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俊強 仝 琳 馬 香
中油國家油氣鉆井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總經理周天明在創新路上躬耕不輟。

●周天明致力為產品提出切實可行的技術升級方案和變革方向。 攝影/姚 東
“在平時的工作中,還有許多人盡心竭力、默默無聞地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榮譽屬于寶石機械的創新團隊!”
2020年底榮獲“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勞動模范”稱號時,中油國家油氣鉆井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天明這樣說。
勞模的稱號,不僅是對周天明在創新之路上躬耕不輟的褒獎,同時是對寶雞石油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寶石機械)創新團隊不畏艱難、勇攀科技高峰的巨大鼓舞。
2001年7月,周天明自西南石油大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同年,被分配到寶石機械工作,成為寶石機械科技研發團隊的一員。
科研的基本任務是探索、認識未知,去發明新的技術。“工作性質決定了我需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不斷提升業務能力,為產品提出切實可行的技術升級方案和變革方向,為客戶提供直擊靶心的解決方案。”周天明說。
20年來,鉆機的主體結構、傳動方式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分別經歷了機械驅動、直流電驅動、交流變頻驅動等多個發展階段。
他通過查閱大量的文獻,研究國外石油鉆機發展方向、國內發展趨勢,同時進行現場調研進行技術儲備,在每次鉆機技術革新前都能引領產品的轉型升級——在機械鉆機,他發明了一體化并車箱;在直流驅動鉆機,他推行了標準化電磁渦流剎車裝置;在交流變頻驅動鉆機,他推行了標準自動化鉆機。
隨著人工智能被國家確定為發展戰略,為滿足“中國制造2025”的總體發展要求以及中國石油集團公司“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的總體工作思路,他全面學習信息化、智能化相關知識。“我要為鉆井智能化儲備更多的知識,為攻關智能鉆機奠定堅實基礎。”
學無止境,勤則可達;志存高遠,恒亦能成。20年來,周天明在專業期刊發表科技論文26篇,主持參與40余項國家級、省部級和企業級技術開發項目,獲得3項省部級科學技術獎勵、13項企業級榮譽、33件授權專利……閃光的成績背后,是對“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石油精神的踐行,是付出的回報,是汗水的印證。
2018年初,按照中國石油集團公司頂層設計的要求,以實現作業井場“五省”為目標,推進工程技術服務“四化”,寶石機械著手進行中油油服“兩年一代、六年三代”鉆機更新改造計劃中的一代7000米自動化鉆機設計。
周天明和團隊經過前期調研,綜合考慮用戶國內作業區域的搬安、井場布置、標準化、通用化、作業環境等要求后,組織人員進行了第一批一代自動化鉆機技術方案設計。
他統籌分析了各個鉆探企業鉆機作業環境、運輸條件、使用習慣等特殊需求。在鉆機總體方案、單元部件技術方案的制定過程中,對現場實際情況進行詳細調研。多次在北京、天津等地召開的技術方案討論會上,以數據和現場應用情況為依據,闡述技術方案的適用性,獲得了評審專家的認可,完成了鉆機總體設計。
在后續系列自動化鉆機的設計過程中,他和團隊積極跟進鉆機現場應用效果,與用戶一起不斷完善鉆機總體技術方案,提升了鉆機技術的先進性及適用性。
截至目前,通過周天明團隊研發的系列自動化鉆機已在中國石油“勘探開發進攻戰”和“服務能力提升戰”中成功應用超過40臺,刷新了多項現場作業紀錄,有力推動了我國油氣勘探行業“提速、提質、提產、提效”,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崇高使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做好石油裝備技術研發和技術創新,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而且要充分了解產品的使用工況,使產品滿足用戶需求。”周天明說。
