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特稿●
歐盟視閾下在線平臺中個人數據的增值稅處理/科爾曼·茉莉,劉奇超//1.1
稅收執法說理制度的實證考察與理論闡釋——基于88份稅務行政裁判文書的分析/劉珊//2.1
中國收縮型城市的地理分布、形成原因及轉型發展路徑/劉再起,肖悅//3.1
數字經濟背景下稅務人員執法能力轉型的路徑/韓龍河//5.1
論數字時代來源地課稅的合理性/克雷格·埃利夫,劉奇超//6.1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關于新發展理念的現實邏輯與理論創新/馬艷,李皎//4.1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稅收制度的改革與發展/廖安勇,史桂芬//4.7
● 稅務研究●
筵席稅的轉型與回歸/高桂林,楊雪婧//1.14
“特朗普稅改政策”的溢出效應及中國的應對策略/張錦冬等//1.22
智慧稅警協作下的涉稅犯罪治理研究/雷鑫洪//1.30
土地增值稅立法:目的引入與稅制修正/鄒新凱//1.41
優化營商環境視域下網絡虛構交易的稅法因應/茅孝軍//1.50
稅務處理與稅務處罰關系的法律性質——基于裁判分歧的分析與展開/祝飛宇//1.58
多源流理論框架下消費稅重大調整的動因與時機研究/黃健雄,張勇杰//2.10
我國應對數字服務稅的內在困境與破解之道/陳岱松,蔡麗楠//2.18
向數字巨頭征稅的新稅制之三種制度安排——比較法視野下的分析/梅楨//2.26
我國稅收征管效率的區域差異及影響因素——基于靜動態及空間多維視角分析/郭玲,汪洋//2.34
新個人所得稅法對扣納雙方的影響及應對——基于扣繳人義務及納稅人行為視角/付春//2.42
相互協商程序與我國稅收爭議解決機制的銜接/陳勃//2.48
論以人為本的稅收征管——基于人口視角的分析/潘寧//3.9
論作為宏觀調控主體“準司法權”的稅務機關偵查權/姚子健//3.15
我國稅收中性視域下的稅收負擔和稅收優惠/嚴錦梅等//3.22
疫后社會組織稅收扶持政策的思考與建議/王郁琛//3.32
中日稅務績效管理制度模式比較研究/郭志博//3.39
實質課稅原則與意思自治原則之博弈——基于建偉案的分析/任超,賴蕓池//3.47
OECD最低稅方案的政策目標與我國的實施路徑/薛皓天//4.11
“營改增”對高技術服務企業盈利能力的影響效應——基于雙重差分模型的實證研究/程開明,范華艷//4.23
我國構建稅收事先裁定制度的進展、困難與前瞻/許建標//4.34
區塊鏈賦能稅收征管與稅務籌劃的動態博弈/謝清華,周志勇//4.40
災害的稅法應對:基于個人所得稅法的分析/馮鐵拴//4.48
“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境外稅收法律制度的完善/郭鳴//4.60
重構法治化稅收營商環境的內涵/林溢呈//5.9
慈善信托所得稅制的法律建構/陳鵬//5.17
課稅要素階層化的構想與證成/王昊宇//5.26
大數據驅動下稅收治理創新的理論基礎與未來發展趨勢/王偉域,辛浩//5.34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個人所得稅改革對勞動供給的影響/馮楠等//5.42
中國稅收返還制度述評/安明友,劉若冰//5.49
美國加密數字貨幣的稅收問題研究:從制度設計到納稅征管/張春燕//6.14
涉稅行政公益訴訟制度的實踐困境與完善路徑/孫其華//6.23
論針對企業破產重整豁免債務的所得稅課稅除外/范志勇,李奇//6.30
多邊公約視角下我國對“一帶一路”非居民財產收益課稅問題/林星陽//6.38
數字經濟發展對我國稅收貢獻度的實證研究——基于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視角/馮秀娟等//6.47
● 經濟縱橫●
