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季
【摘 要】目的:分析護理干預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及SAS評分的影響。方法:將我院2018年7月至2021年1月期間就診的100例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納入至研究中,將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進行隨機分組,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分別給予常規護理、整體護理,分析兩組護理滿意度、不良情緒評分。結果: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不良情緒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整體護理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及SAS評分具有一定影響。
【關鍵詞】護理干預;急性閉角型青光眼;護理滿意度;SAS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臨床癥狀為是惡心、嘔吐、偏頭痛等臨床癥狀,屬于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誘發因素較多[1],會給予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造成一定的影響,甚至可能還會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此次研究主要針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行不同方式進行護理干預,分析效果,詳見下文所示。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8年7月至2021年1月期間就診的100例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納入至研究中,將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進行隨機分組,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納入標準:①經過臨床醫學診斷為急性閉角型青光眼;②知情了解此次研究且當面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溝通障礙;②臨床資料不全。觀察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45歲~50歲,平均年齡(47.56±4.25)歲;對照組,男31例,女19例,年齡45歲~50歲,平均年齡((46.66±4.58)歲。兩組比較,P>0.05,可對比。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常規護理:與患者進行適當溝通交流,增進對疾病了解程度。
1.2.2 觀察組:整體護理:①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情況,使得其能夠做到心中有數,面對疾病知識有所了解,明白治療以及護理干預的必要性,提升對疾病的了解程度。②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2],緩解患者因為疾病所產生的負性情緒,如焦慮、抑郁等,指導患者將負性情緒進行發泄,緩解患者負性情緒,使得患者能夠以一個較為良好的態度面對后續的治療以及護理干預。③囑咐患者在休息期間不可用力擠壓眼球或劇烈搖頭,在進行治療后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指標,囑咐患者不可進行揉眼,出現不適感可以告知醫護人員并對其進行處理。若患者產生較大的疼痛感,可以轉移患者注意力,減輕疼痛感。④病情穩定后可進行適當的功能鍛煉,降低感染概率,同時根據患者的情況制定相應的飲食護理,盡可能滿足患者的需求,提升患者的免疫能力等。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護理滿意度、不良情緒評分。
護理滿意度:選擇自制調查問卷(信效度分別為0.89、0.87)開展滿意度調查,卷面分最高100分,以60分、80分為臨界值,分別劃分3個范圍(<60分不滿意、60分~80分滿意、>80分十分滿意),總滿意率=十分滿意率+滿意率。
不良情緒評分:焦慮選擇焦慮自評量表(SAS)評估,總分100分,臨界值為50分,得分越高越焦慮;抑郁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總分100分,臨界值為53分,得分越高越抑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不良情緒
觀察組不良情緒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屬于一種常見身心疾病,在疾病出現后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負性情緒,從而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3],同時根據患者不同癥狀所產生的不同心理特點,需要進行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從而在提升對患者疾病知識的了解程度下,對患者的病情穩定進行適當的干預,減輕患者焦慮,促使患者以較好的心態配合治療。部分資料也顯示,針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需要進行知識宣傳教育,提升了解程度,積極為患者答疑解惑,確保患者對疾病的了解而不會給后續治療或護理干預帶來阻礙,還能夠減少患者對治療的畏懼,控制患者眼壓情況,進行適當的護理干預。
從表1、表2中可知,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不良情緒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經過整體護理干預后,患者病情穩定,負性情緒得到顯著改善,護理滿意度較高。
綜上,整體護理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及SAS評分具有一定影響。
參考文獻
[1] 蔡海娟.心理護理干預用于急性閉角型青光眼護理效果[J].中外醫療,2021,40(7):147-149.
[2] 任春霖,于道華. 優質護理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手術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21,31(2):206.
[3] 羅亞晶,崔國棟,王秀麗,等.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護理中共情技術的應用效果[J].糖尿病天地,2021,18(4):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