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凱茹
摘 要:電子商務交易有別于傳統的商務交易,在民商事主體層面表現尤為突出。隨著社會經濟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電子商務面臨諸多新的挑戰,在此背景下,民商法對于電子商務交易全過程發揮著重要的法律約束作用。文章對民商法視角下電子商務當前面臨的主要挑戰予以分析,并從明確民商事主體地位、權利與義務、電子商務法的制定、仲裁機制建立與完善、電子商務交易管理以及電子商務詐騙信息共享等多個層面提出民商法視角下電子商務的創新研究策略,為民商法在電子商務領域的創新和完善提出理論參考。
關鍵詞:電子商務;民商法;創新
一、民商法創新對電子商務的重要性
電子商務的發展改變了傳統的交易方式,使人們的生活習慣、生產力發展得到極大改變。隨著電子商務運行機制的不斷完善,其發展模式和發展環境也在不斷發展和變化,當前,電子商務在主體和流通環節都已經歷了多次重大的調整,因此需要民商法對于電子商務交易前、中、后各環節進行約束、規范以及解決出現的問題,以達到規范電子商務市場的目的。民商法對電子商務交易的規范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在交易前對商家提供產品的質量、性能、使用方式等內容描述等要求其真實性,經營行為的規范性和合理性,同時也對電子商務交易主體的信用情況進行一定的信用監督;在交易中民商法對電子商務交易的主體具有重要的約束管理作用,對雙方行為進行規范,保障買家和賣家雙方的合法權益不被侵犯;在交易后民商法要求商家有保障買家個人信息不被泄露、侵犯的義務,除此之外對于電商平臺上的電子簽章、電子合同的法律效力的有效施展;商品的交易后續服務保障等,民商法在這些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約束監管作用。
二、民商法視角下電子商務當前面臨的主要挑戰
電子商務交易主體與傳統的商務交易有著較大的區別,電子商務民商事主體除買賣雙方外,還包括物流配送、網絡服務平臺等,新交易主體的加入也伴生了新的法律問題出現。例如,對比傳統民商事主體準入,電子民商事主體準入規范性尚不夠嚴謹,電商經營方在準入條件、設立程序、經營范圍界定等方面缺乏規范性,是因為電商是依托互聯網的商務交易行為,通常情況下其經營活動具有多元化、跨行業、跨地區的特點,建立嚴謹的準入體系更為復雜難度更高。此外,關于電子商務中的權利救濟問題,若出現電子商務交易中侵權、違約、利益受損害等情況,由于網絡虛擬平臺上的電子商務交易和傳統交易差異較大,民商法關于傳統交易的救濟方式并不全適用,完善網絡救濟機制勢在必行。
三、民商法視角下電子商務的創新策略
(一)明確民商事主體地位、權利與義務
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明確民商事主體的地位、權利以及義務是非常重要的,對于保障網絡交易安全,降低交易糾紛發生概率的一項重要工作。在明確電子商務活動中民商事主體地位、權利以及義務的過程當中,首先必須要確認虛擬主體的民事主體地位。由于虛擬主體大多是以數據的形式存在的,這也就給主體身份識別帶來了較大的難度。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必須要承認網絡當中的虛擬主體的合法性,通過制定相應的法律規章制度,能夠有效達到這一目的。基于此,我們可以在先進計算機技術的支撐下,建立電子身份證,然后相應的機構做好對電子身份證的授權以及管理維護工作,這樣一來,在網絡中這些虛擬的主體也就具備了合法性。倘若管理機構沒有對虛擬主體進行身份認證,那么所進行的一系列的交易,也就成為無效交易,從民商法本身來說是不受保護的。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電子身份的法律保障必須要完善,對于非法冒用、入侵電子身份的行為,應從法律層面予以規制,要及時進行懲罰,必須要追究其責任。綜上,只有明確了電子商務的各民商事主體地位,才能更好的明確各方的權力與義務,才能更好的保障電子商務交易的合法合規。
(二)加強電子商務法的制定
