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邨
服務貿易是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國際經貿合作的重要領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體現共同繁榮、開放包容、互利互贏的大舞臺。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加強服務領域規則建設,支持北京等地開展國際高水平自由貿易協定規則對接先行先試,打造數字貿易示范區;繼續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
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中,繼滬深證券交易所誕生30年后,在“2021年服貿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宣告——北京證券交易所問世。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是黨中央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部署,對于加強首都金融功能具有重大的意義。正當其時,恰逢其勢,神州大地的資本市場“三足鼎立”,特色鮮明,重點突出,協調發展,尤其是“創新型中小企業迎來利好”。“一分錢難倒英雄漢”,資金猶如企業的血脈。北京證券交易所的誕生,定然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得到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鼎力支持,聚焦主業、強化創新、跨越發展,成長為各領域的“生力軍”、“排頭兵”,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帶來更多活力。
業界專家有共識。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是深化新三板改革的必然,是資本市場更好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壯大的內在需要,是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勢下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舉措。其宗旨就是進一步提升服務中小企業的能力,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小者大之端,“小的是美好的”,“勿以善小而不為”。
主管部門有預期。堅守“一個定位”,處理好“兩個關系”,實現“三個目標”。北京證券交易所要堅持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市場定位。處理好與滬深交易所、區域性股權市場堅持錯位發展與互聯互通,發揮好轉板上市功能。處理好與新三板現有創新層、基礎層堅持統籌協調與制度聯動,維護市場結構平衡。基于此,達到“三個目標”,構建一套契合創新型中小企業特點的管理程序和制度,補足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普惠金融的短板;發揮紐帶作用,互補互促,暢通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成長路徑;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形成創新創業熱情高漲、中介機構盡職盡責的良性市場生態。“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高端管理層的預期,將在實踐中得到落實和日臻完善。
當下,尤其要堅定不移唱響貫徹發展經濟的主旋律。“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一貫思想。總書記用生動的筆觸和掏心窩子的肺腑之言形象準確地概括了“我國民營經濟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并親切地說“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自己人”!面臨新形勢的考驗,我們更需要重溫踐行這些金句。我們要堅信,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現在沒有改變,將來也不會改變。“自己人”的核心是愛國激情初心使命,一位浙江民營企業家說得好,“自己人”的內涵是:共舉“一家人的旗幟”,共走“一家人的道路“,共擔“一家人的職責”,共建“一家人的制度”,共有“一家人的隊伍”,共興“一家人的偉業”。可見,既要抬愛,也要嚴管,但鼓勵和支持民營經濟的立場毫不動搖。
資本業界的專家們強烈呼吁,激發活力的改革永不止步,走在路上。“中小企業能辦大事”。中小企業好,中國經濟才會好。在全球經濟金融不確定性增強的背景下,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不能缺少充滿活力的中小企業。新一輪新三板改革的開啟,就是堅持法治化、市場化方向,打造中小企業的專業化服務平臺,釋放和激發市場活力。我們也必須看到,資本市場改革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新的證券交易所組建需要磨合調試、中小企業成長的不確定性也可能影響市場表現……面對新情況、新問題,市場各方需要更多耐心。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未來,道阻且長,行將必至。猶如共同助力其成為資本市場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的“前沿陣地”、“創新工場”。懇請市場各方理性包容!
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也是道德經濟。“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尤其是“三次分配”的協調落實中,中小企業必將用豐富的經濟碩果充盈“低收入群體”的口袋,緩解“囊中羞澀”的囧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