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曉梅
【摘 要】目的:給予肺癌根治術患者采用優質護理方式,探究護理質量。方法:選取時間為2019年1月至12月期間的40例患者。通過對小組成員進行劃分,每組有針對性的護理方式。結果:結果表明,護理后的各項功能分值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結論:結果表明,將優質護理方式投入應用在肺癌根治術患者中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廣。
【關鍵詞】護理措施;肺癌;優質護理
肺癌作為一種高發性疾病,在臨床研究中其治療作為常見情況,所使用的治療技術也獲得提升,如胸腔鏡手術的發展。此治療方式作為臨床治療肺癌的首要方法,雖然在手術過程中將患者腫瘤進行切除,但是間接對于患者的心理情緒以及生活質量形成一定影響。因此建立優質護理干預對改善肺癌手術患者的生活質量尤為重要[1]。
1.1 一般資料
選取時間為2019年1月至12月期間的40例患者。通過對小組成員進行劃分,每組有針對性的護理方式。本次研究的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數為28人,女性人數為12人,統計分析得出患者年齡34歲~69歲,平均年齡(48.35±12.39)歲。分析得出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情況,無較大差異。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展開常規性護理內容,隨后將優質護理投入應用于觀察組:第一,首要的護理內容為對患者進行關于入院治療的介紹以及展開自身疾病的健康宣教。通過了解患者基本情況,制定出針對性護理方案。此方案交由護士長完成每日的檢查工作,當患者在首次入院治療后為其貼心安排住院手續并且采用心理護理方式調節其緊張情緒。積極使用語言支持,幫助患者排除焦慮心理。安排專門的護理人員對患者關于自身疾病的宣教,使患者可以深入了解到目前狀況,加強面對治療信心。保持在治療階段中的充足睡眠,通過營造好住院環境氛圍,患者可有利于疾病恢復[2]。第二,進行心理護理。在目前來看由于大多數患者缺乏對于癌癥等相關疾病的認知,因此在心理上和精神上整體負擔較重,因此容易產生相關焦慮、抑郁情緒,整體治療依從性較差,對于患者癌癥治療整體效果不佳。因此,對于護理人員來說應進行相關精神鼓勵,并講解相關癌癥進展,引導患者進行配合治療。大部分患者在患有肺癌疾病時存在內心壓力較大情況甚至部分患者還會存在絕望心理,因此作為護理人員應告知其情緒積極作用,使其可具備治療信心,通過積極溝通,使患者感受到關懷減少恐懼感。對于一部分患者來說,由于自身焦慮情緒明顯同時出現腫瘤經常忘記用藥,在進行相關護理的同時還要使用常規用藥以此來減緩腫瘤病灶的擴大。護理人員應關注患者的具體情況,并確保患者整體情況較為樂觀[3]。第三,出院護理。當患者完成手術治療后在辦理出院時,由護理人員對其進行告知關于疾病恢復的日常飲食與生活作息方面的指導工作,并且告知患者及家屬掌握對于疾病的急救方法,提升出院后的生活質量水平。
護理后的各項功能分值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二者有統計意義(P<0.05),見表1。
結果表明,分析兩組關于臨床滿意比例可知,在滿意人數上觀察組的16人顯著多于對照組的13人,其占比分別為80%與65%。在不滿意人數上對照組的3人多于觀察組。占比分別為15.0%與5.0%。因此綜合分析來看,觀察組患者對于本次治療滿意度率要比對照組較高,見表2。
肺癌作為一種高發性疾病,肺部感染,作為一種并發癥的形式出現較多,對于目前的肺癌研究中,對于此類患者研究多見,其中部分此類患者出呼吸功能出現變化。本文通過進行優質護理,能夠有效促進患者整體質量的提升。肺癌患者在進行手術治療的同時,盡管腫瘤切除,但仍會對患者心理情緒及生活行為形成嚴重影響。通過對患者進行優質護理,其有利于患者的疾病恢復。綜上所述,結果表明,將優質護理方式投入應用在肺癌根治術患者中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海珊,楊柳,趙立平,等.綜合護理干預在肺癌根治術患者中的應用[J].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1,43(3):164-166.
[2] 朱鎖珍,施艷春,李雪鳳,等.病友互助護理在肺癌根治術后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24):81-83.
[3] 謝小勤,張小英.優質護理干預措施在單孔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老年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20,27(27):19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