制定一套完善的電子商務法具有重要意義,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電子商務的法律保障效果。但是,通過實際的研究分析我們發現,當前我國電子商務法仍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構建更加健全的電子商務法,就必須要積極的創新優化傳統電子商務法,針對其中所存在的不足,及時進行淘汰,并充分結合當前我國實際國情以及需求,制定更加健全的電子商務法。除此之外,還要進一步強化技術和法律制度的建立。在技術方面,構建一套完善的識別系統以及管理制度,認真做好對買賣雙方身份的驗證工作,并及時告知雙方。在法律方面,應構建完善的電子商務法制度,確保買賣雙方電子信息安全,避免出現泄露。
(三)加強仲裁機制建立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電子商務交易主要是利用網絡設備來展開交易的,整個過程存在著較強的虛擬性。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更好地保障電子商務交易的安全性,建立權利仲裁機制顯得尤為重要,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交易糾紛以及交易詐騙現象的發生概率,使得電子商務交易能夠安全、有序進行。在實際的建立過程當中,可以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成果,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并充分結合實際需求建立仲裁機制,為電子商務交易的安全進行提供更加強有力的保障。
(四)完善電子商務交易管理
電子商務交易主要是以互聯網為載體進行的,其在法律監管上相較傳統的商務交易存在一定的風險,利用民商法來創新電子商務發展,可有效填補法律空缺。例如,電子商務交易主要依賴的是交易憑證,但是從現有的法律層面分析,單純依靠交易憑證在發生糾紛時并無法作為案件處理的證據來幫助進行案件分析。雖然當前我國正在大力推進電子簽名法的完善,也在部分區域開始試運行,例如海關總署規定從2021年的2月1日起,符合法定要求的電子憑證與紙質憑證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但是對于電子商務來講,電子商務交易管理仍不夠完善,應加快推進涉及全領域的電子交易憑證認可機制,并將電子交易憑證納入民商法的取證許可范圍,同時要對電子交易憑證予以統一,便于識別、認證及統一管理。當出現相關交易糾紛,可將電子交易憑證納入主要的證據范圍,這樣一方面規范了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買賣雙方的行為規范,同時也為電子商務的民商法管理科學化、有效化提供新的途徑。
(五)電子商務詐騙信息共享
電子商務的發展催生了諸多新行業的快速發展,但是隨之而來的詐騙形式也必須予以警惕。網絡詐騙本身具有隱蔽性,涉及到電子商務的網絡詐騙形式多樣,例如刷單詐騙、退款詐騙等讓人防不勝防,在對其進行打擊上也面臨取證等諸多困難。例如,網絡詐騙犯罪分子可采用流竄作案等多種非法手段獲取非法利益,由于詐騙發生后一般是屬地予以受理,對犯罪分子的信息掌握較少,無法在第一時間掌握關鍵信息,案件的偵破需要投入大量資源。流竄作案的形式也加大了在其他趨于和平臺再次作案的可能性,基于此,可采取電子商務詐騙信息共享形式對電子商務詐騙予以遏制,通過對網絡詐騙犯罪信息的共享,在幫助辦案人員進行案件突破的同時還可以對預防網絡詐騙犯罪,突破區域犯罪特征有重要的輔助作用。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極大促進了我國經濟的增長,但是這其中所存在的一系列的安全問題,我們也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民商法作為保障電子商務交易行為、流程安全的重要法律,新形勢下必須要充分結合電子商務發展的實際狀況,積極做好創新、完善工作,進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自身的價值作用,確保電子商務交易安全,促進電子商務行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熊世坤.淺析電子商務背景下民商法的應用與創新[J].法制與社會,2021(24):187-188.
[2]孫富華.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電子商務發展與民商法的創新[J].法制博覽,2021(16):90-91.
[3]呂智霞.民商法在電子商務發展中的創新應用[J].西部學刊,2020(10):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