油田企業為保障油氣總產量,采取了在老井和低產井的基礎上進行側鉆鉆井,以提高單井產量。2020年初,周天明和團隊通過調研,了解到某油田企業側鉆作業時間短,搬家頻繁,而且作業區域在山區,地理環境特殊,山路多、彎道多、道路通過性差,因此迫切需要一套具備快速搬家性能的定制化鉆機。
周天明組織研發團隊多次前往油田現場實地調研,與相關技術專家反復論證,不斷優化技術方案,最終確定了一套完全適合這一油區側鉆作業的專用側鉆鉆機方案。鉆機采用小模塊化設計,解決了拆裝不便的問題,滿足了山區道路運輸條件,減少了運輸車次,提高了搬家效率,得到了用戶的認可。
“三高”井作業區域,現役深井、超深井鉆機底座急需進行加高改造。周天明組織人員深入掌握油田在用防噴器組合及安裝高度需求,了解現場作業工藝流程,根據防噴器組合及鉆具長度,充分考慮安全性、經濟性、適用性,制定了底座加高方案及新制底座方案,順利通過了用戶組織的方案討論。
成百上千次的油田現場交流,難以計數的科學論證,周天明和團隊不僅成功攻克了一代系列自動化鉆機多項難題,而且實現了鉆機全井場配套開發,形成了完整的5000米、7000米、8000米、9000米自動化鉆機產品序列,為新形勢下我國油氣行業適應深井、水平井、復雜井勘探作業打造了不可多得的尖兵利器。
2020年7月,依托寶石機械建設的中油國家油氣鉆井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簡稱國家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周天明擔任副總經理,主要負責產品發展戰略、科技研發、信息化管理和新產品推廣等業務。
“雖然職務變了,但我對油氣開發裝備研制的熱愛與執著始終不變,將持之以恒地奮戰在科技攻關第一線。”周天明說。目前,他和團隊正積極致力于國家工信部某重點項目關鍵技術的攻關。
作為團隊的領頭人,周天明深知營造濃厚的科技創新氛圍至關重要。
他每年組織團隊內各領域的技術專家開展科技研討會,尋找產品的不足,明確技術發展方向;分析其他行業的科研成果,尋求跨界融合;總結產品研發情況,補強短板……一系列的舉措,推動周天明團隊的科技研發實力不斷提升,科技創新的氛圍日益濃厚。
作為國家研究中心的主要負責人之一,培養和提升員工的技能素質成了周天明心頭的大事。
“為年輕人提供快速成長的平臺,在重大項目的研發中敢于讓年輕人開拓思維、突破束縛,在研發工作的創新中給予他們鼓勵,成為他們成長的堅實后盾。”周天明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每一批新員工都會填寫一張“摸底”表格,內容包括個人興趣、初步打算、發展期望,以及希望公司可以提供哪些支持與幫助等。根據這張表格,周天明初步為新員工制定個人職業規劃和拓展方向。
在工作安排時,他根據員工的專業、特長、興趣和能力分配主要工作內容。等他們熟練之后,再換一項。周天明認為:“這樣既可以鞏固原有的技術素質,又有拓展,有助于均衡個人能力,也有利于個人全面發展。”
周天明熟知“木桶原理”,因此在團隊建設中不讓一個人掉隊,促使大家一條心擰成一股繩,齊心協力快速提升。項目實施過程中,他有針對性地分配工作內容,兼顧老中青,開展師帶徒活動,讓研發人員既鞏固原有的業務素質,又拓展新的技能素質,在快速推進項目的同時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通過科研項目、生產項目的歷練,多名技術骨干已成長為年輕有為的業務負責人,為寶石機械的發展注入了活力。他帶領的團隊獲得陜西省2010-2013年度“青年文明號”稱號、2019年度陜西省“崗位學習雷鋒示范點”等集體榮譽。
執著的創新精神和嚴謹的求實態度,讓周天明得到了各方的廣泛肯定。2017年以來,他先后榮獲寶雞市“十大優秀青春榜樣”稱號、寶雞好人,入選寶雞市有突出貢獻拔尖人才,被陜西省評為“勞動競賽先進個人”,獲得“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20年如一日,周天明始終保持著敢于爭先、勇于擔當、銳意進取的工作作風,潛心攻關、刻苦鉆研,爭做行業先進技術的追趕者、攀登者、領跑者,做創新創效的踐行者。
如今新的征程已經開啟。他表示將在創新之路上繼續“躬耕”生涯,為國家油氣勘探開發貢獻寶石力量,同寶石機械廣大科研工作者一起,共筑寶石輝煌!

●周天明和團隊成功攻克了自動化鉆機的多項難題。 攝影/姚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