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玲,王鴻驍,楊國淋?
(1.南充職業(yè)技術學院農業(yè)科學技術系 637131;2.川北醫(yī)學院 637000)
實驗動物和動物實驗是生物醫(yī)學研究不可缺少的材料和手段,生命科學的發(fā)展常常需要使用動物模型來作為臨床研究的基礎。實驗動物對于人類研究生命科學具有重要的意義,是生命科學研究條件中的首要要素,其中實驗動物模型的選擇和動物實驗的結果直接影響到研究課題的確立和研究成果的水平[1]。動物實驗是培養(yǎng)學生外科手術操作能力、科研能力、科研思維必不可少一門課程,能夠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結合,使學生在實踐中進行科研創(chuàng)新。大學生開放性實驗是在綜合運用該課程所學的知識基礎上,以學生為主體,按實驗目的進行操作,在老師的指導下由學生獨立完成,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實驗動物疾病模型廣泛應用于醫(yī)學研究,建立的很多動物模型已經(jīng)廣泛被應用于治療人體疾病,如胃食管反流模型,胃潰瘍動物模型,Ⅱ型糖尿病模型,急性心肌梗塞動物模型,家兔肺炎衣原體感染模型等[2-6]。胃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是食物的中轉站和臨時倉庫,是人體消化道中最龐大的部分,目前關于胃的研究很多,家兔的胃切除模型常常被用于研究家兔的功能研究。嚴杰等[7]人采用電針家兔足陽明經(jīng)頭面“四白學”,軀干“梁門”穴,下肢“足三里”穴,觀察其對胃黏膜損傷的防御性保護作用,從而證實了足陽明經(jīng)與胃具有相關性。郭濤等[8]通過研究幽門螺桿菌及其培養(yǎng)上清液粗提蛋白對兔離體胃壁細胞酸分泌的影響,證實了幽門螺桿菌及其分泌的空泡毒素(VacA)可能通過下調壁細胞H+-k+ ATP酶表達水平來抑制組胺刺激的壁細胞酸分泌。羅小林等[9]通過觀察家兔不同胃切除手術術后殘胃黏膜的病理改變,分析殘胃病變的發(fā)生率和病變程度,討論不同術式的優(yōu)劣性。Vera等[10]以125i標記的豬胃動素為示蹤劑配體,采用直接結合技術對兔胃竇和十二指腸平滑肌組織胃動素受體進行了研究。
本文以家兔為實驗動物模型對部分胃切進行開放性探索實驗研究,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開拓學生的科研思維,也為開展此類實驗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參考意義。
家兔10只,雌雄兼有,12月齡,3.0±0.2kg,由川北醫(y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麻醉劑:3%戊巴比妥鈉;常規(guī)手術器械:方盤、腰盤、3號刀柄、有齒鑷、無齒鑷、組織剪、彎頭止血鉗、直頭止血鉗、腸鉗、持針鉗、三角針、圓針、刀片、保定器、綁定器、碘伏、酒精、棉球等由川北醫(y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實驗室提供。主要實驗器械如圖1所示

圖1 實驗器械
手前家兔先禁食禁水12h,整個手術在屏障系統(tǒng)的無菌實驗室完成,要求學生嚴格按照無菌原則進行外科手術實驗,避免手術過程中感染,手術嚴格模擬臨床手術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和操作。實驗分為10個動物實驗小組,每組由4人組成,包括主刀、一助、器械護士和麻醉師,分工明確,知曉職責。在手術開始前學生生要重點學習家兔的生物學特性、知道胃在解剖學上的位置、無菌知識、手術器械的分類和使用、動物福利等理論知識。對家兔的保定、抓取、耳緣靜脈注射等實驗能熟練操作。家兔胃切除實驗手術流程主要包括:①家兔保定;②耳緣靜脈注射麻醉;③開口;④ 結扎;⑤胃切除;⑥縫合;⑦術后護理。
右手抓住家兔頸背部皮膚,輕輕提起,左手托住其臀部,使其呈坐位姿勢,類似于懷抱嬰兒(抓取的過程注意不要直接抓取家兔的耳朵),然后用家兔專用固定器保定家兔,讓其四肢伸展俯爬在固定器上如圖2。

