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培培
隨著世界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越來越受到外國友人的喜愛,文言文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點,也越來越受到學校和教師的重視。特別是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已經走向世界。在高二語文教學中,會發現有很多名人名篇,在教會學生人生哲理的同時,還讓學生感受到了語言文字的魅力。教師要充分認識語文教學的重要性,不斷地反思在文言文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通過不斷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分析和改善教學現狀,帶動提高學生的文言文鑒賞能力。
文言文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學習文言文對于提高學生的古典文學素養以及拓寬學生的文學視野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學生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制約了文言文教學質量的提升。作為教師需要不斷創新文言文教學手段,豐富文言文教學資源,培養學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針對目前在高中文言文教學中出現的諸多問題,教師應該怎樣創新和改進教學手段以促進文言文教學的發展呢?本文圍繞這些問題進行了探討。
一、高中文言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文言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語文教師的文言文綜合素養不高以及教學方式不恰當。文言文產生的時間久遠,有些教師缺乏深厚的傳統文化素養,尤其是對一些文言文中的哲理內涵,教師的講解只能停留在表層。另一方面,很多教師使用傳統的以“灌輸式”為主的教學方式向學生授課,不僅容易引起學生對文言文的反感,還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例如,在教授《歸去來兮辭·并序》時,有些教師由于對文言文語法知識的儲備不足,容易對“歸去來兮辭·并序”所包含的深厚底蘊缺乏深入全面的解讀,有些教師采用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講授這篇課文,導致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缺乏足夠的興趣,甚至會讓學生誤以為文言文只要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習即可。這不僅導致學生的語文素養很難得到提升,還體現了功利化的思想,不符合新課改的教學理念。所以,要提高文言文教學的質量,需要師生雙方共同努力,要全面提升教師的文言文專業素養,要求教師能夠通過不斷反思來創新和改進教學方式,利用豐富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文言文思維,真正達到提高學生文言文綜合素養的目的。
二、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充分閱讀是基礎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句話不僅適用于現代課文的閱讀,同樣適用于高中課本中文言文的閱讀。閱讀是理解文章知識的基礎,是培養學生語感和梳理文章脈絡的重要環節。文言文的年代比較久遠,還存有很多生僻字,很容易讓學生對文言文失去興趣,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興趣。學生閱讀是基礎,激趣是關鍵。
例如,在教授《屈原列傳》時,對于這種故事性比較強的文言文,可以先為學生播放一段與文章內容相關的短片,并為學生設置懸念:“王為什么怒而疏屈原?”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讓學生可以自主地投入到文言文的閱讀中去。我會首先讓學生進行試讀,根據課文下面的助讀系統中的注釋來閱讀文章,對文章內容有大致的了解。采用教師誦讀、學生跟讀的環節,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糾正字詞的讀音,在范讀的過程中為學生解釋重點字詞的現代含義,讓學生在自由閱讀的過程中理解文章的大概內容。
三、加強傳統文化學習,提高自身文學素養
高中課文的文言文選材是我國不同歷史時期的優秀文章。高中語文教師要想作為文言文課堂的講述者,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文言文水平,多了解一些文言文知識以及文章的時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經歷等,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學習,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
例如,在教授《過秦論》時,因為這篇文章的內容主要反映歷史變遷,所以在講課之前就要做好充足的備課,運用互聯網、翻閱大量書籍,了解秦朝的歷史背景以及作者寫這篇文章的事件過程和最后結果。再根據學生的學情特點以及興趣愛好,以多媒體技術展示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圖片或者視頻的方式來激發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在學生觀看的過程中,進行層層分析和引導,加強學生與課本知識之間的巧妙結合,從而使學生可以通過自己閱讀文言文來大致總結出課文的主要內容,提升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自信。
總之,在高中的文言文教學中,最主要的是教會學生閱讀并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在引導學生積累文言文詞語和語法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保持學生高度的學習興趣,在分析現狀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和探索新的教學方式,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改進,真正達到提高學生文言文學習能力的目的。