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 賀寶珍
(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足開齊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在當前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長期下降的背景下,發展體能作為增強體質的關鍵因素,應當高度重視,認真落實。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開展體能訓練,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都會產生積極影響,如,在課中開展速度為主的訓練內容,學生可再練習中盡情宣泄自己的情緒,獲得身心愉悅的體驗感。此外,體育教師在課中安排體能練習內容,還可有助于大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也可促使大學生開展自我品德教育。因此,在高校體育選項課中注入體能練習的內容是十分必要的,只有發展體能才會更加有利于運動技能的教學。本文從提高大學生體能水平的角度出發,在體育選項課中對大學生的體能狀況開展實驗研究,為高校促進大學生的體能素質提供一定參考。
當前高校開展的體育課每周2學時,但從國家大學生體質監測數據庫下載我院學生的體質測試數據,對大一、大二年級學生的測試數據經對比分析后發現,大二年級學生的體能水平呈現下降趨勢,究其原因在于大一的體育課每周2學時,但這2學時是分配到2次課中,每次課45分鐘,不能在同一天完成,并在1次課中安排身體素質內容,另1次課中安排運動技能教學內容。所以,在每周的2學時課中,大一的學生每周都能開展一次體能練習,大二的體育課沒有特別要求,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每周2學時,教師只是按照常規的體育課堂開展教學,沒有將身體素質內容安排到大二的體育課中,所以,經調查發現大二學生的體能水平呈下降的態勢,縱觀我院學生的體能水平,男、女生的肌肉力量、心肺耐力欠佳,說明大一學生的體育課中,雖開展身體素質練習內容,但在體能練習內容設計、練習部位上缺乏系統性、創新性、整體性,并與技術動作教學所需體能的要求不符合,教師也缺乏運動學科上的理論知識,再有體育課堂教學中身體素質練習強度偏低,練習方式比較單一,主要側重于徒手體能練習,在教學中,缺乏對練習強度的評價與監控等。所以,如何在高校體育課中合理、科學的開展體能訓練,是當前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體能是運動基礎,沒有良好的體能支持,不可能取得優異的運動技能成績,體能與技術是互為基礎,彼此支撐的關系,在高校體育課中開展體能教學符合課程發展的需要?;谖以簩W生身體素質下降的實際情況,本人在大二的選項課教學中利用實驗法每次課開展30分鐘的體能練習內容,以期提高大學生的體能水平。
本次實驗的研究對象為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健美操班的30名普通學生,在教學實施中,設定1分鐘仰臥起坐、50m、800m、原地跳轉360°落地站穩、橫叉作為體能練習與考核的5個項目,這5個項目包含人體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影響因素,這與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的項目接近,具有實際指導意義。實驗分兩階段,共計16周,第一階段為1-8周,第二階段為9-16周。為全面了解學生的體能狀況,在具體的體能教學中,依據循序漸進的訓練原則。制定適宜的練習方法、手段,具體內容見下表1:
表1 學生體育課體能練習內容設置一覽表
以上體能練習包含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的項目是人體運動的最基本能力,而且是同時存在的、密不可分的,在具體的鍛煉過程中,影響著學生的情緒和動作完成的情況,所以,教師在安排體能練習時需仔細觀察學生的身體、心理變化情況,靈活設定練習內容。在第一次體育課上,對學生進行一次測試,測試情況見表2。
表2 第1周學生體能測試情況統計表(N=30人)
第一次課前測試學生的體能情況,制定適宜的體能練習內容、練習方法,在每次課的后30分鐘進行體能訓練,通過第一階段前8周的練習,測試數據顯示如下表3。
表3 第8周學生體能測試情況統計表(N=30人)
分析表2、表3可知,經過8周體能練習,五項測試項目等級均有明顯提高,特別是1分鐘仰臥起坐、原地跳轉360°落地站穩,優秀人數明顯增多,為了獲得有效的實驗數據,進行第二階段練習時,根據學生的身體、心理變化有針對性地對不同學生開展不同的訓練方式、強度、頻率、次數的練習。在第16周第二階段練習結束后,對學生進行第3次體能測試,測試數據見表4。
表4 第16周學生體能測試情況統計表(N=30人)
表4測試數據結果顯示:1分鐘仰臥起坐、50m、原地跳轉360°落地站穩,三項體能測試成績均在合格狀態,相比第一階段成績明顯提升,但是學生的800m成績,優秀人數較少,需要加強練習,橫叉成績在不合格等級的有9人,說明在大學階段發展學生的柔韌性是較為困難的,但有的學生也會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總體而言,學生的體能成績較第一周的有明顯的提高,各項目的優秀、合格人數顯著增長。
實驗結果證明,高校體育選項課中開展體能練習是符合體育課程發展的需要的,不僅提高高校體育教師的教學技能,而且增強了學生的體能水平,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在高校體育課中開展“30分鐘體能練習”是可行的。同時在高校體育課中開展體能練習要注意以下幾點:
(1)加強體能練習與運動項目的一體化。
體能是運動基礎,沒有體能支撐,不可能取得優異的運動技能成績,體能與技能是彼此互為基礎,相互支持的關系,所以,在日常的體育課中科學的設計體能練習內容,依據運動項目的具體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將30分鐘體能練習內容穿插到課中,最終實現運動項目與體能的一體化,更好的發展體能與技能。不能在課中發展了體能,丟失了技能,畢竟體能是為技術學習服務的。
(2)豐富體能練習的內容和手段。
在體育課中開展體能練習時,教師應遵循量變就是質變的原則,合理、妥當安排體能練習的內容,保證學生的各項身體機能都能得到鍛煉提高,可采用體育游戲的方式落實學生體能的發展,使大學生在體能練習時不易于枯燥,不易于產生厭惡情緒,例如,在發展協調性時,可采用“九人十足”游戲,在發展力量素質時,可采用“背人跑”、“推小車”等游戲,發展速度素質時,可采用下叉進行“最長的繩子”游戲比賽。所以加強體能練習內容多樣化和練習手段趣味性,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有效發展學生的體能。
(3)構建體能訓練評價制度。
將體能訓練內容與運動項目訓練相結合,制定出體能訓練目標,完善體能訓練評價機制,在評價學生體能時應考慮學生的生理、心理、身體素質的個體差異,采用自我評價和教師評價相結合,以教師評價為主,學生的自我評價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只有這兩種評價方式相結合,才能準確、客觀、全面評價學生的體能狀況。在體育課中,發展學生體能的方法是非常豐富的,教師應總結實踐經驗,依據教學實際,創造性的開展體能訓練,將發展學生的體能視角,不僅著眼于課堂,更要結合課外體育活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開展自我體能訓練,從意識上、行動上,認清體能訓練的重要性。將課上的體能訓練與課外主動鍛煉相結合,學生的體能將會有更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