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縱觀歷史,人類一直在與流行病做斗爭,瘟疫等傳染病也一直與人類“相伴而行”。然而人類對病毒造成的影響總是很“健忘”,如瘟疫流行曾造成的破壞,到21世紀已經基本被人類遺忘了。如今,迅速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生命損失和經濟損失,這嚴肅地警示人類,傳染病大流行依然是人類生存面臨的重要威脅之一。立足于2020年蔓延全世界的新冠病毒,作者創作了這本書,為讀者提供了針對熱點問題易于理解的解釋。這是一本寫給大眾閱讀的關于病毒和人類免疫系統的科普書,書中也會解釋人類免疫系統是如何對抗病毒、所謂流行病模型的科學依據,以及疫苗和各種療法是如何起作用的,讓我們了解病毒的同時也對未來有可能發生的病毒暴發做好充分準備。此書共有7個章節,通過對病毒的知識、病毒和大流行的監測、病毒免疫、病毒傳播和緩解、抗病毒療法及疫苗等內容的闡釋,為我們公共衛生政策的制定及普通人更加“了解”流行病提供了基礎。
此書的兩位作者都是免疫學方面的專家,他們將科學原理的解釋和與新冠病毒的斗爭及科學背后人物的故事交織在一起。他們講述了天花的根除——這是疫苗和公共衛生環境提升的共同勝利;討論了微生物病原體;描述了我們對現代大流行病的了解,包括病原體如何傳播、如何控制它們及如何治療它們。
此書誕生于人們需要科學答案的時刻,它為我們冷靜客觀地看待新冠肺炎提供了科學依據。正如作者在書中提到的:“我希望讀者能夠在閱讀完本書后成為此次全球疫情中明智的參與者,能夠相互支持,堅定地向著此次戰役的勝利前進。”
作者阿勒普·查克拉博蒂(Arup K. Chakraborty),現為麻省理工學院(MIT)化學工程教授和物理化學教授,也是醫學工程與科學研究所(Institute for Medical Engineering and Science)創始主任。他是拉貢研究所的創始成員,目前的工作旨在將免疫學和物理工程科學結合起來,并于近年在生命科學交叉領域獲得眾多獎項。另一作者安德烈·肖(Andrey S. Shaw),免疫學家,是Genentech免疫與腫瘤領域的工作人員,在美國圣路易斯的華盛頓大學和圣弗朗西斯科的加利福尼亞大學擔任兼職教授。
譯文主審張文宏,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內科學系主任,兼任上海抗擊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常委兼秘書長、中華預防醫學會感染性疾病防控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內科醫師分會副會長、上海市醫學會感染病專科分會前任主任委員、上海市醫師協會感染科醫師分會創會會長、《中華傳染病雜志》總編輯、《微生物與感染》執行主編、國際醫學期刊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副主編。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上海科普教育創新獎——“科普杰出人物獎”、2020年“美教師”等。其帶領華山醫院感染科連續十年在全國專科排行榜名列前茅。
譯者張潞,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臨床八年制醫學博士,曾于華山醫院感染科學習工作并在2019年赴新西蘭進行臨床交流學習,曾擔任斯里蘭卡國際志愿者。其主要研究領域為肺結核診斷延誤分析,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多篇文章,累計影響因子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