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子櫻
摘 要: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對陸巷古村落的經濟發展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尤其是對其經濟主要支柱——旅游業的發展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因此,探索疫情常態下陸巷古村的綠色經濟開發與建設,對于推進江南古村落抗疫和旅游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根據疫情前后陸巷古村經濟建設與生態利用情況,對未來疫情常態下陸巷古村落綠色經濟建設進行預測,從多方面給出綠色經濟可持續開發與建設的建議,并有針對性地提出發展策略。
關鍵詞:陸巷古村;綠色經濟;疫情常態
中圖分類號:F327?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27-0030-03
一、陸巷古村基本概括
被譽為“太湖第一古村”的陸巷是蘇州吳中東山鎮的一個小村子,其中保存著明清時期的古建筑三十余幢,它坐落于太湖之畔,背山面湖,是一座明清廳堂建筑保存較為完好的古村落,因村中有六條直達太湖的巷弄而得名。明代正德年間宰相王鏊的故里就是這里,《橘子紅了》的拍攝地也是這里。
(一)地理位置及其自然成因
陸巷古村落的地理位置在古村落選址方面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典范。陸巷古村西靠嵩山,北面寒谷山,南臨箭浮島,與西山相望。由于受到太湖水和兩山的影響,村落的熱量充足、降水充沛,雖地處東山后山,但據說每年植物開花時期都要早于前山。
蘇州東山前山的古村落大多伴隨著時間的遷移,受到大規模的開發而被破壞殆盡。陸巷古村雖然坐落在蘇州東山的后山,但先民們充分尊重自然法則,根據天然的地理條件順勢而就,其地理位置的選擇,是它現今依然保存完好、保持著原始風貌的重要原因。
(二)現階段經濟建設面臨的新境遇
2020年新冠疫情的暴發對陸巷古村經濟建設與開發的影響比以往沖擊都更為嚴重,其中旅游業受損最為顯著,其恢復期亦將遲緩而漫長。在疫情逐漸常態化的新形勢下,從供求兩端來看,旅游消費者受疫情影響產生心理變化,報復性旅行并不會持續出現,相較于境外旅行與長途旅行,省內旅行和短途旅游將更受人們青睞,而相較于出團游,自由行或將成為熱門旅行形式。為總結當前經驗,從多個角度提出新策略以解決危機,勢必要不斷完善疫情防控,準備好疫情常態下陸巷古村的綠色經濟良性復蘇。
二、疫情常態下陸巷古村落經濟建設面臨的新問題
(一)建筑狹窄緊密,不利于疫情防控
“一街六巷三港”的格局是陸巷古村的分布特點,據記載,原陸巷古村就是由六條巷弄組成的。作為典型的江南水鄉,陸巷古村很難在密集建筑當中避免人群聚集,因此防疫工作勢必作為綠色經濟建設中的重中之重。原村民村域與景區村落交融,村內老年人較多,而景區又造成人員流動性強,因此具有一定的隱患。
(二)開發程度不深,村落名氣亞于周邊景區
江南水鄉原始村落的開發基本已經飽和,烏鎮、周莊、同里、南潯古鎮較早成名的古村已大有名氣,且均離蘇州陸巷古村不遠。在吸引外地游客長途旅行這一點上,陸巷古村較為吃力。就蘇州市市區而言,缺少地鐵和公交直達景區,交通的不便利導致了非自駕旅客的望而卻步。加之陸巷古村為保護歷史文化遺址,不得大力開發、改變其原始相貌,使得其對游客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三)新冠疫情對支柱產業打擊較大
陸巷古村的支撐產業是文化旅游業,其主要的開發都與文化旅游宣傳、旅游設施建設相關。疫情的暴發在全國范圍內對旅游業造成了很大的沖擊,雖然國家文化和旅游部發布通知,允許有條件的部分地區恢復團隊旅游,但未必會引來報復性消費的旅游熱。隨著時間推移,2021年雖然迎來了旅游市場的恢復期,但“安心游”仍然是眾多以旅游業為主要支柱的古村落所共同瞄準的目標,游客的分流與減少為陸巷古村落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壓力。
三、陸巷古村落的經濟開發和生態保護借鑒
(一)古人對陸巷古村生態環境的利用與經濟建設
依《東山鎮志》所言,在秦朝時期這里就產生了集市,集鎮到了宋代已經初具規模。根據《震澤篇》記載,無論是東山前山還是東山后山的原居民,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與東山和太湖水相伴,他們辛勤勞作、勤勞樸實、奮斗不息。當然,有著悠久歷史的東山還是戰亂的世外桃源,由于地處偏僻,遠離城市,很多人都選擇遷徙來這里躲避戰爭紛亂,更在北宋南遷的這個歷史時期出現了最大的一次外來人口的流入。由于受到自然災害、社會動蕩等影響,越來越多的居住于東山的百姓為考慮生計外出經商,一生漂泊在外,直到晚年才回到故鄉大興土木。
(二)陸巷古村的綠色經濟建設階段性進程
陸巷古村落的生態環境相當優異,其土壤厚實肥沃,適合農田耕種與植被生長,靠近湖畔水源充足,是丘陵地區的居民生活的最佳選擇。
陸巷古村落在不斷加強綠色經濟建設和生態文化保護的過程中,逐漸定位為“南渡遺地,灣居古村”,這離不開政府與民間資本的攜手共建。2006—2007年,江蘇省實現了對全省古村落村莊的整治規劃,蘇州東山陸巷古村落也在這一建設規劃之列,在這兩年間,蘇州市規劃局為陸巷古村規劃了三個層次的保護范圍。2011年,蘇州市規劃局在官網公布了對陸巷古村相關歷史文化遺址的最新規劃,對陸巷古村實行分級與分層次保護,確定了村莊布點及規模,以及產業發展和旅游設施情況,并對古村落范圍內的歷史文化遺產進行協調保護。政府的宣傳力度逐漸加大,人們逐漸開始關注到這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古村落,慕名而來的旅客和研究學者與日俱增。
四、陸巷古村落在疫情常態下開發綠色經濟的對策建議
(一)重視以大學生為主的青年群體的旅游消費拉動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旅游逐漸變成了當代青年生活中的一味調節劑,周末學習工作之余的放松,節假日和家里人外出度假都成了人們享受休閑時光的選擇。截至2018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國高等學校共計2 879所,全國共有在校大學生2 695.8萬人。可見,中國以大學生為代表的青年群體旅游是一個巨大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