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羽,趙興澤
(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 100060)
近年來,大多數城市開始針對老舊街區實施改造規劃設計,但幾乎均采取大拆大建的模式,促使街區物質形態實現短期的優化與完善,但卻忽略街區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因而現行的城市街區改造規劃設計易出現一系列問題[1]。較為常見的問題集中于空間資源浪費、城市街區道路過寬、街區間距拓展引發機動車數量急劇攀升,最終擾亂正常交通秩序。多數城市街區改造規劃設計破壞了原有的綠地及生態環境,由此形成明顯的城市內澇問題。
城市街區綠色改造主要是依托綠色改造理念實施改造設計操作,期望以此不斷優化街區居民的日常出行方式、緩解街區建筑能耗,從而有效節約用水,實現資源利用集約化及氣候持續改善的目標,最終促使整個街區環境的可持續發展[2]。
在城市街區綠色改造規劃設計的具體內容及結構上,首先需要明確街區改善與綠色改造規劃目標的相關性,然后在此基礎上明確街區綠色改造規劃設計的內容,并由此搭建符合城市街區綠色改造規劃設計的總體結構。在結構及內容上,應當注意以下5個方面,如表1所示。

表1 街區綠色改造規劃設計內容及結構
1)街區的功能與空間層面 主要涵蓋街區用地的規劃布局與結構、相關建筑與公共空間及活動空間實施改造。
2)道路與交通組織層面 主要涵蓋了街區道路結構、動靜態的交通系統等。
3)街區景觀與綠化層面 主要涵蓋街區景觀的綠化布局及不同綠地的改造設計。
4)街區建筑層面 具體是不同類型建筑的節能性改造規劃設計。
5)街區市政基礎設施方面 主要是針對水資源及相應能源的改造規劃設計。
城市街區綠色改造規劃設計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元素相對較多,所需改造的內容主要集中于街區用地、水資源、相應能源、土壤改性、綠地改造等。為此,達成城市街區綠色改造規劃設計的目標需從充分結合建筑與街區著手,始終遵循整體性的原則展開綠色規劃設計,切實有效地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
城市街區改造規劃設計必須遵循技術適用性原則,要充分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實施相應的綠色改造技術。如應最大限度采取被動式節能技術,同時需結合街區的環境、氣候等特征,嚴格圍繞建筑用地、體形及設計朝向、結構圍護等元素達成綠色改造規劃設計的目標[3]。
城市街區綠色改造規劃設計具有耗能大、耗時長的特點,相應的資金投入來自政府方面的財政支持、周邊居民眾籌及部分商業投資等,因此,短期內籌資收益要顯著低于新建工程項目。城市街區綠色改造規劃設計應當嚴格遵循經濟性的原則,深入調研街區內存在的問題,并根據街區居民的實際情況重點解決對居民生活造成實際影響的問題,最終以最低的經濟成本取得最好的改造規劃設計效果。
1)街區功能與空間的改造設計 城市街區功能與空間的改造,主要從優化完善公共設施配置、公共空間布局及活動空間節點優化方面著手。在優化完善公共設施配置方面,需要分析街區內的公共設施數量、規模及類型等,運用多樣化的方式進行全面優化布局。活動空間節點的優化,要求在街區空間優化改造的同時,充分考慮街道兩旁的功能形態,可布設多樣化的綠化空間。改造設計不同類型的活動廣場,重點結合社區居民的實際需求設置適宜的活動設施,同時還應對部分公共活動空間的鋪裝實施滲透化改造設計。
2)街區道路與交通組織的改造設計 ①優化和完善道路交通結構,重點在現有道路結構的基礎上優化街區路網結構,打通街區內的路網,進而打通交通體系,實現完美分流;②搭建互通有無的交通系統,促使街區居民養成綠色出行習慣;③優化整合靜態交通體系,如設立機械式立體停車場,街區實施錯峰、錯時停車,還可實施相應的車位共享舉措。
1)改造建筑圍護結構 ①建筑屋頂改造 在保持建筑結構的基礎上,對多層住宅平屋頂實施平改坡,有效優化屋頂保溫隔熱性能,還可通過屋頂綠化達到降溫隔熱的目的;②外墻保溫隔熱層優化改造 減少外墻熱能損耗,還可在墻面上種植適宜的綠植,通過植物的光合、蒸騰作用增強外墻的熱惰性,提高外墻保溫隔熱效果。
2)可再生能源利用 ①太陽能 可通過裝設太陽能光熱系統減少建筑用電負荷;②地熱能 主要采取地熱供暖的形式降低建筑供暖能耗;③風能 結合街區氣候情況裝設相應的風力發電設施。
1)整合街區周邊布局,完善通風系統,合理設計街區建筑布局,更多依托自然通風。
2)深化街區綠地系統改造,從優化街區內綠地布局,提出街區內部綠化覆蓋率,同時從街區內部居住社區著手,針對各綠地展開細化改造:①優化綠地結構與布局,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方式對街區綠地結構實施全面優化,形成互為聯系的綠地系統;②拓展綠化覆蓋率,采取立體綠化的形式,針對街區建筑屋頂、中庭、墻面等實施綠化改造設計,增加綠化空間和綠化量。
1)改造閑置土地 注重街區周邊環境的協調性,深入分析街區內的用地布局、實際需求等,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功能特性。如在改造設計老舊街區的工業用地時,可同步植入相應比例的商業、文娛、辦公等功能,促使街區的功能性趨于完善。
2)拆除違建拓展空間 老舊街區內居民亂搭、亂建的行為較為常見,產生大量違章建筑,并且影響街區道路交通及環境,因此需對違建進行拆除。利用拆除空間搭建地面停車場、機械或立體停車場等公共設施,可有效緩解老舊社區停車難的現狀。可利用違建拆除后的空間搭建公共活動場地,如健身場地、公共活動中心、商業集貿中心等。
現代城市綠色發展已成為必然趨勢,但多數城市仍忽視街區的綠色改造規劃設計。因此,需針對城市街區的綠色改造規劃設計展開研究,具體應結合城市街區的性質及實際情況設計科學合理的街區綠色改造規劃框架,并在此基礎上實施街區道路交通體系綠色改造規劃設計、能源消耗的綠色改造規劃設計、環境綠化改造規劃設計、集約化用地改造規劃設計等綠色改造策略,促使城市街區真正符合綠色城市建設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