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一輪高考改革的相繼深入,使得教師更加認識到發(fā)揮學生思維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以及在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方面對學生實施啟發(fā)的重要意義。以高中英語學科來看,應當重視對學生思維空間的拓展以及閱讀與寫作教學整合工作的探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英語閱讀和寫作分離開來,二者相互較為獨立,大量的機械題海戰(zhàn)術令學生叫苦不迭,這更加意識到對高中英語讀寫教學模式變革的迫切性。下面本文將對高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展開幾點相關建議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高中階段;英語課程;讀寫練習;讀寫課堂
【作者簡介】顧麗敏,江蘇省太倉高級中學。
實施高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有助于鍛煉學生綜合讀寫能力,實現讀后續(xù)寫,讀寫互補,讓高中生在英語學科方面取得較大的進步,并由此構建饒有趣味的讀寫課堂。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我國同世界各國人民進行友好交流的機會將會更多,而缺乏良好的外語讀寫能力顯然是“致命”的,當代青少年若想更好地勝任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工作,應該具備良好的語言素質與能力。由此,打造高中英語讀寫課堂,促進高中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勢在必行。本文將分析若干讀寫教學實施對策,望與同仁共勉。
一、高中英語讀寫教學的現狀分析
從整體上來看,高中英語當前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讀寫教學的分離,導致高中生無法將學到的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很多英語知識,如單詞、語法、時態(tài)等知識大部分存在于學生的淺層記憶里,而無法得到有效的應用,時間稍微久一些,學生就會遺忘。另外,在讀寫教學中,有的教師還非常喜歡搞題海戰(zhàn)術,英語閱讀課時,就只會讓學生不停地做閱讀理解、完形填空題,對于每次講解完的題目如果學生還是犯錯,英語教師就會對學生抱怨、呵斥,高中生在英語閱讀課中不僅要面臨巨大的題海量的壓力,更堪憂的是,他們還要承受無端的錯題指責,而往往教師是不會反思自己的教學問題的。
在進行寫作教學的引導中也是如此,一些英語教師每次臨近高考的前一個學期,就開始給學生尋找過去幾年的英語高考全國卷,讓學生練習寫英語作文,更令人感到捧腹的是如果學生寫不出來教師還會要求學生背誦“標準作文”。我們知道,作文其實是某人心靈的自白,是對某件事情或者是某個事物的概括,其中將插入很多的個人情感和看法,是靈活的。而如今,部分教師卻要求學生背誦“標準作文”,這顯然已經失去了作文的真正寫作意義。高中生只會感覺到乏味、疲勞和反感,而絲毫不會有興趣可言。因此,綜合來看,當前高中英語讀寫教學的分離問題非常值得我們英語教師共同關注和反思。探索行之有效的讀寫結合法,構建讀寫英語課堂尤為迫切。
二、構建高中英語讀寫趣味課堂的有效方法
1.教師當樹立讀寫整合教育意識。為了能夠讓學生學習的習慣和學習的知識,更好地向新高考改革的方向靠攏,符合教育改革的目標,促使高中生在經過一系列的英語教學啟發(fā)和指導后,能夠具備良好的英語語言綜合應用能力,教師當就此樹立清晰的教育意識——讀寫整合教育意識。高中英語教師是整個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發(fā)起者,更是學生自學的領航人,雖然時至今日,部分高中生已經具備了些許自學能力,但距離完全脫離教師引導還相差甚遠。教師若具備讀寫結合教學的引導能力,那么,對于指導學生自學英語,熟讀課文,并就課文展開合理想象和聯想,提高學生的讀寫學習能力顯然是很有幫助的。
那么,高中英語教師如何有效樹立讀寫教學整合的意識呢?其一,可以多閱讀名師、專家關于英語讀寫教學結合的專著、刊文和觀看相關的演講視頻,這將會對高中英語教師形成良好的思想引導,為英語教學指明方向;其二,可以在年級內多次召開關于讀寫結合的座談會、研討會,重點分析其教育實際應用價值;其三,更可以自主嘗試,在獲得讀寫結合教學成就的基礎上,教師和學生會越發(fā)自信,從而更加信任英語讀寫教學整合的這條路。
2.拓展學生想象空間,倡導讀后續(xù)寫。讀后續(xù)寫,是閱讀和寫作教學的鏈接地帶,也是讀寫整合的重要體現形式之一。讀后續(xù)寫,插入了很多的思維成果,需要學生根據現有的文本材料進行合理的想象和聯想,對故事的未完結的部分進行進一步的擴充,在這一過程中,作為教師的我們,不僅可以看出學生是否對原文材料充分理解,更可以檢查學生平時的單詞積累量以及語法的積累,從理論上來說,日常英語單詞、短語、語法知識積累較為豐富的學生,往往可以寫作出語言通順,邏輯性強且推理性合理的文章,是其寫作個性和創(chuàng)新的體現。另外,從素質教育的角度來看,這也是培養(yǎng)高中生思維能力、語言能力以及自學能力的必然要求。
比如,在教學指導牛津譯林版高中英語必修一中的模塊三時,其中的“Unit 1 The world of our senses”單元就有一個故事性的閱讀材料,文章名為《Fog(霧)》,這篇文章主要講說的是一個大霧彌漫的天氣,主人公波利(Polly)找不到了回家的路,但幸運的是幾經波折后遇到了一個好心的盲人,他幫助主人公波利順利回到家的故事。這篇文章向廣大的讀者宣傳了正能量,傳遞的是“人與人之間相互幫助,相互關愛”的主題,非常符合新課程改革中的“三維目標”,可以促使新時代的高中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這個故事也與我們現實的社會中發(fā)生的“老人惡意摔倒訛詐路人”的事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教師可以據此倡導學生自主閱讀,并在學生讀完之后,啟發(fā)學生試著用自己的語言來概括這個故事,比如,有的學生表達到,“The protagonist of this story is a young woman. She lost herself in the fog and couldn't find the direction and route to go home. She was very worried and scared. At this time, a strange man came back to her home with her fear all the way. The woman expressed her excitement, and the man said that he would continue to help more people!”