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黨的十九人和十九屆二中、二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加快實現“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目標定位,現就實施“人才興魯”行動、打造新時代人才聚集高地,制定如下措施。
一、完善人才支持體系
1.支持頂尖人才發揮引領作用。為住魯兩院院上量身創設發展平臺,以3年為周期提供持續穩定經費支持,給予省級人才工程配額,支持自主組建人才團隊。為山東省新增的兩院院士根據科研條件建設、科研活動、團隊建設等需求提供經費支持。支持頂尖人才來魯柔性合作,暢通退休兩院院上來魯發揮作用渠道,“一事一議”進行支持。住魯兩院院士延長離退休期間從其勞動人事關系所在單位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按規定免征個人所得稅。
2.加快培育領軍人才。對山東省人選國家級人才工程相關領軍人才和青年人才,賦予團隊組建自主權,保障每年不少于3個研究生招生名額,對引進的團隊核心成員給予編制保障,不受崗位限制,根據科研和團隊建設需要,分別給予最高400萬元和200萬元經費支持。泰山學者特聘專家管理期滿評估優秀的再支持一個周期,青年專家管理期滿評估優秀的直接認定為特聘專家。
3.不斷壯大企業人才隊伍。支持企業到省外海外設立協同創新中心、離岸創新基地,省財政擇優給予支持,全職聘用人才享受在魯人才相關政策。選派1000名左右青年博士到企業掛職,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在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工程中增設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項目。國有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發生投入視為當年考核利潤,工資可實行周期制管理,不受當年單位工資總額限制。
4.大力集聚急需緊缺產業人才。繪制新興領域和“十強”產業人才開發路線圖,每年確定3-5個重點領域,在省級人才工程中安排指標培育引進急需緊缺人才。加快新工科專業建設,在資金投入、招生指標等方面給予傾斜,培養新興、交叉產業領域人才。
5.完善創新創業人才扶持機制。對首次領取小微企業營業執照、正常經營滿12個月符合條件人員,按規定給予不低于1.2萬元創業補貼。每年遴選100名左右科技創業類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給予每人100萬元—500萬元綜合資助。創辦的科技企業近3年累計獲得2000萬元以上股權類現金融資的,擇優直接認定為泰山產業領軍人才。開展“鄉村振興合伙人”招募活動,人才返鄉創業的,擔保貸款額度最高提高到30萬元。
6.拓展基層一線人才發展空間?;鶎勇毞Q均可設置到正高級,分類建立“定向評價、定向使用”的基層職稱制度。貫通高技能人才與工程技術人才職業發展渠道。設立特級技師等級,待遇可對應正高級工程師執行。給予世界技能大賽獲獎選手最高50萬元一次性獎勵,可直接參評高級技師或高級工程師。給予國家級一類職業技能大賽前三名獲獎選手最高5萬元一次性獎勵。
7.吸引用好海外人才資源。外籍人才持人才簽證,來魯工作免辦工作許可手續;持其他簽證,可在省內申請變更為人才簽證。外國留學生到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工作,辦理工作許可及工作類居留許可時,對工作經歷不作限制。對聘用的外國創新人才和專家團隊,擇優給予最高200萬元和最高500萬元綜合資助。
二、集聚用好青年人才
8.吸引留住高校畢業生。在國內外知名高校設立招聘聯絡站,省市聯動實施“山東——名校人才直通車”。鼓勵各市按照屬地原則,結合實際實施降低高校畢業生生活成本措施,為博上提供不低于15萬元生活補助,省財政根據成效給予各市獎補。全球TOP200高校和白然指數前100名高校、科研院所35歲以下博士到省屬企事業單位工作且簽訂3年以上勞動(聘用)合同的,省財政統籌給予15萬元補助(視同省政府獎勵)。
9.優化機關事業單位招錄(聘)工作。每年8月底前下達下年度機關事業單位用編進人計劃。將市級以下機關公務員招錄職位審批權限下放到市。建立公務員報名容缺機制,對暫未取得職位要求的資格(資質)證書、但在規定期限內能提供的,允許先報名考試。根據事業發展需要開展專項招錄、特殊招錄,建立隨用隨考的常態化補員機制。有效實行公務員聘任制,對事業發展急需緊缺的高層次專業人才,科學設置聘任職位和資格條件,合理確定與市場接軌的薪酬待遇。簡化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審核程序,由用人單位在核準備案的年度公開招聘方案內自主決定招聘時間和批次。
10.加大優秀畢業生選調力度。面向國內知名高校組織專額定向選調,實行“送考上門”“一站式錄用”,考試、體檢、考察、錄用工作20天內完成。對參加完筆試而試環節、因崗位數量限制未錄取為定向選調生的,采取支持性便利性措施吸引到我省企事業單位工作。由錄取單位為博上、碩上、本科定向選調生每月發放3000元、2000元、1000元生活補助,連續發放2年。定向博士選調生工作滿4年,政治過硬、德才素質突出、群眾公認度高的,可提拔到副處級領導崗位,在全省統籌安排。
11.強化青年人才發展支持。省自然科學基金和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專項每年分別安排不低于45%和30%項目支持35歲以下青年人才。到山東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開展研究、首次入站且無工資收入的博上后,省財政統籌給予最高15萬元生活補助。全球TOP200高校、自然指數前100名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雙一流建設高校博士后來(留)魯工作且簽訂3年以上勞動(聘用)合同的,省財政統籌給予15萬元補助(視同省政府獎勵)。每年選派500名青年人才到國外進修,資助200名在讀博士研究生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會議或出國研修。推行職稱評審“直通車”制度,達到能力條件的高層次人才可直接中報高級職稱。
三、激發事業單位人才活力
12.擴大事業單位引才用才自主權。省屬高校、科研院所公開招聘高級專業技術崗位人員或博士,推動實行“自主組織、事后備案”。對具有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或聘用在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崗位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博士及其符合規定條件的配偶,優化調配流程,可由用人單位集體研究后,先行開展考察、審檔等工作,報組織人事部門辦理調動手續、正式任職。給予引才用才成效顯著的高校、科研院所省級人才工程配額,用于自主培育和引進高層次人才、優秀青年人才。實行省屬事業單位高層次退休專家特聘制度,允許繼續招收研究生,申報有關省級人才工程適當放寬年齡限制。支持高校建設專職科研隊伍,單獨設置專職科研系列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