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娟

江蘇—全國教育大省,擁有豐厚的教育資源和先進的教學理念;江西—中國革命的搖籃,有著純正的紅色基因和砥礪前行的奮斗精神。“兩江”聯合進行省際間的教育教學交流研討,分享經驗、借鑒所長,共同為夯實五育并舉而深耕廣拓。
2021年5月16日—18日,江蘇—江西兩省名師工作室聯合教研活動在江西省贛州市濱江第二小學九曲河校區舉行。5月16日,江蘇省教科院中小學教學研究室體育教研員孟文硯教授、南京師范大學周兵教授、江蘇省教育廳網絡名師工作室項目負責人曹鵬、南京市電化教育館資源研發中心主任李為、南京市教師發展學院研訓員周穎以及多位中小學校長、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骨干教師等一行20余人從江蘇出發,冒著暴雨幾經周折于深夜抵達江西贛州。
此次活動融合兩省優秀名師工作室的資源與智慧,為兩地教師架起溝通交流的橋梁,力求進一步深化兩地教育融合發展,創造相互開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教研環境,為落實五育并舉、融合育人探索有效策略。贛州市章貢區教體局副局長劉小生主持本次活動的開幕式,除來自江蘇的領導、專家及教師外,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教體局局長練緒斌、贛州市教育教學科學研究所所長李建、贛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教授黃永飛、贛州市教育教學科學研究所音體美教研員洪赟等領導專家,以及江西省黃福嬌名師工作室成員及當地部分教師也出席了開幕式。章貢區師生在現場同臺展示了特色文體活動,給兩省嘉賓留下了深刻印象。
開幕式結束后,江蘇省南京市中電頤和家園小學校長徐蘇和南京市攝山中學校長張迎東、江西省教育廳教學教材研究室的楊濤分別做了題為《小課程 大世界—南京市中電頤和家園小學“1+X”課程體系的創建與實施》《立足“關鍵點”,探索“成長路”》《新時代背景下學校教育與體育教育》的報告。孟文硯圍繞“中小學體育老師看課評課的藝術”開展了指導性講座,指出“一堂好的課,應該有知識、有方法、有生活”。
本次交流活動,兩省的優秀教師分別進行了語文、英語、物理、音樂、美術等多個學科的課例展示研討,而體育學科則是其中的“重頭戲”。5月17日下午,在贛州市沙石吉埠小學舉行的體育學科專場課例研討活動中,江蘇省的體育教師帶來了一年級《自然站立式起跑》、八年級《籃球同側步持球突破》、八年級《蹲踞式起跑》的展示,江西省的多位教師則分別展示了四年級《跳繩》、七年級《校園定向跑》、二年級《跪撐爬行》等課例。雖然小雨時不時地“打擾”,但絲毫沒有影響師生們的上課質量。
課后,周兵在總結時對師生們的表現給予了很高評價,同時給出了進一步改進教學的建議。針對教學中分解教學和完整教學的秩序,他認為對于某些技能教學可以讓學生先進行體驗性練習完整動作,隨后用糾錯的方法進行分解練習,這也給現場教師拓展了思路。
課例研討之后,江蘇省網絡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江蘇省特級教師周云主持了《中小學體育學科互聯網+資源建設促師生共成長》微論壇。微論壇上,周云與工作室成員講述了他們在互聯網大環境下的成長故事,并著重分享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初期的居家學習階段,工作室在視頻與直播教學上的成功經驗。正因為平時抓住一切機會反復練兵,工作室才能在疫情這樣的突發背景下快速反應,并出色完成任務。近年來周云名師工作室致力于探索信息技術手段在教育教學當中的應用,將視頻、直播等方式與學科融合,并逐漸輻射全省。
5月18日上午,兩省專家、教師齊聚黃福嬌名師工作室,深入探討名師工作室的發展之路,以及兩省聯合教研的意義與前景。大家一致認為,無論是江蘇體育教育工作者們在改革道路上先行先試的銳意進取,還是江西體育教師們深耕現有資源的踏實勤勉,都必將通過省際交流影響彼此、激勵彼此、振奮彼此。
正如贛州市章貢區教體局賴菁書記所說,這次交流活動聚焦學術,扎根教學,促進名師工作室之間共研共長,深度交流。本次活動既是一場思想盛宴,也是一個起點,更是江蘇、江西兩地教育融合發展進一步深化的集結號。希望兩地甚至更多省份通過聯合教研向著共同的理想和目標,手牽手一起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