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 徐陽
摘要:公路建設屬于交通基礎設施工程,實施相關建設活動對于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實際的工程施工過程中,相關建設單位必須要不斷提升公路施工及養護工作的質量,從而更加顯著地體現交通運輸的效果,實現交通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基于此,下文將對公路施工管理及公路養護策略展開分析。
關鍵詞: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公路養護
1 公路施工管理及公路養護的重要性
1.1 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1)公路工程的施工質量。通過施工管理的有效開展,施工單位能有效保障公路工程的質量,在施工管理期間通過全過程監管,確保施工工序的可靠性與合理性,有效提升施工質量;(2)確保施工安全。通過施工管理的有效開展,能及時發現施工現場存在的各類安全隱患,通過科學管理消除安全隱患,確保施工的安全性與可靠性;(3)控制施工成本。公路工程施工期間,通過科學合理的施工管理,能有效控制施工成本,確保施工單位的效益;(4)確保施工進度。在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協調各個工種、確保施工工藝的可靠性與合理性,有效控制施工進度,如期完成公路工程項目。
1.2 開展公路養護工程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的加快,要進一步推動落后地區的經濟發展,全方位保障國家經濟平穩運行,首先就是要保障連通全國各地的交通命脈——公路的安全與穩定。公路工程是關乎相關人員生命與財產安全的重要基礎設施,不安全、不穩定的道路極易引發交通事故,造成地區閉塞、家庭的破碎、地區經濟的落后。此外,公路工程還是關乎國家安全、軍事戰略的重要基礎設施,如果不能保證公路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就有可能導致社會的動蕩,乃至軍事戰略、國家安全層面的事故與災難。因此,開展公路養護工程是極為必要的,必須要通過嚴格的巡查、科學的管理、精準的維護與修復,保障公路在長時間的使用中仍然具備較強的穩定性,保障交通運輸事業的健康運行。
2 公路施工管理策略分析
2.1 健全施工管理責任制
一般情況下,施工企業中標后,為加強公路施工質量管理,會根據等級采用分級管理模式,根據層層負責的原則,建立項目部、施工工區、專業施工隊的等級管理制度。項目部經理為施工質量的首要負責人,負責工程施工的質量管理工作。具體業務交由質檢處檢驗。組建工地試驗、質檢、資料整理的部門團隊,各部門分工負責、通力協作。各施工工區以工區長為首要責任人,由各自部門的質檢員檢驗本部門的質檢工作。專業工程施工隊則以各隊的隊長為首要責任人,質量檢測問題交由該隊的質檢人員負責。各崗位職責的制定和實施,要做到質量責任層層落實、責任負責范圍最小化。通過制定質量管理工作的相關規章制度,使工程質量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序進行。施工后,各施工質檢部門要對各橋梁口、隧道口等位置進行質檢核查,積極配合業主進行開工前的各要件辦理。根據檢驗評定進行各位置施工評分,如有問題,可根據分數準確地知道問題出現的具體位置,落實到具體部門直至責任人身上。
2.2 做好人員培訓
相關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和業務素養,會對公路施工最終的審核質量和審核標準產生直接影響,是公路施工的關鍵因素。為提升施工質量相關部門應重視人員培訓工作,應定期開展專業培訓。工程施工進行中,相關監督管理部門應對施工進度和質量進行檢驗。發現不符合施工標準時,需要責令進行整改或返工。根據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展開相關內容的培訓,有效避免施工人員在之后的工作中再發生此類錯誤。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施工技術不斷更新,項目開展前應了解先進技術,選擇部分施工預備人員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使用先進施工技術,更快、更好地完成公路工程項目,全面促進公路施工產業的后續發展。根據施工人員專業程度,展開培訓,公路施工涉及面較廣,人員施工作業程度不一致,應根據其從事業務和作業具體環境,展開培訓工作。
2.3 提升標準化管理水平
(1)制度標準化。制定標準化的制度,確保在管理期間嚴格執行管理制度;(2)現場標準化。在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期間,需要確保路面、路基及臨時等工程管理的保準化、規范化,全面提升施工管理的可靠性;(3)敏感區施工標準化。這些年在“綠色發展”理念的實施下,我國對公路工程施工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對于環保方面的要求更加嚴格,所以需要在敏感區施工時,要針對嚴峻的環保形勢,確保施工管理的可靠性與合理性。
3 公路養護策略分析
3.1 全方位提升公路養護工程的技術水平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大量先進的科學技術工具和新工藝應用到實踐中,公路養護工作也不例外。在開展相關維護工作時,必須要積極引進新技術、新工藝,這要求相關施工單位不僅需要學習其他先進技術,還需要不斷創新,創造更多的新技術。具體而言,首先要在工作中使用新機器和新工藝,全面提升公路養護工作開展的質量與效率。相關工作人員也應當提升對公路整體安全的重視程度,確保整體工作的嚴謹性,保障公路中存在的問題能夠及時被發現、被解決,宏觀上確保公路整體的運行安全。
3.2 實現標準化養護
在針對公路工程實施養護管理過程中,應該結合公路技術評定標準和公路養護技術標準,針對養護人員實施合理的技能考核與業務培訓,準確掌握公路養護管理中的各種技術元素,為養護工作順利實施提供基礎條件。為全面提升公路運行質量,優化公路養護效果,需要針對各種公路病害做好基礎防治工作,提高整個道路路面整潔度,如此能夠提升道路中的行車舒適性和安全性,優化出行者的駕駛體驗,合理控制駕駛質量。而在公路挖坑補槽施工中,需要采取圓坑方補措施,提高邊角填料施工密實度,進行充分的碾壓處理,對路面平整度進行嚴格控制,確保路面平整度低于3mm。如果路面相關裂縫的縫隙跨度參數低于5mm,無法實施開槽處理,則可以直接進行抹膠處理和貼縫處理。
3.3 完善公路養護管理制度
由于我國當前缺乏完善的公路養護管理體系,因此經常會出現公路創建問題,不僅影響了交通運輸,同時也給國家財產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在公路養護工作中應對現階段的實際情況進行充分的考慮,根據當前的公路發展來制定科學的管理體系,管理體系需要以公路養護質量作為基礎,并在施工管理過程中不斷完善當前的公路工程監察制度,提升監察的有效性,從而從源頭上實現對施工質量的控制,進而提升公路養護的質量。其次需要在管理體系基礎上搭配合理的養護責任標準體系,以當前的養護任務為中心,成立公路養護小組,小組內的主要任務就是對當前養護工作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同時采用責任追究的方式,還可利用激勵機制,通過精神獎勵或物質獎勵來激勵當前工作積極的人員,從而有效提升工作人員在進行養護工作時的積極性。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公路工程建設質量直接影響人們出行及生產運輸物流等安全,是我國重要的基礎性工程。公路施工和養護管理在當前的公路建設中是基礎問題也是中心問題,現階段的施工需要不斷提升養護管理工作的效果,從而更好地提升公路施工質量,因此公路建設工作中應不斷完善施工和養護的管理體系,提高公路整體運營水平,進而使其為社會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不斷促進當前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偉.公路工程施工及養護質量管理措施[J].中國標準化,2021(12):118-120.
[2]王彬.公路養護工程施工中的質量管理核心探尋[J].質量與市場,2021(08):57-58.
[3]劉秦亮.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及養護方法研究[J].黑龍江交通科技,2021,44(04):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