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中小微企業支持力度新增3000億支小再貸款額度
9月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大對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紓困幫扶力度,加強政策儲備,做好跨周期調節。這是繼5月26日重點部署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紓困和發展后,國常會又一次聚焦中小微企業紓困。
穩增長、保就業,重在保市場主體,特別是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當前中小微企業發展依然面臨著很多困難,對此,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表示:“我們會在已經出臺的一些惠企政策,尤其是支持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政策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p>
具體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新增3000億元支小再貸款額度。在今年9月-12月之內發放,人民銀行提供給商業銀行的再貸款利率是2.25%。商業銀行拿到貸款后,發放對象主要是小微企業,發放貸款的平均利率在5.5%左右。同時采取“先貸后借”模式,保障資金使用精準性和直達性。
第二,加大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政策的實施力度。按照去年國務院批準的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政策工具,繼續用好再貸款資金,引導銀行更多地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
第三,金融機構和政府之間合作,發揮好地方政府融資擔保機構作用。地方政府已經設立了不少融資擔保機構,主要功能就是為小微企業融資提供增信、擔保。提升政府融資擔保的覆蓋面,并且要降低融資擔保的費率。
第四,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解決中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被占用導致的資金周轉困難。在宏觀層面,要保持穩定的融資環境,人民銀行將會同有關部門將繼續督促大中型企業加大賬款清欠,遵守市場支付紀律。在金融方面,將推動更多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與人民銀行的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對接,發揮好平臺的確權功能。指導金融機構開展供應鏈授信,基于中小微企業在供應鏈中的合同、物流等信息展開授信。在推動落實及時支付條例的基礎上,推動大型企業使用商業匯票替代其他形式的賬款,引導金融機構開展票據貼現和標準化票據融資,人民銀行提供再貼現支持,緩解了中小微企業占款壓力。
第五,強化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建設。從金融供給側改革的角度,怎么樣提升金融機構服務于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能力,這是一個核心環節,包括商業銀行內部資源配置、績效考核、風險評估、盡職免責以及對金融科技的使用等。另外,繼續發揮好財政、工信、稅收等部門以及地方政府的合力,進一步提振市場需求,穩定大宗商品價格,降低中小微企業經營成本。同時,推動強化貸款風險分擔補償、信用信息共享機制建設,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效率。
《“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發布
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9月15日印發《“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斗桨浮诽岢觯?025年,塑料污染治理機制運行更加有效,地方、部門和企業責任有效落實,塑料制品生產、流通、消費、回收利用、末端處置全鏈條治理成效更加顯著,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在源頭減量方面,商品零售、電子商務、外賣、快遞、住宿等重點領域不合理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現象大幅減少,電商快件基本實現不再二次包裝,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到1000萬個。
在回收處置方面,地級及以上城市因地制宜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系統,塑料廢棄物收集轉運效率大幅提高;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80萬噸/日左右,塑料垃圾直接填埋量大幅減少;農膜回收率達到85%,全國地膜殘留量實現零增長。
在垃圾清理方面,重點水域、重點旅游景區、農村地區的歷史遺留露天塑料垃圾基本清零。塑料垃圾向自然環境泄漏現象得到有效控制。
《方案》部署了“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三大主要任務。一是積極推動塑料生產和使用源頭減量,包括積極推行塑料制品綠色設計、持續推進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減量和科學穩妥推廣塑料替代產品。二是加快推進塑料廢棄物規范回收利用和處置,包括加強塑料廢棄物規范回收和清運、建立完善農村塑料廢棄物收運處置體系、加大塑料廢棄物再生利用和提升塑料垃圾無害化處置水平。三是大力開展重點區域塑料垃圾清理整治,包括加強江河湖海塑料垃圾清理整治、深化旅游景區塑料垃圾清理整治和深入開展農村塑料垃圾清理整治。
《方案》要求,充分考慮竹木制品、紙制品、可降解塑料制品等各類替代產品的全生命周期資源環境影響,完善相關產品的質量和食品安全標準。開展不同類型可降解塑料降解機理及影響研究,科學評估其環境安全性和可控性。健全標準體系,規范應用領域,明確降解條件和處置方式。加大可降解塑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性能,降低應用成本。引導產業合理布局,防止產能盲目擴張。加快對全生物降解農膜的科學研究和推廣應用。加大可降解塑料檢測能力建設,嚴格查處可降解塑料虛標、偽標等行為,規范行業秩序。
生態環境部部署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工作
為強化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O3)協同控制,推動“十四五”揮發性有機物(VOCs)減排目標順利完成,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加快解決當前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突出問題的通知》,對當前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一是組織開展揮發性有機物治理重點任務和監督幫扶反饋問題整改情況“回頭看”,對未完成的重點任務、未整改到位的問題,建立臺賬,確保整改到位。二是以石化、化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以及油品儲運銷為重點,針對治理問題較為集中的10個關鍵環節開展排查整治,明確整治要求和時間節點。三是加強VOCs治理指導幫扶,組建專門隊伍,開展“送政策、送技術、送方案”活動,提高基層執法監管水平。
限制商品過度包裝新國標發布
為解決食品化妝品過度包裝問題,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對2009年版標準進行了修訂,制定發布了新的《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國家標準。市場監管總局標準技術司副司長據陳洪俊介紹,新標準規范了31類食品、16類化妝品的包裝要求,并嚴格限定了包裝層數要求,食品中的糧食及其加工品不應超過三層包裝,其他食品和化妝品不應超過四層包裝。
新標準還修改了包裝空隙率、商品必要空間系數等術語的定義,并修改了包裝空隙率限量要求及計算方法,解決了將初始包裝體積做大、增加其他商品等逃避監管的問題。還增加了外包裝體積檢測、判定規則和不同商品的必要空間系數等。
此外,新標準極大簡化了商品過度包裝的判定方法,消費者只需要查看商品本身的重量或體積,并測量最外層包裝的體積,通過計算就可以初步判定商品是否存在過度包裝問題。
據了解,新標準將于2023年9月1日正式實施,食品和化妝品生產企業需要根據新標準要求,對產品包裝進行合規性設計,同時需要消納庫存包裝以及待售商品,尤其是化妝品類商品保質期長,流通環節消納周期也相對較長,因此為企業和市場設置了兩年過渡期。
陳洪俊表示,根據標準化法規定,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服務,不得生產、銷售、進口或提供。兩年的實施過渡期后,市場上不允許再生產和銷售不符合新標準的食品和化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