圖2 家兔的保定
首先使用精度為0.1g的電子稱重家兔,然后按1.0mL/kg計算濃度為3%戊巴比妥鈉麻醉劑量。在所需部位先揪除毛發(fā),然后先碘伏后用酒精棉球擦拭使耳緣靜脈血管突出,左手拇指和食指在上部,中指、無名指和小指在耳緣下部,夾住家兔的耳朵固定。右手持注射器使針頭由靜脈中末端針尖斜面朝上進針注射麻醉劑,具體操作示意圖見圖3-4。

圖3 耳緣靜脈消毒

圖4 耳緣靜脈注射
待家兔完全麻醉后,將其四肢和頭部固定在家兔固定板上,為避免動物麻醉過程中發(fā)生窒息,可將舌頭拉伸至嘴角。然后在手術部位用剃毛刀除毛,將肋弓上邊緣到臍平面的毛剃干凈,裸露皮膚進行碘伏消毒,然后鋪設創(chuàng)巾,由助手將皮膚繃緊,主刀手慢慢的進行開口,沿腹白線割開皮膚,再沿著腹白線切開肌肉暴露腹腔,尋找合適的胃組織,一般選取胃底,體部血管少的部位。具體操作如圖5-8。

圖5 家兔固定

圖6 除毛

圖7 割開皮膚后

圖8 腹腔中暴露的胃
家兔切口找到合適的胃組織后,先做牽引線,無需打結,需穿過漿膜和肌層,一助用止血鉗對側夾起胃組織隔開胃壁并做好紗布止血準備,防止胃糜涌出,防止割到血管,然后將胃糜倒入腰盤之中,進行取材,切2cm2胃組織于盤上留樣。然后進行胃縫合,縫合包括胃壁縫合,肌肉縫合,皮膚縫合3個部分。根據(jù)縫合原則,胃壁縫合采用康奈爾縫合,然后依次進行肌肉縫合和皮膚縫合,肌肉縫合采用連續(xù)縫合方式,皮膚縫合采用間斷縫合方式,具體操作流程見圖9-16。

圖9 做牽引線

圖10 夾取胃組織

圖11 割開胃壁

圖12 取材

圖13 胃組織

圖14 胃壁縫合

圖15 肌肉縫合

圖16 皮膚縫合
家兔胃切除手術完成后,待動物蘇醒,將其放在清潔的專業(yè)兔籠中飼養(yǎng),溫度維持在25℃左右,在術后12h內飲水里面加入20%葡萄糖或維生素C,之后按照正常飼養(yǎng)條件每日定時喂養(yǎng),每日觀察動物健康狀況,一周后記錄動物的存活率。
本實驗經(jīng)術后良好的護理 10只家兔全部存活,存活率達到100%。在開展家兔胃切除實驗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①麻醉的種類和劑量,動物的體型和種類的不同,對麻醉的耐受程度也有很大的差異,因此要對動物的體型和種類選擇麻醉劑的種類和劑量,手術過程中如果家兔出現(xiàn)呼吸加快或者蘇醒的狀況則表明麻醉深度不夠,要補充麻醉藥物,在手術過程中還需注意檢測家兔心跳及呼吸情況;②兔胃切除開口不宜過大,一般在5cm左右,如果開口過大一方面不利于家兔傷口愈合,而另一方面容易引起后期感染;③重視動物福利,實驗過程中要遵守3R原則,術后應得到良好護理,家兔膽小怕驚,對聲音敏感,耐寒不耐熱,耐干不耐濕,術后護理必須提供清潔安靜的飼養(yǎng)環(huán)境是保證動物術后恢復和存活率的重要保證。
家兔胃切實驗手術中包含了動物外科手術的基本知識,學生通過本外科實驗能在理論的基礎上更加深入掌握該技能,使學生能夠充分理解手術前的準備、手術過程中的無菌觀念、麻醉方法及麻醉時出現(xiàn)意外的處理、手術的切口和縫合方法等知識,通過動物活體實驗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同情心理,學生充分體會到動物福利,3R原則等抽象概念,本研究為開展類似實驗研究的師生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