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苗苗
【摘 要】目的:探討中醫保和丸與常規西醫聯合應用于小兒食積咳嗽治療當中的療效。方法:抽取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期間96例小兒食積咳嗽病患,將其分兩組,對照組48例采用常規西醫治療,研究組48例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中醫保和丸治療,觀察其療效狀況。結果:對照組總有效率79.17%,研究組97.92%(P<0.05);治療后,研究組口臭、咳嗽、脘腹脹滿等中醫癥候積分均比對照組減少(P<0.05)。結論:對小兒食積咳嗽可在常規西醫治療的基礎上聯用中醫保和丸治療,能取得更理想療效。
【關鍵詞】中醫保和丸;常規西醫;小兒食積咳嗽
食積咳嗽多因小兒飲食不夠健康而導致的脾胃功能異常,使肺功能受損誘發咳嗽,是一種小兒常見病,中醫認為歸于脾、肺兩經,臨床表現以口臭、腹脹、食欲下降、咳嗽、睡眠不安等為主,加上小兒發育尚未完全,其肺部結構相對脆弱,治療不當容易導致遷延不愈,影響五臟六腑[1]。對小兒食積咳嗽臨床多用藥治療,常規西醫止咳見效快,但效果不佳,容易復發。而中醫在小兒食積咳嗽中治療有望進一步提高療效。對此,本文對中醫保和丸與常規西醫聯合應用于小兒食積咳嗽治療當中的療效加以探究,如下。
1.1 臨床資料
抽取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期間收治的96例小兒食積咳嗽病患進行研究,男47例,女49例,年齡1歲~6歲,平均年齡(3.86±0.85)個月,體重10kg~26kg,平均體重(17.49±2.03)kg。將其分兩組,即對照組48例、研究組48例,對兩組患兒臨床資料加以比較(P>0.05),未見統計學意義。納入要求:患兒年齡小于7歲;符合食積咳嗽診斷的標準;臨床表現有口臭、便秘、納呆、腹脹、手足心熱及咳嗽咳痰等;無其他嚴重的合并癥或心、肝、肺、腎功能障礙;對本組用藥無過敏反應;無營養不良和先天性免疫缺陷情況;患兒或家屬對研究知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采用常規西醫治療,即每日晨起和晚間睡前服用鹽酸丙卡特羅口服液(浙江大冢制藥有限公司)和鹽酸氨溴索糖漿(天大藥業珠海有限公司)治療,前者每次0.25ml/kg,后者每次2.5ml,1歲~2歲每日2次,2歲~6歲每日3次,治療7天為一個療程。
1.2.2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中醫保和丸治療,藥方組成為:萊菔子3克~5克,山楂3克~8克,半夏、陳皮、六神曲各5克~8克,麥芽、連翹各5克~10克,茯苓8克~10克,將上述方劑用水煎服,分早晚服用,治療7天為一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根據患兒的肺部聽診情況、食欲恢復情況、咳嗽咳痰癥狀改善情況進行療效評價,其中,顯效為患兒的食欲恢復至正常狀態,肺部聽診無啰音,各項癥狀均消失;好轉為患兒的食欲有所改善,且肺部聽診無啰音,各項癥狀有所緩解;未愈為未達到以上標準。總有效率為顯效率與好轉率之和。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計算患兒的口臭、咳嗽、脘腹脹滿等中醫癥候積分,其中,0分為無癥狀,1分為輕癥,2分為中度,3分為重度。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療效
對照組總有效率79.17%,研究組97.92%,對比可見兩組(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中醫癥候積分
兩組在治療前口臭、咳嗽、脘腹脹滿等中醫癥候積分數值相近(P>0.05);治療后,兩組均有所減少,研究組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隨著近年來祖國醫學發展,在小兒食積咳嗽治療上發揮了極大的優勢,本研究對照組采用常規西醫治療,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中醫保和丸治療,治療后,對照組總有效率79.17%,研究組97.92%,且研究組口臭、咳嗽、脘腹脹滿等中醫癥候積分均比對照組減少(P<0.05)。證明中醫對小兒食積咳嗽治療有良效。究其原因,保和丸以萊菔子、山楂、半夏、陳皮、六神曲、麥芽、連翹、茯苓等合成,其中,萊菔子能消食除脹和降氣化痰;山楂有收斂止痢和化滯消積、消食開胃之效;神曲有消食調中及健脾和胃的作用。這三種藥物的配伍起消積導滯之效[2]。而半夏有降逆止嘔和消痞散結之效;陳皮能燥濕化痰及理氣和中;六神曲、麥芽針對食積不消有良效;連翹能清熱解毒和消癰散癤;茯苓可利水滲濕和健脾安神。以上諸藥聯用起和胃止嘔、散結潤腸、理氣化濕之效。綜合以上,保和丸藥性平和,無偏寒或偏熱缺陷,對于小兒來說十分適用,值得推薦。
參考文獻
[1] 柯旭,李麗華,黃治華,等.中藥保和丸結合常規西醫治療小兒食積咳嗽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21,16(10):175-177.
[2] 馬曉薇,鄧麗娟,林耀展.保和丸合瀉黃散加減聯合推拿治療小兒食積咳嗽的療效及對患兒肺功能、氣道炎癥的影響[J].中國民間療法,2020,28(4):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