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萍萍
(福建省泉州幼兒師范學校附屬幼兒園,福建泉州 362000)
“借形想象”立足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引導幼兒主動挖掘并發現新的角度,在為幼兒提供一個明確發揮范圍的基礎上,激發幼兒的想象能力。生活化材料是培養幼兒借形想象能力的重要支架,是貼合幼兒生活、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特征、能夠滿足幼兒興趣需求的材料。教師利用生活化材料發展幼兒借形想象能力,不僅可以激發其關聯性想象能力,還能幫助幼兒建構立體思維,真正將美術活動融入幼兒的生活中。
另外,生活化材料的使用,也為幼兒提供了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的空間,能夠發展幼兒的審美能力、鑒賞能力與表達能力,并最大限度地激發幼兒的學習潛能,促進幼兒形成借形想象的思維能力。而“動物舞會”就是一種基于幼兒的興趣,培養幼兒借形想象能力的活動。在活動中,教師借助“一次性盤子的化妝舞會”這一情境,以“各種各樣的盤子”為想象創作的載體,通過先認知后創作的教學方式培養幼兒的想象能力。具體而言,教師先讓幼兒觀察盤子的外形特征,并大膽想象,然后讓幼兒了解輔助物,嘗試用輔助物進行裝飾,最后師幼共同分享作品,梳理創作經驗。在課程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了各種材料,讓幼兒在寬松的氛圍中自由地進行想象創作,獲得借形想象的基本經驗,從而提升幼兒的借形想象能力,同時讓幼兒感受到了創作的樂趣。下面結合具體教學案例,分析如何利用生活化材料培養幼兒的借形想象能力。
“低結構”美術材料,是指結構松散具有隨意性、用法簡單具有創造性、可塑性強具有靈活性的一種材料[1]。在發展幼兒借形想象能力的美術活動中,低結構美術材料是引導幼兒表達自我認知與發展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它的使用理念與陶行知先生“六大解放”指導理論中的“教師要解放孩子的大腦、雙手、雙眼、嘴巴、空間及時間”的觀念不謀而合,旨在使幼兒在適宜的空間內,利用充足的時間通過動腦、動手、觀看、討論的方式,用各類低結構材料進行借形想象及繪畫創作,構造出一幅幅具有個人色彩的美術作品。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幼兒在層次分明與創新性較強的低結構材料運用中,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操作、改變與創作,在提升幼兒動手能力的同時,充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讓幼兒體會到自由創作的快樂。
例如,在大班“動物舞會”活動中,我們為幼兒準備了紐扣、瓶蓋、羽毛、罐子、海綿等低結構類生活材料,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把各種各樣的材料進行組合與創作,從而培養幼兒的借形想象能力。比如,將瓶子用剪刀剪開制作涂色類型的企鵝,利用拓印、染色或色彩組合等多種方式將瓶蓋進行組合來制作小蝴蝶,運用擰、綁、夾等方法將海綿創意制作出小貓、小魚、毛毛蟲等。提供此類可以隨意進行自由組合的低結構材料,既可以滿足幼兒掌控材料的需求,又可以啟發幼兒的智慧,最大限度地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引導幼兒創作出極具個人魅力的優秀作品。
大自然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中提出,教師要帶領幼兒多接觸大自然,發現生活中的藝術美。由此可見,教師在引導幼兒進行藝術創作、提升幼兒審美情趣、培養幼兒借形想象能力時,可與自然類材料相結合,培養幼兒主動探索、大膽嘗試的心理,讓幼兒在自由寬松的環境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并用自己喜歡的創作方式創造美與表現美[2]。這樣,教師在培養幼兒想象能力的同時,更注重幼兒的個體差異,能滿足不同幼兒的發展需求。此外,教師利用自然類生活化材料,能夠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在提高幼兒審美能力的同時,也能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大自然的了解,并使幼兒借助原生態的材料無壓力地進行觀察、發現與創作,進而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例如,在大班“動物舞會”活動中,我們為幼兒準備了香蕉、橘子、小石頭、松果、樹葉等自然類生活材料,以此來培養幼兒的借形想象能力,如利用石頭擺出了小貓的身體、利用香蕉制作了長頸鹿的脖子,利用樹葉做了小魚的身體等。在這個培養幼兒借形想象能力的活動中,我們讓幼兒將自然環境中的落葉、樹枝、果實、石頭等作為想象的材料,在材料的使用中提升自身的想象力及創造力,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想象能力與創新能力,避免作品單一化與局限性,進而提升幼兒借形想象能力。
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也是幼兒日常生活中進行學習與游戲的重要動力。《綱要》中指出,教師要將幼兒的需求及興趣與教學活動相結合,為幼兒設計多類型的活動。由此可見,教師在培養幼兒借形想象能力時,要從幼兒的生活入手,發掘生活中隱藏的有趣的可以發展幼兒借形想象能力的材料與資源。在活動的具體實施中,教師可以選擇幼兒生活中較為常見的材料,設計讓幼兒感興趣的美術活動。這種將生活材料作為幼兒藝術想象與創造的源泉的策略,不僅能夠豐富幼兒的感知經驗與體驗,提升幼兒的認知能力,還能讓幼兒在活動中充分發展自己的創造性思維,提升借形想象能力[3]。
例如,在大班“動物舞會”活動中,為了讓幼兒更好地感受、理解此活動,我們便以秋風姐姐的禮物為線索,利用幼兒生活中常見的絲巾與風來激發幼兒的興趣,引導幼兒進行借形想象與借物想象,使幼兒創造出具有獨特個人風格的有趣作品。教師利用幼兒感興趣的材料,能夠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幼兒在理解中激發借形想象和創作的興趣,進一步提升了借形想象能力。
綜上所述,借形想象能力在幼兒的美術活動中發揮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所謂“承上”,即培養幼兒的模仿思維能力,所謂“啟下”,即發展幼兒的創造思維能力,這兩種能力都是幼兒時期至關重要的能力。而利用多種類型的生活化材料培養幼兒的借形想象能力對幼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豐富幼兒的想象力,還能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使幼兒獲得全面發展。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要重視幼兒借形想象能力在幼兒美術活動中的作用,為幼兒提供多種生活化材料,讓美術活動與幼兒生活相結合,從而達到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