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仕富
(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 桂林高鐵工務段,工程師,廣西 桂林,541000)
南寧局集團公司桂林高鐵工務段(下稱桂林高鐵工務段)管轄貴廣客專正線410.627 km,其中隧道101座,隧道累計長度208.5 km,占正線總長51%。沿線穿越高山深壑,喀斯特地貌遍布,山體巖溶裂隙發育,地下水豐富。貴廣客專自開通以來,因隧道排水系統病害導致隧道漏水10次、軌道板上拱6次,對行車秩序造成較大干擾。因此,探索有效預防性整治措施,減少隧道內滲漏水、軌道板上拱和襯砌開裂掉塊等次生病害發生,既是重要任務也是重要攻關課題。
1.1 基本情況高速鐵路雙線隧道洞內一般設置雙側排水溝加中心水溝,襯砌背后設置環向、縱向盲溝。環向盲溝直徑50 mm每8~10 m一條;縱向盲溝直徑100 mm根據襯砌長度確定,每板上下行各一條,設置于仰拱和拱墻結合部。環向、縱向盲溝均直接接入側溝,將襯砌外地下水引入洞內側溝,經側溝的匯集后再由側溝和中心溝排出洞外。
1.2 存在主要問題
1.2.1 堵塞和失效排水系統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側溝、中心溝淤積堵塞,排水盲溝堵塞、失效或未按設計布設等問題,其中排水盲溝堵塞主要分為三種情況:一是襯砌背后排水盲溝因施工過程防水板位移,混凝土灌注進入盲溝,造成盲溝堵塞。二是側溝旁盲溝出口施工過程臨時封堵未鑿除清理,造成盲溝堵塞。三是山體地下水鈣化物、礦物質等結晶沉淀,造成盲溝堵塞。
1.2.2 可預見的次生病害側溝、中心溝淤積堵塞可能造成排水不暢或是水沖道床。盲溝堵塞,將導致襯砌背后地下水水位抬升,水壓升高,可能造成以下三個方面次生病害:一是拱部襯砌防水質量不良時,將出現滲漏水病害;二是仰拱、仰拱填充層質量不良時,可能出現軌道板上拱;三是襯砌存在施工冷縫、防水板切割二襯等結構病害時,將出現應力集中,導致襯砌開裂,甚至于襯砌掉塊等嚴重病害。
1.2.3 養護維修難度大設計隧道洞周排水采取環向、縱向線性盲溝進行排水。工務部門僅能對排水盲管口進行疏通,且疏通的難度大。對于整根排水盲管,如內部出現了施工期間混凝土堵塞,將無法疏通和清理。
2.1 主要整治措施針對排水系統存在的問題,中心水溝或側溝出現淤積堵塞時,安排清理疏通即可。環向、縱向排水盲溝出現淤積堵塞或失效時,針對孔口部位可采用鋼釬、下水管疏通器等進行疏通。襯砌背后盲溝出現堵塞,無法進行疏通和清理,為防止洞周水壓升高造成次生病害,需要及時打設減壓孔,減壓孔設置于襯砌邊墻、側溝底、中心溝底,見圖1。針對地質條件特別不良,且富水地段,可采取增設泄水洞、集水廊道等措施進行整治。

圖1 減壓孔示意圖
本文以胡山隧道襯砌漏水、中心水溝涌水和其嶺隧道軌道板上拱病害整治為例,對桂林高鐵工務段常見隧道排水系統病害的整治方法進行具體分析。
2.2 胡山隧道漏水涌水病害整治
2.2.1 工程概況貴廣客專定江線路所至陽朔站間胡山隧道(起止里程:K436+291至K440+403),全長4 112 m,為雙線隧道,軌道結構采用雙塊式無砟軌道。隧道最大埋深約390 m,淺埋段埋深僅60 m,山體主要為灰巖,巖溶很發育,節理裂隙發育,洞頂地表有一四面環山盆地,雨水下滲。屬貴廣鐵路初步設計批復的八座I級風險隧道之一。
2.2.2 病害情況及原因分析2015年5月15日,胡山隧道K439+728兩線間中心溝向上涌水,水溝蓋板被沖開,水柱高約3 m,順線路方向弧形噴射長度8 m。K439+698至K439+970隧道襯砌滲漏水嚴重,其中K439+768下行左側邊墻襯砌處噴出水柱2 m長,距隧道出口100 m范圍內側溝及電纜溝水漫至蓋板頂。見圖2。

