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斐然

摘要:目的:分析優質護理聯合心理護理對鼻出血患者不良情緒的影響。方法:以鼻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自2019年9月篩選樣本,至2021年9月得到48例,依照隨機數字表分組,各24例,給予對照組以常規護理,給予實驗組以優質護理聯合心理護理,借助成熟量表評價其情緒狀態。結果:護理前其情緒狀態無顯著差異,p>0.05,實驗組在護理后其SAS及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優質護理聯合心理護理可改善鼻出血患者的焦慮及抑郁情緒且效果顯著。
關鍵詞:優質護理;心理護理;鼻出血患者;不良情緒
鼻出血通常由鼻部損傷及鼻中隔偏曲等鼻部疾病所致且大多為單側,全身疾病引起的雙側出血較為少見,出血量不一,可見涕中帶血,也可見數百毫升,甚至可能導致患者出現失血性休克或貧血癥狀[1]。鼻出血為急癥,臨床需要結合血常規及CT等檢查來確定出血部位、估計出血量并與咯血等疾病相鑒別,而治療時以維持生命體征并找準出血點為前提,進而采用指壓法及藥物法等不同的止血方法,臨床實踐表明其療效還與護理工作具有密切關系。為探究優質護理聯合心理護理在鼻出血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本次研究隨機在2019年9月~2021年9月間選擇了48例樣本,回顧性研究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鼻出血患者為樣本,48例均選自2019年9月~2021年9月間,依照隨機數字表分組,給予對照組以常規護理、給予實驗組以優質護理聯合心理護理,分析其一般資料,經差異分析可知p>0.05,對照組(n=24)的男女比為17/7,平均(36.6±2.3)歲,左側出血9例、右側14例、雙側1例,實驗組(n=24)的男女比為11/13,平均(38.4±2.8)歲,左側、右側及雙側分別為11例、12例及1例,樣本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且不含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
1.2方法
對照組:以生命體征檢測、體位指導、配合鼻腔檢查等常規護理措施為主。
實驗組:接受優質護理聯合心理護理,主要措施如下:1.對癥護理:指導患者采取坐臥位并減少活動,對其進行冷敷以緩解疼痛及腫脹程度,聯合臨床檢查結果以確定出血點并進行常規止血處理。2.生活指導:檢測其生命體征,做好入院及出院指導,強調飲食結構的合理性以及營養攝入的均衡性,多攝入含維生素、優質蛋白的食物,戒煙戒酒,少食刺激性食物,避免重勞力活動,可進行適度的有氧運動,確保處于舒適環境中以得到放松及充分休息。3.心理護理:成立心理干預小組,可配備專業心理咨詢師,利用量表先測評其心理健康狀態,在了解患者基礎情況后為其選擇適用的心理干預方法,可對其進行健康知識教育以改變其不合理認知,強調醫生的專業及權威性并講解典型案例以增加患者的信心,深入溝通并體貼患者,給予患者以更多的情感支持以提高其配合度。
1.3觀察指標
以情緒狀態為觀察指標,借助信效度良好的心理量表,與護理前后進行分次測量,即SAS及SDS量表,以分數越高表示焦慮或抑郁其程度越高[2]。
1.4統計學方法
總有效率及復發率均為計數資料(n,%),而SAS與SDS量表評分均為計量資料( ),以SPSS 23.0中的X2與T檢驗進行差異分析,p<0.05時差異顯著。
2.結果
護理前其情緒狀態無顯著差異,p>0.05,實驗組在護理后其SAS及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的常見臨床癥狀,患者可能持續性出血也可能間歇性反復出血,出血量也與出血位置具有密切關系,大多起病較急,為此患者普遍處于緊張及焦慮的狀態之下,很容易引起一系列生理及病理反應,使得治療難度加大,但常規護理措施以生命體征監測為重點且療效有限,其臨床護理方案有待完善[3]。
研究結果如下:兩組在護理前其情緒狀態無顯著差異,p>0.05,實驗組在護理后其SAS及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即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這一結果充分說明經優質護理聯合心理護理的鼻出血患者其焦慮及抑郁程度更低。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聯合心理護理措施更為全面,對于鼻出血患者而言可以有效改善其焦慮及抑郁等不良情緒,為此相較常規護理其臨床價值更為顯著。
參考文獻:
[1]唐妍.優質護理干預在高血壓性鼻出血患者護理中效果觀察[J].亞洲臨床醫學雜志(英文),2019,002(005):P.51-53.
[2]林曼舒,王欣,劉小嬋,等.高血壓鼻出血24h動態血壓特征及血壓控制和護理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20,v.10;No.222(06):140-142+152.
[3]張小鋒,白瑜,常瑾.以循證護理為基礎的臨床護理路徑對鼻出血患者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1,21(16):2907-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