經濟不確定性對我國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同群效應的影響/陳紅,蔡云鵬//1.65
金融集聚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影響/衣保中,高錦杰//1.74
我國區域金融非均衡發展問題研究/李京蓉//1.82
銀行監管和股東屬性對銀行風險的影響——基于新興經濟體的監管數據分析/丁建臣等//1.89
股權結構與上市公司應計和真實盈余管理行為/黃有為,王繼娜//1.98
企業出口與工資差距——來自中國制造業的證據/湯學敏//2.54
金融發展、對外開放與區域科技創新/趙儒煜等//2.62
虛擬土地進口視角下的中美農產品貿易效益分析/王云鳳,趙玉琪//2.70
全球穩定幣的系統性風險:監管挑戰與應對/鄭丁灝//2.79
山地旅游產業發展潛力評測體系構建與發展路徑研究/劉宏妍,晏富恒//2.89
區塊鏈在政府引導基金管理中的運營機制/沈蕾,陳嘉倫//2.98
中國碳交易市場減排績效的實證研究/朱凡,李天琦//3.54
人工智能政策對我國金融產業效率的影響——基于金融產業資源配置效率視角/梁琳//3.63
禁止投資產業政策:基于《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與《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的比較/徐炎澤,尹成鳳//3.73
國際知識溢出對我國工業行業創新產出的影響/孫洋等//3.80
黃土高原地區的政府治理、生態環境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王國惠,韓克勇//3.89
民營企業與國有資本合作對創新水平的影響/鄒豐華,張晨//3.95
基于全球價值鏈分工的中國服務貿易動態演進與發展特征/龐德良,李佐智//4.66
逆全球化對東北亞區域經濟的影響及我國的應對策略/朱顯平,齊霽//4.74
人工智能背景下我國金融產業技術軌道躍升機制研究/林楠,王印琪//4.80
宏觀經濟視角下施工企業成本控制研究/楊柯//4.87
發債主體長期信用評級質量對審計收費的影響/汪要文//4.93
金融背景董事對企業內部控制質量的影響/閆禹彤//4.100
人民幣匯率與股票市場間波動溢出效應的行業異質性/周佰成等//5.55
我國產業扶貧政策效應研究/董才生,欒添//5.62
我國森林碳匯機制建設對集體林權改革績效的影響/關路等//5.69
民間慈善組織資金運營效率提升路徑研究/曲國麗等//5.77
粵港澳大灣區對外開放影響力的時空演變特征/于洋,李檀//5.83
高管自戀與公司過度投資——基于產權異質性視角/李瑩,曲曉輝//5.91
油價波動下俄羅斯貨幣政策調控效果研究/劉文翠等//5.100
互聯網支付影響綠色消費的效應及催化路徑——從感知到實踐的中介作用檢驗/安家驥等//6.54
高管變更對審計費用的影響研究——基于審計師風險感知視角/王愛群等//6.61
“三權分置”背景下農村土地流轉對農民收入的影響及對策研究/馬乾//6.69
我國區域金融集聚差異對綠色發展的影響/陳愛珍//6.76
農村家庭多維貧困測量及影響因素分析
——基于CFPS2018數據的實證/湯晉等//6.85
新時代國家治理視野下的民間金融規制轉型/余艷清//6.95
● 吉林經濟 ●
吉林省小微企業信貸融資政策落地兌現問題研究/張立等//1.107
吉林省養老產業PPP融資模式研究/王一婷//2.105
哈長城市群高質量發展研究/劉國斌,朱妍妍//3.104
吉林省綠色金融發展問題研究/宋蘭旗等//4.107
東北地區產業結構調整與人才經濟發展的相互影響/王俏,湯檬//5.108
以打造冰雪文旅IP產品賦能吉林省冰雪經濟發展問題研究/張若冰等//6.102
以“多規合一”促進吉林省全域旅游發展研究/靳鵬,盧慧珊//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