做總有別人,進而直接導致設備的維護與管理被忽視。
2.2實際檢查不夠深入
實際檢查不夠深入這一問題是雙面性的,一是因為設備維護與管理工作目標的制定缺乏全面性,并且沒有規范的制度進行約束,導致工作人員對工作的開展覺得并沒有太重要,二則是因為工作人員的自主意識欠缺,在維護與管理中都只是看看表面,還有人走到哪算到哪,其他地方直接忽略,進而導致電氣設備的使用存在許多的隱患難以被發現。
2.3工作人員專業能力的缺乏
這里所說的工作人員專業能力的缺乏,針對的是負責維護與管理電氣設備的相關人員。上文中提到有些煤礦負責此項工作的人是抽調或者輪流性的,那么這就涉及到專業問題,一般煤礦員工對設備的使用比較熟悉,但是對維修、養護、管理并不是十分了解,所以他們在實行維護與管理工作時根本無法深入檢查,這就導致該項工作過于表面,一些隱蔽問題和潛在隱患難以及時發現,最終影響了設備的使用和生產效率[2]。
3 促進加強煤礦電氣設備維護與管理的策略
3.1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
針對上文中所提出的一些問題與不足,個人認為首先應當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從根本上解決工作能力問題才能改善不足。工人數量與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煤礦應當組建專項維護與管理工作小組,并對這些人進行專業的培訓教學,如果說實在人手緊張,那么就有必要對所有工人進行培訓,讓大家既熟練掌握設備的使用又能充分了解維護與管理的重點,但這會加大工人工作量,煤礦要注意隨之提高待遇[3]。
3.2建立健全相關監管制度
建立健全相關監管制度可以直接性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認真度和規范性,這需要煤礦以電氣設備維護與管理工作開展的重點和目標為依據,并根據相關技術的使用健全工作規章制度和標準,以此讓該項工作的開展有章可依、有規可循,出現工作失誤也能夠有標準進行懲罰,從而保障電氣設備維護與管理的有效性。
3.3加大檢查力度
加大檢查力度針對的是工作開展的全過程,這首先需要煤礦對電氣設備維護與管理工作內容以及時間等進行明確,讓工作人員清晰認知自己的工作方向,其次則需要工作人員對維護與管理工作制定詳細的規劃,包括螺絲的檢查、組件功能檢驗等,要注意涉及到設備的方方面面,每次維護與管理工作的結束都要做好工作日志,以便于后期問題排查時可以更具體[3]。
3.4積極應用先進科學技術
電氣設備性能不斷完善且使用逐漸復雜,其維護與管理工作的開展應當積極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比如智能檢修設備或者軟件等,利用科技的先進性提高維護與管理的質效,智能線上分析系統還能更清晰的了解設備使用過程中的各項數據,這對于設備的維護與管理而言更具現實意義[4]。
結語:總而言之,電氣設備作為煤礦生產經營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日常生產進程中做好設備的維護與管理工作至關重要。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建立健全相關監管制度、加大日常檢查力度、積極應用先進科學技術等措施可有效解決工作不足,并且能盡最大可能改善問題,提高設備使用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這樣就能保障煤礦經營與發展的可持續性。
參考文獻:
[1]高雁敏.煤礦電氣設備的檢查維護與安全評價[J].能源與節能,2019(02):170-171.
[2]聶志敏,龐繼平.淺論煤礦洗煤廠設備管理與維護[J].山東工業技術,2018(16):84.
[3]董磊.煤礦電氣設備的檢查維護和安全評價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34):48.
[4]郭川.機電設備安全管理及預防措施分析[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9,39(20):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