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靜棟
挖掘課程本身所蘊含的“思政元素”是軍校實踐“課程思政”的起點,如何認識“思政元素”的內涵、本質以及與軍校課程的關系影響軍校“課程思政”的理論和實踐。
所謂本質,是事物的根本性質,是事物自身組成要素之間相對穩定的內在聯系,是由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構成的。
要分析“思政元素”的本質,首先要做的就是將“思政元素”進行解析,梳理出組成“思政元素”的要素,之后分析各要素之間的關系,進而找到其中的主要矛盾,最終得到“思政元素”的根本性質。
關于“思政元素”是什么的問題,產生于“課程思政”的理論和實踐發展過程當中。無疑,“思政元素”是什么的問題與“課程思政”的概念是緊密聯系的。
軍校“課程思政”就是要充分發揮軍校課程的育人作用,所有的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軍校“課程思政”的本質是堅持“立德樹人”,解決的是“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
(一)“思政元素”與軍校課程的關系
“思政元素”,從字面意思來理解,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這樣的解釋無論是從理論的角度還是從實踐的角度來說,都不能讓人滿意,需要進行進一步的追問和分析。
“思政元素”當中的“思政”,無疑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而所謂元素,是指構成事物的基本因素;要素。那么,“思政元素”作為一個要素構成了什么事物?是什么事物的一個構成要素呢?
在“課程思政”這一詞匯當中,連接“思政”一詞的是“課程”。軍校“課程思政”的主要形式是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知識、價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門課程中去,潛移默化地對學員地思想意識、行為舉止產生影響。“思政元素”的概念從屬于“課程思政”的概念。
因此,要理解“思政元素”的內涵,必須立足于軍校課程,從軍校課程的角度入手進行分析。由此得出結論:“思政元素”作為一個要素構成了軍校課程,“思政元素”的軍校課程的一部分。
(二)“思政元素”的內涵
關于“思政元素”的內涵,主要有兩種錯誤的認識。指出這兩種錯誤,剖析其錯誤之處,有助于掃清認識“思政元素”內涵的認識迷霧。
第一種錯誤認識是理解思路的錯誤。即本末倒置,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從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理解“課程思政”。認為“課程思政”就是根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完全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對軍校課程進行改造。這種認識的錯誤之處在于,片面強調了軍校課程牢固樹立學員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和政治觀念,提升學員思想政治素質的作用。忽視了軍校課程傳遞科學文化知識、軍事科學知識,豐富和完善學員的知識結構;促進學員的智力發展和能力的形成;培養學員健康的心理和強健的體魄等功能。片面重視了“德”,而忽視了“才”。
第二種錯誤認識是將“思政元素”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思想政治教育大綱》,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內容包括:黨的基本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人民軍隊性質宗旨和優良傳統;我軍歷史使命和軍人職責;法制紀律和道德規范;形勢政策和遂行任務要求。就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內容而言,主要還是在知識層面。
軍校課程教育內容,尤其是專業課,都有本專業的相對成熟和穩定的知識體系。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強行植入軍校課程教育內容不是“課程思政”的本意,也是事實上行不通的。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強行“嫁接”到專業知識的“結構樹”當中,實際上還是“課程”與“思政”的“兩張皮”,反而會打亂課程的教育內容體系,容易讓學員感到反感。既達不到提高學員思想政治素質的目的,又容易挫傷學員學習專業知識的興趣,實際效果是畫蛇添足,反而“不美”。
上文已經提到,“課程思政”的直接目的是提升軍校學員的思想政治素質,“思政元素”的概念從屬于“課程思政”的概念。站在軍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高度,立足于軍校課程,從軍校課程的角度出發,“思政元素”的內涵應當做以下理解:“思政元素”是指軍校課程當中能夠提升學員思想政治素質的元素。
然而,軍校課程是指對一定專業的培養目標、教育內容及學習活動方式的總體設計和安排。軍校課程的構成離不開一定專業的培養目標、教育內容、學習活動方式三個基本要素。“思政元素”作為構成軍校課程的一個要素應當在課程的要素當中處于什么樣的位置呢?
