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繼響
(灌云縣優撫門診部內科 江蘇 連云港 222200)
醫療人員指出,作為常見消化系統惡性腫瘤之一,胃癌對于患者健康的影響相對較大??偟膩砜?,作為起源于胃部黏膜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胃癌可對患者消化系統功能造成嚴重影響,若不能及時進行合理干預,則不利于患者生命安全的充分保障[1]。從患者角度分析,疾病初期,患者往往伴有惡心、嘔吐以及食欲不振等與潰瘍性疾病類似的上消化系統癥狀,基于此,相關疾病往往難以得到患者的及時重視,從而不利于疾病的盡早控制。隨著疾病的不斷發展,患者可陸續出現腹部疼痛、乏力、黑便以及嘔血等癥狀,繼而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2]。在臨床過程中,針對胃癌患者,醫療人員主要采用手術與放化療相結合的方式對其進行干預。大量實踐表明,通過手術治療工作的順利開展,醫療人員可以幫助患者進一步實現對于病灶組織的合理處理,對于患者健康的充分維系具有良好的促進意義。與此同時,在手術結束后,通過化療工作的合理配合,醫療人員可以進一步幫助患者實現對于殘存癌癥細胞的合理控制,對于患者健康的保障至關重要[3]。近年來,通過有效結合中醫理論知識,醫療人員針對老年胃癌術后化療患者治療方法進行了合理的探索,從而有效推動了四君子湯加減療法在臨床過程中的應用。本文針對該療法的應用價值進行了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取2020 年5 月—2021 年3 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老年胃癌術后化療患者60 例,采用隨機方式分為兩組。對照組男20 例,女10 例;年齡61 ~79 歲,平均年齡(66.14±2.47)歲;在疾病類型方面,低分化腺癌10 例,中分化腺癌14 例,高分化腺癌6 例。研究組男19 例,女11 例;年齡60 ~79 歲,平均年齡(66.12±2.33)歲;在疾病類型方面,低分化腺癌9 例,中分化腺癌12 例,高分化腺癌9 例。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次研究內容知情,并自愿簽署同意書。兩組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較。
對照組采用恩丹西酮進行治療,藥物由常州蘭陵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19980012,藥物用法用量為:在患者進行化療前30 min 進行靜脈滴注給藥,使用劑量為8 mg,用藥頻率為1 次/d,連續治療時間為2 周。
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使用四君子湯加減進行治療,四君子湯基本方劑如下:炙甘草6 g;雞內金12 g;黨參、姜竹茹、姜半夏、茯苓、炒白術、炒二芽以及豬苓各15 g;淮山藥20 g;薏米仁30 g。在這一基礎上,針對伴有腹瀉癥狀的患者,加用五味子10 g,肉豆蔻15 g;針對伴有口腔潰瘍的患者,加用板藍根與黃連各15 g;針對伴有大便干結的患者,加用肉蓯蓉、當歸以及牛膝各15 g;上述藥材用水煎制后服用,使用劑量為1 劑/d,分早晚兩次服用,連續治療時間為2 周。
在本次研究中,將患者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率、生活質量以及治療滿意度作為觀察指標。治療效果依據患者表現分為顯效、有效以及無效。顯效表示患者腹痛腹脹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有效表示患者腹痛腹脹等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無效表示患者腹痛腹脹等臨床癥狀無變化或出現加重。不良反應包括便秘、惡心嘔吐、腹瀉以及潰瘍加重。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量表進行調查,患者得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質量越好。治療滿意度采用滿意度量表調查,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以及不滿意。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例)
研究組不良反應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率比較(例)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均得到了顯著提升,研究組優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 s,分)

表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 s,分)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30 48.74±2.74 85.91±3.52對照組 30 49.96±2.66 74.85±3.29 t 1.750 12.573 P>0.05 <0.05
研究組治療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滿意度比較(例)
相關調查顯示,近年來,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胃癌在我國臨床過程中的發病率出現了大幅升高的趨勢,從而對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構成了嚴重的影響與威脅。對于老年群體而言,由于受到年齡因素的影響,多數患者身體素質處于弱化狀態,基于此,其在治療過程中的耐受性往往相對較差,進而不利于患者治療效果的充分保障。在臨床過程中,由于受到胃癌問題的影響,患者可出現便血與腹部疼痛等臨床癥狀[4]。就目前而言,為了有效實現患者健康的維系,醫療人員主要采用手術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在手術結束后為了進一步實現對于癌癥細胞的合理控制,醫療人員通常選用化療的方式對患者進行輔助強化治療。在此過程中,為了實現患者健康的合理保障,醫療人員主要采用西藥對患者進行合理干預。其中,作為常用化療治療藥物之一,恩丹西酮可以有效實現對于人體嘔吐中樞的抑制,從而有效實現對患者不良反應的合理抑制[5]。與此同時,有研究表明,該藥物還可以有效實現患者胃腸道蠕動功能的合理優化,對于便秘癥狀的緩解具有良好的指導意義。然而,單一藥物治療在臨床過程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提升?;诖耍陙?,隨著中醫理論的不斷發展,大批醫療人員結合中醫理論知識針對患者治療方法進行了深入的探索[6]。在中醫理論中,將胃癌術后患者不良反應歸納為脾氣不足與腸胃損傷等范疇。在治療問題上,醫療人員主張有效幫助患者實現脾胃功能的調理,從而為患者預后健康的恢復提供幫助。在這一問題上,通過對中醫典籍進行查閱,醫療人員提出了使用四君子湯加減對患者進行治療的方式[7]。在該組方中,茯苓有利于健脾滲濕;白術有利于益氣助運;黨參有利于健脾養胃,甘溫益氣;雞內金與炒二芽有利于實現消食運化的目的;薏米仁與淮山藥有利于健脾除濕;姜半夏與姜竹茹有利于理氣和中;炙甘草有利于實現對于上述藥材藥性的合理調和,對于方劑整體治療效果的優化具有良好的促進意義[8]。與此同時,通過依據患者不同臨床癥狀進行藥材的加減,有利于實現患者治療效果的合理優化,對于患者健康的充分保障具有良好的促進價值。本次研究數據顯示,通過應用四君子湯加減進行治療,患者治療效果得到了顯著提升,與此同時,其不良反應發生率合理降低。在生活質量與治療滿意度方面,患者的相關指標均得到了顯著提升。
綜上,在老年胃癌術后化療患者治療過程中,為了進一步實現患者健康的合理保障,醫療人員積極應用四君子湯加減對患者進行治療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