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恩智
摘 要: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工程建設項目逐漸增多,對于工程質量要求也有所提高,相比素混凝土,鋼筋混凝土對構筑物的力學性及耐久性有顯著加強,得到普遍應用。對工程檢測的許多傳統方法具有破壞性及無法修復性,為確保產品的完整性及結構的穩定性,無損檢測技術應運而生,相比傳統破壞性檢測具有顯著優勢,并隨著檢測技術的發展與提高,在實際檢測中受到普遍認可,這項技術在使用時能夠在不對產品產生破壞,不傷害被檢測對象內部組織的情況開展檢測,在檢測準確率與檢測效率上都比較高。基于此,文章就無損檢測技術在混凝土鋼筋檢測中的應用展開論述。
關鍵詞:混凝土鋼筋;無損檢測;技術應用
引言
混凝土鋼筋在建設工程中用量很大,是建筑工程中最主要的結構材料之一。因此,為了保證混凝土鋼筋的質量,就必須做好混凝土鋼筋的質量監控和檢測,這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無損檢測在混凝土鋼筋結構檢測中逐步形成完整的技術體系。因此,研究無損檢測技術在混凝土鋼筋檢測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1無損檢測技術概述
無損檢測技術最早應用于礦物質的開采工程,隨著技術手段的不斷更新,逐漸應用在各項工程的質量檢測。建筑工程質量檢測是一項長期且具有實時性的任務,需要保障質量采樣的精準與可靠,無損檢測技術能夠在無損前提下進行質量數據的采集與傳輸,具備持續性特征;建筑工程質量檢測還需要從原始工程用料、工程結構等方面開展檢測工作,檢測過程中不能使用化學手段對工程質量造成破壞,無損檢測技術是一項基于物理學手段,能有效判斷建筑工程內在質量狀態;遠距離質量檢測是無損檢測技術的最突出特點,常規建筑工程建設在偏遠地段或局限性較高的地理位置處,不方便檢測人員的近距離數據采集與質量分析,應用無損檢測技術能夠在較大程度上突破傳統質量檢測方法的局限性,遠距離完成質量檢測全過程。
2混凝土鋼筋檢測工序
2.1待測材料采樣
在混凝土鋼筋檢測過程中,做好樣品采集工作是檢測的首要環節。
(1) 明確具體的采樣范圍。對混凝土鋼筋進行采樣處理時,需要完成待測材料的表層取樣,對深層樣本進行樣本采集,以確保采集樣本的隨機性。
(2)確定樣本采集的具體數量。不同檢測材料的樣本數量存在較大差異,因此需要區別對待。
2.2材料預處理
送往實驗室的檢測樣本不能直接開始檢測,需要在試驗前對采集的樣本進行預處理,包括樣本質量稱取、干燥、樣品編號、樣品分類等,同時確定樣品的處理順序,確保處理流程可順利進行。在樣品預處理環節中,應提前預留樣本,若操作中由于人為因素、機械因素造成檢測結果容錯率較高,可使用同批次預留樣本進行試驗,以提升試驗結果的準確性。
2.3試驗數據采集
在正式試驗的過程中,需要做好試驗數據的采集工作,以便后續分析工作有序進行。
(1)為方便開展數據分析工作,應采用統一的模板對試驗數據進行記錄,記錄期間需要做好數據的核對工作,及時去除重復、錯誤數據,確保記錄數據的有效性。
(2)考慮偶然誤差、機械誤差等情況,采集的樣本數據需要進行多次檢測,同時對檢測結果的加權平均值進行計算,得到科學的計算結果。
2.4試驗結果整理
在具體工作過程中,應先對數據結果進行分類,需要整理的試驗結果主要包括材料具體粒度、材料綜合強度、材料含泥量等。為了提升檢測結果的直觀性,獲取數據信息后,對其進行綜合性整理,并根據實際需求以表格或圖像形式進行展示,加快數據信息的分析速度,提升檢測工作的開展效率。
3無損檢測技術在混凝土鋼筋檢測中的應用
3.1射線檢測的技術應用