(一)“思政元素”在課程培養目標中所處的位置
考察“課程思政”概念的提出和發展過程中幾個具有發展節點意義的文件,可以清楚的看出,“課程思政”最直接的目的是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課程思政”是目的指向十分明確的實踐活動。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將“立德樹人”作為軍校培養人才的首要目標,這里的“德”首先指的就是革命軍人的“大德”,指的就是思想政治素質。軍校“課程思政”,最直接的目的也是為了提升軍校學員的思想政治素質,提高軍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軍校培養人才,是以課程為支撐的,沒有軍校課程,就沒有軍校人才培養。因此,“思政元素”首先要體現在軍校課程的培養目標當中。而且,在軍校課程的培養目標當中,“思政元素”體現為課程所要達到的價值引導的目標,處在軍校課程培養目標的首要位置。
(二)“思政元素”在軍校課程教育內容中所處的位置
軍校課程教育內容是軍校課程的主體。軍校課程教育內容包括學習一系列比較系統的理論知識獲取間接經驗和通過訓練、實踐獲取某些直接經驗。
要實現課程的人才培養目標,選好課程教育內容是關鍵。
軍隊是執行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一切軍事活動的背后都是政治在驅動。軍校課程的教學內容是軍事科學,軍事科學的產生和發展是為了服務于軍事斗爭,從而實現武裝集團的政治目的。因此,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任何軍事科學的產生和發展都受到政治因素的驅動,任何軍事科學的應用從最終目的來講,都是服務于政治需要。因此,軍校課程教學內容不應該也不可能不具有“思政元素”,即使是軍校專業課程的理論知識體系當中也必然包含著“思政元素”。
“思政元素”在軍校課程教學內容中的表現形式十分多樣,因為軍校課程教學內容本來就不是完全價值中立的純科學。比如:軍事理論的形成和發展必然有其深厚的社會歷史背景,必然涉及到古今中外著名的軍事家、軍事理論家、軍事科學家,這些優秀人物取得成就的背后,必然有一定的價值追求作為實踐的起點和精神動力。人類的知識都是為人類的需求服務的,所謂的“屠龍之術”是不存在的。任何知識發展到最高層次都會形成信仰,信仰是知識的最高表現形式。軍校課程教學內容也是如此。
因此,“思政元素”在軍校課程教學內容當中表現為知識的起點和知識的最高層次。“思政元素”滲透、貫穿于軍校課程教學內容體系“結構樹”的每一個“枝杈”,并且相對集中的處于軍校課程教學內容的基礎和最高點的位置。
(三)“思政元素”在軍校課程學習活動方式當中所處的位置
軍校課程學習活動方式是軍校學員實際進行的學習活動在課程內部的反映。最主要的一類是與正式課程相關的學習活動方式,以課堂和現地(場)為主要組織形式。其中,課堂教學無疑是軍校課程學習活動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種。
一旦打開思路,將“思政元素”放到軍校課堂教學這一學習活動方式當中來考量,就會發現,軍校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的表現形式是十分靈活多樣的。比如,以軍校課程課堂教學當中的PPT課件為例;紅色為主色調的課件背景、黨旗軍旗黨徽軍徽等圖案、紅歌軍歌等背景音樂等等,毫無疑問都是“思政元素”。又比如,在軍校課程課堂教學當中,教員是學員模仿和學習的榜樣,教員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透露出教員淵博的學識和個人氣質,時刻都在潛移默化的對學員產生影響。在軍校課程課堂教學當中,教員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同時也是一種價值觀和精神追求的化身。教員的一個動作、一句話、甚至一個眼神,都是“思政元素”。
因此,在軍校課程課堂教學當中,“思政元素”是無處不在的,在其他軍校課程學習活動方式當中,“思政元素”也是無處不在的。
(作者單位:武警指揮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