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中極其寒冷,平均溫度為-270.3 ℃。在如此寒冷的條件下,空間站能夠保持溫度都很難,為何卻還需要散熱?
熱量的傳遞有三種方式:熱對流、熱傳導和熱輻射。熱傳導與熱對流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只發生在相互接觸的介質之間。熱輻射與前兩者明顯不同——熱輻射可以“隔空”進行傳遞。熱對流和熱傳導的傳熱效率較高,而熱輻射效率較低,散熱過程也更慢。我們以雙層真空保溫杯為例:雖然熱傳導散熱較快,但熱水裝入雙層真空保溫杯后,因為熱水熱傳導的介質(空氣)被保溫杯壁隔絕,所以保溫杯幾乎無法散熱,于是熱水在保溫杯中可以長時間維持熱度。
太空是一個真空環境,因此空間站就像真空保溫杯,無法通過熱傳導和熱對流與外界交換能量,只能通過熱輻射散熱。而熱輻射散熱的速度很慢,空間站上又有大量設備運行,會不斷產生熱量,因此空間站散熱是一大難題。目前采用的空間站散熱方法是為空間站安裝大量散熱片來向外輻射能量,從而對設備進行降溫,同時配合冷卻循環系統對熱量進行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