。待學生自由發(fā)言結束后,教師再來啟發(fā)學生進行讀后續(xù)寫,寫之前可以倡導學生列出提綱,將故事的經過、發(fā)展主線縷一縷,然后再進行合理的創(chuàng)編,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嘗試以提問的方式引發(fā)學生進行關聯性的思考,比如,“Is the blind man back in the fog? How did he help others after that? Will the next lady also cooperate with the help of men?”這些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將會自主開動腦筋,進而進行合理的編寫,提高高中生的讀后續(xù)寫能力,發(fā)散學生的思維。
比如,有的學生續(xù)寫道“The blind man returned to the vast fog again. This time, he met a little boy. The boy looked eleven or twelve years old. He cried loudly in the fog, trying to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people around him and help him through the difficulties. But apparently few people passed by him. The man came to the little boy with a crutch in his hand and tentatively patted him on the shoulder...”
又如,還有的學生另辟蹊徑,認為Polly會和男子一起再重新回到迷霧中,一起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人,因為,這位學生認為其他在霧中等待救援的人也會被前來搭訕的陌生人存在恐懼和擔心,而多一位女性則可以幫助打消這個恐懼的想法。于是這名學生寫到,“Polly and the blind man are back in the fog. Polly is no longer afraid of getting lost because he is accompanied by a man. She had felt fear in the fog, so she wanted to help more people through her own efforts, so that they could find their way back. Although the blind man around him has the experience of groping in the dark, if he had the help of Polly, he would be more relaxed when he went up the steps. Polly thought, holding the man in his hand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road under his feet...”所以,高中生的想象力、聯想力還是十分豐富的,或許是傳統(tǒng)的閱讀和寫作教學模式固化、單一的緣由,而使得學生墮于去思考,更不愿去寫作。基于這樣的教育背景,對其展開合理、趣味和發(fā)散式的思維引導,就顯得尤為必要。由此,讀后續(xù)寫將在學生的英語學習道路上留下深刻的思維印象。
3.客觀實施讀寫教學評價,使其正視自己。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在高中英語閱讀課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來說,教學評價旨在讓學生認識到自己一節(jié)課或者某個知識點的整體掌握情況,是好是壞,學習效率高還是效率低,以及學習積極性強弱程度如何等等,學生唯有認識到自己在英語閱讀學習中的不足,才會努力去改正,也因為看到了自己閱讀學習中的優(yōu)勢,而感到自豪和驕傲,從而繼續(xù)堅定的走向接下來的英語閱讀學習之路。以讀后續(xù)寫來說,教師可以從學生進行故事補充的思考點,或者是新穎性、趣味性方面對其實施評價,還可以從名人名言的插入、特殊句式的引用等方面,對學生實施評價,更可以從寫作的字跡、態(tài)度方面進行評價,總而言之,評價的內容可以是多樣的。但一定要是客觀的,不能僅報喜不報憂,也不能只點評缺點,那樣高中生的學習自尊心會受到打擊,衍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極求學心理,這對于提高學生的讀寫學習能力,提高讀后續(xù)寫積極性是無益的。
綜上,打造高效而有趣的高中英語讀寫課堂,需要立足于讀后續(xù)寫,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多半是閱讀與寫作分離的狀態(tài),學生在機械訓練、填鴨教學指導下,閱讀的興趣無法調動,寫作的思維發(fā)散性缺乏,因而達不到預定的教學期望。基于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指導思想,我們希望可以對高中英語閱讀課的教學模式稍做整改和完善,讀寫教學的整合新模式就此深入人心。本文在結合筆者的英語教學經驗基礎上,分析了組織和實施好讀寫教學結合模式的若干輔助策略,力求可以讓高中英語閱讀課實現快樂、高效、有序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孝華.發(fā)揮讀寫結合策略優(yōu)勢,提升高中英語寫作教學質量[J].中學生英語,2021(12):110.
[2]邢艷麗.高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開展的具體策略[J].校園英語,2021(11):210-211.
[3]李春平.多元讀寫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科學論壇,2021(08):75-77.
[4]楊德成,張韻妍,賴毓雯.高中英語讀寫整合課教學設計探究——以浙江省高考英語書面表達中的讀后續(xù)寫為例[J].英語教師,2021,21(05):11-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