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
腦庫是一款軟硬件一體化的人工智能設備,是城市智能的承載體。具備自學習、自優化、自演進特征。這一產品將為拓展碳中和治理打開新思路,有效助力雙碳目標實現,在中小城市綜合治理難點上也將發揮巨大作用。
全球氣候變化是當前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巨大挑戰,為履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歷史擔當,我國正式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這一目標也正推動著我國生產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向綠色轉型,這也是經濟進入新發展階段、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過程中,如何更有效地推動目標實現,在碳中和治理中打開新思路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的一個重要環節在于城市治理。以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應用為依托的智慧城市建設是重要抓手,已經成為國內外推進“碳中和”目標達成的未來可行性路徑。智慧城市建設很大程度上依托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應用,包括城市運行體系內的交通運輸、公共衛生、地下水系、城市燃煤能源利用以及大氣污染治理等。
從智慧城市概念提出,至今,智慧城市已先后經歷了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發展階段,諸多場景應用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而城市大腦概念的提出,則讓智慧城市的頂層設計與管理模式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城市大腦是什么?是城市智能的載體。建設城市大腦就是為了提高城市治理的效率和效果,加速熵減的進程。通過建設城市大腦,匯聚城市運行數據,結合城市級知識圖譜,經過AI進行分析和研判,可以有效地推動城市治理和產業發展,從而解決城市面臨的諸多問題。集軟硬件一體化的實體產品——腦庫(Think Tank)的問世,讓城市大腦在全球范圍內首次實現了具象化。
腦庫智能設備是一種構建和輸出城市智能的機器,具備自學習、自優化、自演進的特征,而這一特征的基礎既有城市大腦“城市智能構建+城市智能應用”的邏輯閉環,又有腦庫產品(識別處理、邏輯計算、知識圖譜、時空構建、指令輸出)五大核心組件的軟硬件一體化的支撐。它會思考、會學習、會賦能,懂知識、懂業務、懂城市。通過五大核心組件,腦庫可完成對城市自身知識、城市規則知識、城市經驗知識的構建工作,并實現對城市時間的全方位感知、推理研判(知識檢索、邏輯分析等)及賦能應用。
當前,促進“碳中和”目標達成很大程度上需依賴于城市治理水平和數智化治理能力的提升。因此,加快智慧城市治理與可持續發展戰略和制度體系非常關鍵。
在智慧城市治理方面,大部分城市視頻數據仍是通過多個專網,匯聚到數據中心,再進行處理。這樣的問題在于造成數據中心需要承接海量數據,而這些海量數據包含了有用與無用,占用了大量空間。
而腦庫正好解決了這一問題,腦庫屬于云邊協同產品,不同專網可分別接入位于邊緣端的多個腦庫,計算處理后再向云端匯總,可剔除大量無用數據的傳輸過程,傳輸網絡和數據中心的負擔就此減輕了,減少網絡傳輸所需帶寬和用電量,此外,還可以根據需求配置規格。這種智慧化解決方案有利于避免過多進行拉閘限電。
腦庫(ThinkTank)城市大腦以“智能+”為核心,以需求牽引、業務驅動、AI賦能為基本模式,是支撐和引領未來城市數字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基礎設施。
城市大腦給城市裝上大腦,讓城市具備學習能力,這就是“城市大腦”概念的由來。腦庫讓城市大腦在全球范圍內首次實現了具象化。
通過五大核心組件,目前已能精準感知識別六大類城市數據和事件,支持通用AI算法6類43個,支持寒武紀MLU、比特大陸TPU等國內主流芯片的優化調度;同時支持城市評價指標537個、城市部件模型111個、城市預測模型25個,預警模型30個。在城市大腦領域,隨著數據量的不斷增長、算法不斷演進和迭代,對極致算力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腦庫城市大腦產品的推廣應用,可以為上下游的合作伙伴賦能更多的應用場景,這將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生態的完善及進化。
腦庫產品通過對城市要素的感知、連接、融合、協同、賦能、重構,開啟城市智能,守護美好生活,使城市更聰明、更智慧。
腦庫產品的出現,讓城市大腦研究工作實現了從概念研究到具象研究的理論轉向,也標志著人類社會生產力和生產工具的發展。腦庫是人類在城市治理領域的智能化延伸,將重新定義城市的概念,重新定義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
智慧城市并非一個整體,而是概念總集,是城市中各個行業的智慧單元的集合,城市大腦的存在,可有效對智慧城市各個單元進行連接、融合、協同、賦能、重構。
中科大腦自2018年轉型升級以來,深入支撐海淀城市大腦建設運營工作,打造了城市大腦標桿。海淀城市大腦是北京市海淀區立足首都“四個中心”、“兩區三平臺”戰略定位,貫徹海淀“兩新兩高”戰略部署的重要抓手和龍頭工程。搭建了海淀城市大腦基礎平臺,包括一張城市時空底圖、一個城市知識圖譜、一個城市指揮中心IOCC、兩個中心(大數據中心、AI計算中心),支撐城市治理、產業發展應用。
在城市治理方面,城市大腦通過接口、數據、資源進行對接,打造“三融五跨”的55個城市大腦業務場景應用,涵蓋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生態環保、城市交通、應急指揮、金融、能源等領域。
在產業發展方面,城市大腦通過運營方式、管理方式、產業方式、資源匹配方式,用新場景助力初創科技企業加快成果產業化轉化。
目前,城市大腦業務已開始覆蓋政府城市管理一網統管、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全場景應用。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北京市品牌企業、中關村科技園區百家創新型試點企業;海淀區政府(中關村科學城)“城市大腦”建設運營服務商;是國內打造數字政府,建設智慧城市的領先企業。
當前,推動高質量發展必然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這離不開制造業質量效益提升的支撐。而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標志性技術,為其他產業轉型升級賦能的特性具有劃時代意義。腦庫產品的問世,催化了城市大腦在城市產業轉型升級中的作用,為實現制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提供助力。
關于腦庫,相關專家給予了充分肯定。清研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基金主管合伙人、清華經管中國產業發展研究中心虛擬現實及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研主任究員文鈞雷提到,基于腦庫為虛擬現實、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提供平臺,數字孿生技術得以在城市治理、城市規劃中得到應用;通過“城市大腦”,一方面讓管理模式、公共安全、交通管理、防控疫情等方面都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另一方面,讓城市資源更加便利獲取,未來的生活方式更加舒適便捷。
中海投資、中科大腦董事長柳進軍認為,不同時代有不同的烙印。目前,“城市大腦1.0版本”承載著城市智能的發生、輸出、連接及操作系統等功能,讓城市的日常運轉更加智能。但是,離完全適應現代城市發展需要還有一段距離,我們將繼續前行,讓“城市大腦”切實的助力城市智能生活,讓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過去,人類感知城市;未來,城市理解人類,感知人類的每個需求。伴隨著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興起,由中科大腦打造的國內首款軟硬件一體化的人工智能設備——腦庫的成功問世,從技術上加速滿足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在城市管理、公共安全、城市交通、生態環保、營商環境和產業發展等諸多方面賦能,通過疫情防控、災害預警、氣象與水質監測、重大活動保障、數字經濟發展、產業升級轉型等,切實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守護并締造著更加美好的生活。
柳進軍表示,專注、創新、引領是我們品質的源泉,中科大腦以人工智能為基礎,以大數據為核心,以創新應用為手段,以打造城市級產業生態為途徑,不斷努力成為智慧城市建設運營的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