射線檢測在實施時,主要是運用射線 Y 檢測混凝土鋼筋結構,在對 Y 射線進行檢測時,會將射線在不同結構當中的散射強度作為依據,進而實現對結構狀況的判定,為檢測人員提供數據支持。射線無損檢測在實際應用中優點比較明顯,其中主要體現在真實、直觀、全面以及可追蹤。缺點主要體現在射線檢測在實施時,設備較為昂貴和笨重,在焦距、焦點、缺陷位置的影響下,可能會影響圖像準確性,使圖像出現重疊和放大的問題。結構物在吸收 Y 射線、X 射線的情況下,會造成穿透深度比較小,這類技術比較適合縱較淺、厚度較小的混凝土鋼筋結構體檢測工作,可以較為準確地對鋼筋體是否存在異常彎曲以及破損問題進行檢測。
3.2紅外線成像檢測技術
這一技術在運用時,需注重混凝土構件當中的紅外輻射向可見熱圖像轉變,將物體表面的實際溫度分布直觀分析出來,在物體表面在溫度分布出現連續時,說明物體當中不存在缺陷。在實際檢測中,如果成像顯示鋼筋體表面有溫度梯度,表明鋼筋內部當中存在缺陷。通常情況下,在觀察圖像時,能夠對鋼筋破損、孔洞的具體位置以及孔洞大小進行直觀判斷。紅外線成像檢測技術在運用時候具有速度快,操作安全便捷,不存在干擾性,同時獲得的測量結果比較直觀,實際測量范圍大,除此之外,在靈敏程度上也比較高,測量具有明顯精確性也自動化特點,也能保證實時性。這一技術在本功能當中的運用,能夠使檢測質量與檢測效率得到保證,以實時的方式獲得檢測結果。但是其在對紅外線輻射進行接收的同時也會對周圍環境產生的輻射進行接收,因此在使用這一檢測技術時對于環境的整體要求比較高。工程在使用運用過程中,應注重對相關環境的營造與構建。
3.3探地雷達檢測的技術
這一技術在運用時,對地下物體電磁以及不可見物電磁進行了使用,原理主要為運用天線發射電磁波,同時使用另一個天線對電磁波進行接收。在使用探地雷達檢測技術時,可以快速鎖定結構體中的鋼筋材料,對其位置、分布狀態進行檢測。同時,在檢測的過程中,基于電磁波在介質影響下的傳播,部分電磁波會在被穿透介質的影響下發生變化。通過顯示設備對電磁波的變化情況進行顯示,借此將介質當中的內部結構和是否有缺陷存在推斷出來,保證檢測工作在實施時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這一技術在使用過程中,直觀性、連續性以及迅速性方面的特點比較明顯。因此本功能在進行混凝土鋼筋檢測時,應注重對這一技術的運用,保證檢測結果的直觀呈現,并且盡快將檢測結果得出。
3.4沖積同波檢測的技術
在運用沖積同波檢測技術過程中,能夠實現對檢測對象表面的微沖。將該技術應用于混凝土鋼筋結構體的檢測時,可以對構筑物應力波進行采集,通過顯示器將應力分布情況顯示出來。技術人員通過對顯示數據的分析,可以相對清晰地了解混凝土鋼筋是否存在裂縫或異常破損的情況。同時這一技術在運用時能夠將構件的內部缺陷反映出來,在發展空間上比較廣闊。在實際運用過程中,通過對這一技術的運用,能夠反映構件內部實際情況,了解工程實際效果,查看混凝土鋼筋在實際使用時的效果,將其存在的問題及時發現,然后針對發現問題運用針對性措施解決。在此情況下,能夠使本工程在施工時的整體效果得到保證,確保工程在施工時的質量。本工程在施工時需對已完成試驗數據進行審核,對報告進行確認,并且保證檢測報告的及時、準確、真實、有效,進而使工程質量安全和進度得到充分保證。
結語
綜上所述,無損檢測技術在檢測混凝土鋼筋當中的運用,優勢比較明顯,不僅能夠實現對各項數據的精準檢測,也能促進檢測效率的提高。應注重對無損檢測技術技術的研究,促進其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呂寧.無損檢測技術在混凝土鋼筋檢測中的應用[J].建材與裝飾,2020(16):56+59.
[2]蘇揚.無損檢測技術在混凝土鋼筋檢測中的應用[J].江西建材,2017(06):289+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