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麒

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目的在于對整體護理應用在急診會議中所具有的現實價值進行詳細的分析。方法:在此次研究過程當中選取我將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所收治的共計60位急診患者進行詳細的研究,以平均且隨機的方法將患者分為護理組與對照組進行分析,其中護理組患者共計30位,在具體護理過程當中應用整體護理模式進行綜合性的分析,而對照組患者共計30個人,在護理過程當中以常規護理模式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在研究過程當中,對兩種患者護理滿意程度進行綜合性的探究。結果:在此次研究過程當中,護理組患者所具有的實際搶救效果及相應的滿意度制造度相比相對較高,并且護理組患者所具有的綜合成就事件的重要性相比相對較低。結論:在此次研究過程當中對于可以發現,在進行急救患者的過程當中,因為整體護理的模式能夠使急救護理的綜合治療儀相應的滿意程度對大幅度提升。
引言
急診科其醫療技術及相應的服務質量會在一定程度上對當前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予以反映,急診科所收治的患者往往病情較為危重,相應的病情變化相對較快,因此需要使護理水平對大幅度的提升,我國在發展過程當中人均醫療資源相對缺乏,并且以醫院人流量相對較大,急診工作擁有較大的工作壓力,由此也使得護理質量無法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存在護理效果相對較低等制度問題,在護理過程當中,整體急診工作耗時相對較長,并且會貽誤治療時機。目前護理活動過程當中,如何如何提升其護理質量極為重要,由此文章以整體護理為角度,對相應護理工作進行綜合性探究,形成以下研究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此次研究過程當中,選取我院在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所收治的共計60位急診患者進行綜合性的研究,在研究過程當中應用平均且隨機的方式對患者進行分組,將其分為護理組與對照組,其中護理組患者共計30位,患者所具有的平均年齡為34.34±4.63歲,對照組患者共計30位,患者具有的平均年齡為34.36±4.64歲,兩組患者就其年齡、性別以及患病原因等諸多一般資料而言,并不存在著統計學差異,在研究過程當中具有較高的可比性。
1.2方法
對于兩組患者而言,均應用較為統一的治療方案,進行綜合性的治療,在此基礎之上,對于護理組而言,擁有較為常規的護理模式,進行綜合性的護理,對于護理組的患者而言,則應用整體化的護理方案進行綜合性的護理,對患者所具有的急救事件及相應的護理滿意程度進行詳細的分析,在整體化護理調解的過程當中,主要指在具體的接診之后對患者所存在的病情以及各類信息進行有效的收集,通過望診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身體情況檢測,對其脈搏、血壓等情況進行有效的檢測,對患者的呼吸情況以及身體受傷情況進行分析,并且開展有效的護理診斷,將護理重點進行有效地確定并告知醫生。第二,需要進一步依照患者及實際的身體受傷情況,構建更為高效的護理計劃,同時開展相應的護理工作,如果患者的病情較為嚴重,患者存在心跳突停,則需要對其胸部進行按壓進行有效的吸氧處理,如若患者呼吸困難并且存在相應的呼吸梗塞,則需要進一步對其分泌物進行有效的排除,對于出現休克的患者而言,需要應用兩組以上的靜脈通道,同時需要進一步的關注患者的靜脈通道的部位,選擇對患者以更為細致化的方式進行檢測,構建優質的治療方案。第三,在實際的治療過程當中,需要對患者的綜合對接開展更加嚴密的監測,依照患者的實際病情對其針對治療效果進行有效的評價,如果患者在治療過程以及護理過程當中存在諸多問題,需要進一步的進行有效的處理并及時上報,針對患者的實際病情以及護理情況構建優質的護理方案,對護理措施進行有效的改進,做好相應的護理效果評價,并且進行護理記錄。此外,在積極搶修過程當中需要關注家屬的現實情緒,如果患者病情較為危重,在其危機急診搶救之后,患者會存在較為明顯的焦慮恐懼心理,由此可能無法有效的配合具體的護理治療工作,在相應的護理過程當中,需要充分的穩定家家的情緒,幫助患者及家屬共同參與整體的護理過程當中,確保治治療中得到有效的開展。
1.3觀察指標
在此次研究過程當中,需要對患者的實際搶救時間以及搶救效果與相應的護理滿意程度進行綜合性的分析。
1.4統計學方法
在此次研究過程當中,應用SPSS24.0的軟件對數據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在研究過程當中,如果P<0.05 ,則證明此次研究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首先,在研究過程當中對兩組患者的實際搶救時間進行分析,可以發現護理組患者所具有的搶救停經時間為44.36±10.34分鐘,對照中所具有的搶救時間為73.21±11.34分鐘。第二,對兩組患者的搶救效果以及護理滿意度進行分析,相應的結果可由表1予以顯示。
3討論
整體護理所具有的意義在于將患者作為護理的中心,因為現代化護理概念以及方式進行處理,具體護理過程當中需要對完善的護理程序進行構建,并且將整理護理程序系統以及相應的護理管理進行有效的融合。急診急救在當前醫院的發展過程當中極為重要,并且接受急救的患者其發病相對較快,同時病情較為嚴重,由此在需要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在此次研究過程當中,應用整體護理以及常規護理標準模式進行綜合性的分析,通過具體的對比可以證明,應用整體護理模式的急診護理效果較為優質,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急救有效率,大幅度縮短搶救時間,由此可見,整體護理模式在臨床中應用的較為優質的應用效果,需要得到有效推廣。
參考文獻:
[1] 蔣麗莉,徐淑英. 整體護理在急診嚴重創傷患者救治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4):36-37. 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2.14.072.
[2] 劉興園. 探討分層級管理模式在急診護理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 中國保健營養(上旬刊),2014,24(5):2613.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265.
[3] 孫四平. 整體護理在急診嚴重創傷患者救治中的應用[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06,2(8):29-30. DOI:10.3969/j.issn.1672-2353.2006.08.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