圖2 (a)中心水溝涌水

圖2 (b)襯砌漏水
經現場勘察分析可知,病害原因主要是隧道滲漏水地段山體巖溶發育,落水洞、溶隙多,設計未對落水洞、溶隙等排水未做有效處理,且部分襯砌背后排水盲溝堵塞、失效加劇隧道漏水、涌水病害發生。
2.2.3 病害整治及效果針對胡山隧道K439+728兩線間中心溝向上涌水、K439+698~+970襯砌滲漏水問題,采取隧道底部增設泄水洞(泄水洞長831 m,截面為4.7 m:×3.3 m)、隧道內襯砌邊墻腳增設減壓孔(直徑80 mm)、邊墻開槽埋管引排和拱部封堵等措施進行綜合整治。現場施工整治完成后,未再發生涌水、漏水問題。見圖3。

圖3 (b)整治后現場照片

圖3 (a)泄水洞
2.3 其嶺隧道軌道板上拱
2.3.1 工程概況貴廣客專三江南至五通站間其嶺隧道(起止里程:K361+654~K368+701),隧道全長7 047 m。軌道結構采用雙塊式無砟軌道。軌道板上拱病害處于圓曲線內,曲線半徑5 500 m。地表為剝蝕中低山地貌,絕對高程390~1 000 m,相對高差最大達700 m,自然坡度一般10~45°,局部形成陡崖,植被發育;上覆0~3 m粉質粘土,局部稍厚,洞身巖層為震旦系長安組(Z1c)泥質砂巖、板巖互層,中厚層夾薄層狀,巖質較堅硬,節理較發育。
2.3.2 病害情況及原因分析2016年9月5日13時16分,D2817次列車司機報,貴廣客專三江南至五通站間下行線K364+500至K364+800地段晃車,局行車調度隨后封鎖區間下行線,要求安排檢查線路情況。經現場檢查,發現以下問題:一是軌道板上拱,通過軌道相對測量,下行線K364+770左高低10 m弦4.1 5mm、右高低10 m弦4.6 mm。二是填充層裂縫,其中下行線右側K364+767~+793填充層存在長達26 m縱向裂縫,裂縫最大寬度達10 mm,上下錯層最大5 mm。三是軌道板裂紋,K364+768橫向裂紋貫通上、下行軌道板,裂紋最大寬度1.5 mm;K364+773橫向裂紋貫通上、下行,寬0.6 mm。四是隧道排水盲溝未按設計施做,檢查該段300 m范圍共計25版襯砌,設計排水盲溝口150個,實際僅有盲溝口48個。見圖4。

圖4 (c)盲溝口堵塞

圖4 (b)填充層開裂

圖4 (a)軌道測量數據圖
經現場調查分析可知,主要原因是隧道二襯背部的排水體系堵塞失效,受強降雨影響,大量雨水下滲后通過斷層溶隙匯集到隧道周圍,導致水頭壓力急劇上升,水從隧道仰拱薄弱處所滲透至填充層,導致下行線K364+500至K364+800填充層底部水壓較大,擠壓填充層,造成填充層及軌道板開裂,并抬高軌道板,動車在高速運行的情況通過該地段出現晃車。
2.3.3 病害整治及效果其嶺隧道K364+500~+800軌道板上拱病害,主要采取以下幾個措施進行整治:一是對軌道進行測量和精調。二是在該地段襯砌邊墻、側溝、中心溝內打減壓孔,降低洞周水壓力。三是軌道板上植入釬釘固定,并對軌道板與回填層之間注漿,同時采用注漿機表面封堵法進行修復軌道板裂紋。四是加強仰拱填充與仰拱的連接,對K364+500~K364+800段軌道變形較大及現場裂縫、裂紋發育段范圍內無砟道床板兩側仰拱填充頂面打設錨桿,錨桿鉆孔采用Φ 80(或Φ 60),錨桿采用Φ 25中空注漿錨桿,錨桿長5m,錨桿縱向間距5m,每排設置4根。現場施工整治完成后,18、19年測量未再發生軌道板上拱和線路不良問題。見圖5。

圖5 整治前后軌道波形圖
高速鐵路隧道排水系統病害,特別是隧道襯砌背后盲溝堵塞、失效問題,可能造成隧道內襯砌滲漏水、軌道板上拱、襯砌開裂掉塊等嚴重次生病害發生。本文通過對貴廣客專胡山隧道漏水涌水、其嶺隧道軌道板上拱的兩處典型病害進行調查分析,提出科學、合理地病害整治方案,為常見隧道結構安全隱患整治提供指導性意見。
同時,既有高速鐵路隧道襯砌背后排水盲溝易堵塞、失效,且不具備維護性,需要設計部門針對巖溶、富水區段隧道排水系統進行專項設計,保障排水系統有效、暢通,且具備可維護性,才能確保高鐵運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